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实用文档>工作计划>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

时间:2024-01-14 07:47:05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1

  图书采访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首要环节,不仅直接影响着高校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图书馆的整体水准和服务层次,同时还是教育部评估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扩招以及各项评估中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各高校的领导都非常重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由此获得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扶持。但是在图书馆图书采访工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笔者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的外部环境

  1、图书供应市场方面。近年来,随着民营资本携带图书配送业务进入图书市场,使传统的图书馆图书采编业务焕发了新的生命力,而民营图书供应商也随之发展壮大起来。这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成都世云、北京人天等等。他们随书提供的采访数据、编目数据等服务,大大减轻了图书采访工作人员的常规工作量,使得采访人员从手工录入采访数据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多地投入到征求读者阅读需求和图书质量上去。

  2、高校扩招、升格以及评估方面。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各地对高等教育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许多高校或合并或扩招,由此招生人数与办学规模成倍扩张,办学基础设施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变化,高校的教育资源极度缺乏。正是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教育部门对高校扩招、升格申请进行评估检查,要求相应的教育资源必须跟上。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的三大支撑体系之一,与学校的其他部门一样,图书馆也出现馆藏文献数量与在校学生比例过低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各高校对图书馆的经费投入迅猛增加,我们牡丹江师范学院也不例外,20xx年教育部对我校图书馆进行了评估。

  面对突然增加的经费和工作量,各高校图书馆采编部门在硬件和软件条件基本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工作任务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成倍递增。多年来图书馆的编目人员已经不堪重负,现在面对这样一个经费倍增的现实,采访人员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负责把图书买回来就够了,要做的工作比以前多很多。他们需要和图书供应商一起努力,为下一步的编目工作提供方便,尽量跟上形势的.发展。

  3、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的内部环境。长期以来,一般高校图书馆的采访工作都是沿承一种传统的做法,即通过科技新书目、社科新书目、上海新书目和地方科技新书目――俗称“四目”来划定预订的新书,然后逐一与中央书目数据库和采编工作库中的数据进行,之后生成订单发给书商。一般在2~3个月后,预订新书陆续到馆,图书登记工作员对到馆新书进行到书验收处理。因此在这一工作模式中,工作,预订库书目数据录入是两大基础工作,工作量相当大。一般采访工作流程中工作量最大的就是这两项工作,而本应该是采访工作中最重要的挑选图书的环节反倒在工作时间和工作数量上安排得都不充裕。这种貌似本末倒置的工作模式,图书馆的同仁们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近几年来随着高校达标评估工作的开展,各图书馆采购图书的数量成倍增加,相应地采访工作量也成倍增加,大家都有疲于奔命之感。为了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有的图书馆采用加班加点的办法,有的单位采用大幅度增加人员的办法解决,但是都没能从根本上革新工作方法,提高采编效率。

  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访的外部环境是其内部环境形成的最直接原因,而且是很重要的原因。

二、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质量的对策

  1、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采访计划。采访计划一定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学校的性质、任务、目标以及科研方向,然后再考虑本馆馆藏特色以及经费计划等来制定。采访计划要在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工作方针指导下,形成满足本校师生文献信息需求的藏书体系,紧密围绕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到对本校有关的教学参考书系统收藏、科研图书重点收藏,本校所在地区的地方出版物完整收藏,一般读物有选择地收藏。这样才可以有力地保障学校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需求。采访计划不仅需要做到范围广而且要做到有一定的深度,原则上它属于短期计划,也可以随形势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特别是对新兴学科的采访经费,要重点补充收集,不要一味机械地强调藏书体系的连续性,而无视对一些新的文献信息资源采访的需求。在此规则的指导下,采访人员可有的放矢地采购图书,避免盲目采访。

  2、重视对读者需求的研究。教师和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两大主要读者群体,由于职业年龄、文化水平以及兴趣爱好的差异,他们的信息资源需求也存在明显不同。教师是教学和科研的主导力量,是图书馆的重点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主要以专业书籍居多,要求内容新、品种多、质量高;而学生读者则迫切需要一些所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他们也希望扩大知识视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求知、求新、求专、求全。因此,图书馆应根据读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读者需要的图书,体现“读者至上,以读者为中心”的读者本位思想。充分利用网络优势,通过校园网了解教学科研人员有关立项和申请课题的动态信息,随时掌握学校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的新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如及时了解学校的办学信息等。

  3、拓宽采访渠道,实现多样化的采访方法。要从传统的目录订购方式方法中解脱出来,充分利用现在出版市场的繁荣和现代化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并举的采访方法,拓展和丰富图书的品种、范围,全方位地提高图书采访质量,缩短到书周期,更好地满足高校教学科研的文献需求。

  (1)建立由专业采购人员与本馆学科馆员相结合,并吸收部分专家参与选书的决策模式。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工作一直是由采访人员根据书目信息订购文献。受采访人员专业、知识结构等背景的限制,对于不熟悉的学科,在进行文献采购时采访人员只能凭感觉进行文献的采购,这就严重影响了文献采购的质量。因此,建立学科馆员制度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学科馆员制度是为满足专业需求而设立一项服务制度,也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

  可见,只有采用专家、学科馆员与专业采访人员相结合的选书方法,才能确保采购图书文献的实用性、专业性与学术性。

  (2)激发教师学生推荐新书的热情,可采取加快推荐图书到馆速度,及时进行推荐新书到馆信息的反馈等做法。由于推荐图书的特点是零散、急迫,最好直接与供货较快的网上书店建立零购图书的联系,如“当当网站”等。他们送货的速度快,将一些学生在校园网图书馆BBS上推荐的新书,及时在第一时间送到图书馆。采编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实行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在推荐新书典藏后立即通知推荐人进行预约,调动广大师生推荐图书的热情。

  (3)订购、现场采购与网上采购相结合的采访模式。文献采访人员在做好预订工作的同时,应加强现采。国内举办的书展或图书博览会,集中了全国大多数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图书,采购人员可直接接触大量现货图书,选取所需。不仅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选好本馆需要的图书,提高馆藏质量,还可以选购到书目上见不到的新书。现场挑书对弥补目录订购的不足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中间环节,便于掌握购书经费的使用情况,是采访人员采购各类图书资料的极好机会。

  (4)实行联合采访,重视资源共享。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图书馆,都不能收全所有的文献资源以满足读者的全部信息需求。在文献采访中要更新“馆内没有收藏”就终止服务的观念,进一步做好文献的采访工作,把“求全求多”的采访行为变为某些学科和某些部分“小而精”的特色收藏,把分工采访视为整体和不可缺少的部分。高校图书馆之间要走合作采访之路,进一步建立联机采访系统,采用多馆、跨地区、全国的协作协调方式,避免分散,重复无特色的采访模式。使文献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形成联合文献保障体系,通过分布式信息系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文献资源的社会保障能力。

  (5)提高采访人员综合素质。随着高校综合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学科门类繁多,以及采访工作的日益复杂化和对馆藏文献建设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采访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形势下,为适应图书馆信息产业的要求,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思想素质、较强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协作和协调能力,以及对文献信息的判断鉴别和筛选能力。提高采访人员的素质是提高文献采访质量,搞好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保障。图书馆领导要关心图书馆采访人员,关心他们的业务学习,帮助他们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同时还应采取切实措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采访工作的自动化、现代化水平。

  (6)做好文献采访质量的评估工作。文献采访质量评估是采访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图书馆应定期组织评估小组按照文献采访质量评价的各项指标对一段时间内的文献采访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并将评估结果提供给采访决策人员,以便对采访决策作相应的调整,为以后采访工作提供参考,促进采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2

图书馆的采编部门承担了文献的搜集、整理、加工、分类和编目等任务。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只有组织好信息资源的内容,整理、加工、保管好信息资源,才能做到有效的信息服务。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对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提出的挑战有清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一、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

  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带给了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前所未有的变化;另一方面,加大了采编工作所包含的技术含量,对采编人员的综合素养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就是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1、采编人员综合素养亟待提高

  新时期条件下,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等软件技术为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提供了便利。采编工作方法的改变,加快了采编人员对相关软件技术的熟知和应用步伐。就目前情况而言,公共图书馆采编人员的在编率还不是很高,文化层次和结构水平尚待提高,与新时期下的公共采编工作不相适应。

  2、人力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

  有些图书馆的采编部门,人力资源配置上有明确的分工。采访、编目、加工都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这就造成了工作人员只对自身的业务范围熟悉,而对其他人员的工作不了解。搞采访的不懂编目,做编目的不了解采访。这种各司其职的局面,导致了工作人员不能对数据的整体负责,遇到问题互相推委,严重影响了数据的质量,使得流通工作难以进行。另外,由于总是从事重复的、某一环节的工作,也不利于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3、采购经费不足

  近年来,虽然公共图书馆经费逐年有所增加,但远远跟不上信息资源价格的涨幅。另外,随着公共中新专业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读者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这使原本有限的采购经费变得更加紧张,从而使得公共图书馆采访陷入保质量还是求数量的两难窘境。

  4、图书馆编目工作缺乏准确性

  当前,我国市场上的出版物多而杂,出现了许多不规范出版的情况,给图书馆采编人员带来了困难,也造成了采编工作的混乱状况。首先,采编人员在开展工作时主要以人工为主,如人工验收、编目图书等,限制了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进度。其次,由于一些图书馆工作人员缺少专业的培训,专业素质不高,导致在采编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规范的分类和标引。另外,图书馆采用的图书编录方法不能及时更新,也给图书编录工作带来了诸多格式不规范的问题。上述原因最终都造成了图书馆采编工作缺乏准确性。

  二、改进对策

  1、提高采编人员的`素质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公共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结构、信息处理技术、采编工作的对象、内容和工作模式等都已发生根本变化,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必须具备更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更高的信息素养水平:

  ①采编人员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除了具备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图书馆学内容,熟悉图书采访流程外,还要注重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此外,采编人员有必要提高外语阅读能力和表述能力,能够迅速查阅相关资料和网上信息,并对获得的文献信息进行编目整理,有效地为读者用户开展信息服务。

  ②采编人员必须注重培育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以便于与信息资源供应商和出版商进行业务洽谈,也有利于与读者沟通、了解读者的需要,为做好采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③公共图书馆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馆内和馆外进修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采编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全面提升采编人员的素质。

  2、转变服务理念并创新工作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时代的到来,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出版物,读者的阅读需求也随之增加。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图书馆采编人员必须要转变服务理念。对此,图书馆采编人员应该改变过去较为封闭的图书采编管理过程,创新工作方式。图书馆采编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方式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意向,并据此制订合理的采购和编目计划;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与其他图书馆的联系,建立协作与资源共享的新型图书馆。只有积极与读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优化图书馆管理模式,才能够使采编工作满足图书馆实际的发展要求,确保图书馆运营有序,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3、优化采编流程

  公共图书馆应该统筹协调采编部门的采访和编目两项职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将查重提前,对于图书供应商配给并负责加工的图书查重,完全可以仅对征订目录进行查重一步完成,而省略传统编目前的查重。采编场地亦需要合理布局,避免相互挤占。

  4、深化服务,拓展新技能。

  目前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本馆数据库的基础上,还建立了一些自己特色的数据库,这些特色数据库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更多的文献信息。采编部门应该进行长远的规划,对其中的一些不符合时展的流程进行适当的改进,并加强采编的队伍建立,并充分发挥文献资料的利用。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3

  民办高校图书馆因学校办学性质决定图书采购经费是非常有限的,但因学院专业设置,读者的信息资源需求量大,怎样用有限的经费预算完成图书采购任务满足读者需求,依据现有馆藏结构、馆藏质量来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是摆在每个图书馆采购人员面前的问题。在多年的图书采购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图书馆建立起经费预算编制的数据分析、分配监督、评价机制,对文献资源投入经费的能效做出准确评定,使图书馆的经费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民办高校普遍存在基础差、起步晚、投入少、实力弱,与公办院校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在培养人才方向上要有自己的特色。民办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的中心,地位非常重要,不仅要分担科研的任务,而且还要辅助教学。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做好图书采购预算编制,使采购金费得到更为合理的使用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图书采购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有很多的图书馆在编制预算时不准确,不是很合理。缺乏科学的预算编制,设置的类目过于单一,受制于传统财务预算编制理念的约束,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这些情况都是由于编制预算所使用的财务预算比较落后,预算结果没有反映出工作中实际操作情况,在预算实施的过程中,也没有落到实处。根据相关制度的规定,图书馆在编制预算时,应该采取零基预算,可是,在实际工作操作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图书馆都是以前一年度的采购预算为依据,仅凭经验或历史惯性做出局部调整。这样做很明显方法是比较落后的,在实际操作过程协调能力也比较差,具有很大的随意性,随时出现的问题都会影响预算的结果,很容易造成预算和实际财务收支不相符。因此,编制科学的图书采购预算,有利于合理有效地进行经费分配,均衡学院各学科的需求和发展。

  在执行预算过程中没有建立年度审查工作。虽然文献资源购置经费预算很紧张,但是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很多图书馆只重视预算的数额,以及由谁来执行预算,却没有重视审计工作。例如,有一些高校图书馆在一年的开始,并没有太多的工作,而到了年终阶段才发现还有很多任务未完成,一年的工作量都积压在年终来完成,造成每一年度整体的工作量不平衡。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在执行预算时,没有进行时时审查工作,往往到了年终,图书馆才会意识到是执行出了问题。还有一些图书馆也编制了采购预算,但执行过程中随意改变预算支出项目,随意地增加了很多支出项,在改变采购预算支出项目的时候并没有认真经过充足的论证。同时,对于图书馆来说,除了制定科学的财务预算外,还要制定合理的经费划拨原则,但是有不少领导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目前,民办高校的采购预算经费的划拨有多少,都是由校领导来决定的,这就造成了经费的不确定性。要想切实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经过努力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按时足额地划拨采购经费来保障图书馆经费的连续性。

  二、民办高校图书制定采购预算时面临的困难

  一般来说,图书馆采购经费增加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图书价格增长的速度,民办高校图书馆因学校办学性质决定图书采购经费是非常有限的。民办高校采购经费这么有限,如何编制合理的采购预算,使购书经费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采购到品种丰富、优秀的、适合广大师生的图书,满足学校师生的阅读需求,是每个图书馆馆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民办高校在校师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促使学生必须主动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完善自己的知识面,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更是对图书馆的采购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国每年新书出版品种大量增加,面对品类繁多的图书,准确快捷地采购到适合高校学科发展需求、满足广大师生个人需要的图书,是衡量图书馆采购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购书经费的使用现状

  在实际的图书采购工作中,图书采购应根据学院图书馆馆藏资源、读者需求、学院发展,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工作。因此,科学合理地做好图书采购预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传统的购书方式是采用先选书再进行审批购买,这样做的弊端就是:采购图书会因参加现采会人员的人数、个人责任心决定了图书采购数据的质量和数量。如,省级现采会有100多家出版社参展,在相同的时间内,我们邀请到的负责任的代表可能会采集几百条数据,责任心不强的代表采集的也就只有几十条或几条。时效性,采购图书的书目数据需要汇总、、审批、招标等程序。书商配货后还要经过十几道编目加工程序才能够上架供读者借阅,这么多的环节对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图书,就显得过于漫长。

  为此,民办高校图书馆的采购工作要立足于本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坚持有利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有利于专业建设的需要,有利于科学研究顺利完成的需要,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做好图书采购预算工作,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采购方式要随着学校每年各学科在总学科中所占的比率来进行调整,要随着学院的教学改革、发展规划中出现的新情况重新制定图书采购方案,使有限的购书经费发挥最大的效能。

  四、做好图书采购预算工作的建议

  (一)合理定位,确保藏书结构

  民办高校图书馆因学校办学性质决定图书采购经费是非常有限的,怎样用有限的经费预算完成图书采购任务满足读者需求,依据现有馆藏结构、馆藏质量来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就必须做到透明、公开、制度化和有序性。我们可以根据学院的学科发展,学校定位、特色专业、新增专业等因素相互协调优化选择组合。馆藏整体结构应充分考虑读者的实际信息需求,合理有效地分配采购预算经费,均衡各结构层次的需求和发展,使图书馆的馆藏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要求,加强馆藏图书的特色建设,合理公平地发展。结构一旦确定,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资源建设的效能。

  (二)有效编制图书采购预算,发挥最大效能

  图书馆应使经费发挥最大效益。为了有效利用经费,图书采购人员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当前热门的优秀图书;通过咨询各院专学科的.专家,确定学科发展所需要的图书;通过调查,了解读者需求的图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图书购置经费,尽可能多地购买符合学校发展需要,符合读者所需要的图书,使馆藏图书的结构更加合理,并最大程度地保证入藏图书的质量,提高图书的利用率,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三)合理编制采购预算,建立年度采购评审机制

  图书采购计划是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采购工作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行动指南。它可以为图书馆采购工作提供清晰的思路,有助于保持系统、稳定的采购方向,减少文献选择的随意性,可以为采购工作的经费分配提供依据。我们可以依据民办学院的发展规划来确定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建设的原则,合理制定图书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制定不同类型文献购置经费的使用比例,以各学科的需求及发展为第一原则,根据服务对象的发展方向和近期的科研需要,依据各学科在总学科中所占的比例来确定图书的采购时所占的份额。对专业建设必需的主干课程和学校每年新增专业作为重点选购;对基础性公共选修课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类图书可作为一般性选购。采购前有计划,采购后也要有一定的汇总分析评审。在分析的基础上,动态调整采购计划,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到更加精准。

  (四)建立文献资源满意度评价体系

  民办高校图书馆还应该建立起科学的馆藏文献资源满意度评价体系,采购经费的预算分配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只有建立了文献资源满意度评价体系,使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质量得到真实、准确、客观的评价,合理有效地编制图书采购预算,为今后的馆藏资源建设,平衡各学科之间的购书需求,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科研的需求提供更多依据。使经费的使用也更加合理,更好地提高文献资源经费的使用效果,使民办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不断优化,更能符合学校发展的需要和读者的实际需求。

  五、图书采购预算方法

  笔者对省内几所综合类院校图书馆的采购预算进行了调研,总结为以下三种方法:第一种,以上一年度的图书采购预算经费为依据,结合本年度学校经费下拨情况,凭经验或历史惯性来考虑文献价格上涨因素和馆藏资源结构变化情况,来确立下一年度的采购预算。第二种,采用专业的公式来编制年度采购预算,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公式定量分析确定所需经费的方法,来计算并确立经费的需求情况。第三种,综合以上两种方法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按照学院学科发展,在校师生人数等情况来确定年度采购预算,在实际的操作中先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预留资金,按照编制的预算进行学科分配,用这部分预留资金来进行平衡,以免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预算和实际不符的情况。

  总之,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在做好图书采购预算时,要做好科学合理的经费分配,有效地分配有限的购书经费,这样可以均衡各学科发展的专业需求,使馆藏能够更大地满足教学科研的要求。我们在采购前做足现有馆藏的数据分析,按照图书采购预算进行合理分配,做到图书采访前有分析,采访中有准备,采访后有总结这种长效机制,利用各种渠道优势互补,建立一种开放、动态、合理采购体系,使图书采购能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图书馆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4

  随着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的发展变化,高校图书馆服务呈现多元化趋势。从藏书为中心向数字化和合作交流转型,线上线下齐头并进,实体图书馆进行大规模空间改造。伴随着业务多元化进程,图书馆资金投入逐年增加,资金用途也日渐多样,不再是以往以图书资料占绝对比重。同时,项目资金在管理与使用方面的要求更加规范严格,项目建设、资金支出不再是以往申请批准即可使用的模式,必须事先立项、申报预算,获批后按预算项目进行使用,而且项目预算执行进展、预算绩效也受到全程跟踪。《图书馆管理》一书的作者,美国图书馆学专家罗伯特.D.斯图亚特曾说过:“预算或许是衡量图书馆现存计划及其效果的最好、最重要的控制措施。”因此,对高校图书馆预算编制、执行过程进行认真分析,找出问题并寻求对策,对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一、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过程包括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

  (一)预算编制过程存在问题

  1、对预算编制工作重视不够

  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起点,是预算执行的来源和基础。高校预算管理日趋成熟,各业务部门已经逐步适应围绕预算管理开展经济活动与业务工作,但大多数中小规模的高校图书馆并不配备专业财务人员,馆内上下对财务制度的认识不足,实行预算管理行前项目经费使用不需预算、一事一申请的思维惯性还没有彻底扭转,对预算管理的严肃性认识不到位。主观上的不重视往往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不够严谨,随意性较大。

  2、预算编制的质量有待提高

  图书馆预算一般以业务部门预算汇总形成。因此,图书馆预算编制质量主要取决于各业务部门的预算编制水平。各业务部门忙于本部门业务工作,思想上对预算编制不重视,方法上对预算编制不精通,预算编制过程中主观臆测成份多,零基预算使用少,主要以往年基数为基础加上一个估算增加数。预算编制粗放,结果不够科学。此外,由于图书馆预算一般仅在业务部门预算基础上简单汇总,缺乏全局的协调机制。各业务部门编制预算过程中,如果遇到业务重叠或真空地带,往往产生部门本位主义,以我为主,最终容易造成预算不足影响项目进行或项目支出无法全部执行造成资金浪费。

  3、预算编制与实际工作脱节

  高校预算编制采用“二上二下”的方法,一般当年10月即要提交下一年度预算计划,而此时各业务部门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大都尚未最终确定。随着图书馆业务多元化发展,除文献资源建设之外的其他项目支出也日益增多,资金需求相对文献资源建设更为灵活,因此预算编制常常不能准确反映图书馆在下一年度全部工作计划,与实际工作脱节,为预算执行带来难度。

  (二)预算执行过程存在问题

  从目前高校图书馆工作来看,项目支出占比较大的主要是文献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与空间改造,受业务性质影响,这几类预算执行一般均在年终进行结算,因此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无法在年度内均匀推进,容易在预算执行管理中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具体执行的时候关注度不高。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预算审批过后不能立即推进项目开展,不能按照事先确定的项目时间节点推进预算执行,不能对预算执行进行紧密跟踪,常常出现年初闲、年底忙,突击完成的现象。高校图书馆建设项目自身特性对预算执行存在一定影响。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因此各类项目建设及其他经济活动,都要以《政府采购法》《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为指导展开。项目支出只要达到一定标准必须采用招投标形式开展。但是,图书馆工作涉及的部分项目,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特殊性,对应的市场面也较为狭窄,通过招投标形式进行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举例说明,在数字文献资源建设中,数字文献资源不同于纸质文献资源,同质化产品少,没有哪两个数字资源产品是完全相同的,这一特征为招投标工作带来一定难度;图书馆提供给读者使用的计算机不同于一般办公用机,对性能、配置具有一定的要求,个性化的配置要求无法通过政府采购形式得到满足;图书馆空间改造不同于一般的室内装饰装潢,具有一定专业性,而图书馆业务人员不具备设计能力。以上种种情况,或者是通过招投标方式得以实施,但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协调、调整,或者是通过招投标方式进行并最终流标,再和学校采购主管部门协调更换采购方式。这就容易造成在具体实施中耗费的时间较长,预算的执行被动的情况。

  二、高校图书馆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

  预算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争取经费”和“用好经费”,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源泉,后者又是前者的有力支持与保证。改进高校图书馆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必须围绕上述核心,抓住人与方法两个要素进行提高。

  (一)预算管理要全员重视

  从馆领导开始,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图书馆各项经济活动必须以当年预算为核心。做好对馆员,特别是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预算工作有关人员的培训工作,使馆员能够做到思想上重视、方法上掌握。

  (二)预算编制要提前筹划

  图书馆要将图书馆中长期发展规划、近期工作计划与预算管理相结合,以实现预算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各部门工作业务发展有中长期计划,明确实施步骤,据此及早开展项目规划。项目调研要严密细致,充分论证,项目的各项支出认真细化,既不能盲目贪多,也不能过份追求精准而导致后期执行困难,预算编制要以执行能力为依据,确保预算数据的科学合理、全面完整。要争取尽量多的经费投入,就必须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工作,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准确翔实的预算数据是预算项目获批的重要因素。

  (三)预算执行要注重进度与质量

  预算执行过程中既要关注执行进度,也要规范资金使用管理。预算执行管理中要关注执行进度,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现象。图书馆预算主管部门要主动跟踪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将各项预算执行进度通报给馆领导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各业务部门对负责承建的项目要设置明确的`时间节点,按照时间节点推进预算执行。复杂问题注意加强沟通协调,主动推进。抓资金管理,就是在执行中,不能为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更不能违规违法使用资金。图书馆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要依据法律法规、财务制度的要求,对各项预算支出把牢审核关。只有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把现有项目执行好,才有利于今后争取更多的预算经费,推动事业进一步发展。

  (四)建立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制

  建立分层分级的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制,在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量化考核。比如,通过学校层面的绩效考核体制对图书馆领导班子进行考核,关注预算编制的组织能力、预算执行的监控审核、中长期预算的规划水平等。图书馆也需要在馆内建立相关考核体制,重点关注部门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在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具体任务完成情况。预算管理的考核绩效应作为相关人员年终考核时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三、结语

  预算管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图书馆管理水平,无论是对规范高校图书馆各项经济活动,还是促动高校图书馆做好发展规划都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文认为,处于发展转型时期的高校图书馆,一定要围绕预算管理“争取经费”“用好经费”这两个核心,采取有效措施克服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获得学校充足的资金投入,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更好的发展。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的作用被网络等信息手段弱化,如何吸引更多的读者,成为图书馆管理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图书馆采编部门是整个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的重要工作,是优化图书馆馆藏结构和提高馆藏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图书馆的核心部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图书馆的采编工作的开展。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新形势下提高文献采编工作的质量,更新服务观念,转变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采编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更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对促进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1 图书馆采编资料审核存在的问题

  1.1 盲目采购,馆藏结构不合理

  为了增加藏书量,一些图书馆盲目的大量采购图书,有的图书馆为了节约经费,大量采购“特价”图书,但这些图书的质量和内容是无法得到保证的;有些图书馆则是盲目采购,只注重图书的采购数量,一次就订购数十万册图书,而没有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目的的采购,将图书市场上所有的图书种类进行大批采购。图书馆的这种盲目采购也使得一些非主流图书流人图书馆中,给读者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图书馆失去权威性。同时,图书馆的采编部门采购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对图书馆的藏书缺乏合理的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图书馆的自身情况盲目采购,或者时“特价书”,都是对图书馆的一种极大的危害,不能满足读者需求,反而增加了图书馆的负担,使图书馆失去读者群。

  1.2 购书经费不足

  作为信息查阅的辅助部门,图书馆在采购经费上往往倾向于热门的文献材料。尽管图书馆每年从国家获得的经费不断增加,但作为一个公益性的部门,没有创收意味着经费无法得到保障,馆藏不足一直困扰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为了满足不同人的科研、学习需要,需要不断的对馆藏资源进行完善,在经费使用中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资源,都需要尽心统筹考虑。由于不同的文献类型的价格是不同的,因此,图书馆采编部门需要对所需资料种类进行分析,合理分配经费,确保馆藏结构的合理。

  1.3 图书馆采编人员素质不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图书馆大部分都是采用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来进行图书采编,也就是通过加入CALIS联合编目或者是通过加入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实现所有的编目数据的共建共享。这就要求图书馆的采编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具体的采编工作中,做到编目数据规范。但是,目前我国图书馆的`待遇普遍较低,无法引进那些素质高、专业技术水平强的人才,目前采编人员的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工作所需要的学科专业知识储存严重缺失,对新业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这些人又比较缺乏开展信息参考咨询、通过网络进行相关检索、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技术性分析等个性化服务的能力,因此严重的降低了图书馆的采编资料的效率。

  2 改进措施

  2.1 加快图书采访,有目的的采编

  对于图书馆盲目采购的问题,必须将强图书采访工作,根据社会的需求,做好采访工作。文献采访也就是图书馆采编人员通过对馆藏、读者与书源进行调查,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对所需馆藏图书进行整理。同时,要保证采访书刊的完整性,在采访过程中必须合理的使用采购经费,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出版物不断增多,图书馆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制定每年的采购计划,确定采访重点,加强对采编图书的采访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图书采购,确保图书馆的资源配置合理,有效利用采购经费,引进最需要的图书,保证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合理,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

  2.2 加大投入,保证采购经费充足

  由于图书馆是一个公益性机构,其服务对象是全体的社会人员,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图书馆的资金支持,保证图书馆经费的充裕,才能使采编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图书馆要采取相对灵活的资金筹集手段,积极进行创收活动,例如承接展览活动,通过提供场地、资料获取相应报酬。只有充足的资费支持,才能有效的建设一个新时期具有吸引力的图书馆。

  2.3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积极引进计算机技术,促进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效率提高。传统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还停留在物质资源的采编上,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手工完成,这种方式既浪费时间,又加大了图书馆的运行成本。随着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实现了虚拟共享。我们要充分的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采用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简化传统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将各个环节用计算机系统有效的联系起来,实现联机合作编目,采访和编目工作将会变得更为简单方便,同时简化工序,防止有些工作内容的重复,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图书馆馆藏结构的合理性,加强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将所有的工作程序整合在计算机上,通过网络技术让用户能够看到整个系统的信息内容,包括图书馆的图书数量、摆放位置和外界情况,从而打破了过去的仅服务于纸质形式进行的模式,发挥数字化的优势,提高采编速度,节约成本,提高图书馆的运行效率。

  2.4 加强采编队伍建设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应用,对图书馆采编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图书馆的采编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才能胜任现代图书馆的采编工作。但是,目前我国图书馆待遇较低,无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必须加强现有员工的培训工作,定期的进行培训学习,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效率。

  3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图书馆的采编资料审核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图书馆的采编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必须做好图书采访工作,加强资金支持和人员培训,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科学的采编工作,促进图书馆采编工作效率。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6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基础建设三大支柱之一,扮演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角色。采编工作是图书馆各项业务发展的基础,具有全馆各类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加工的重要职能。笔者结合多年图书馆工作的实践,立足于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发现高校图书馆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1、图书采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图书采访。

  在图书馆采编工作中,图书采访是第一步,也是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1.1.1文献信息量及其价格剧增与经费短缺的矛盾。

  图书馆藏书的质量,关键在于图书采购。有目的、有计划地采购图书,对于提高馆藏质量,满足读者需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馆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以馆藏数量作为衡量标准,原因在于那时文献形式单一,并且由于地域、时间限制,读者要获取远方信息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各馆的文献资源建设都遵循“小而全”、“大而全”的原则。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兴学科的涌现,新的知识和信息剧增,同时也出现了图书资料价格飞涨的局面,使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的增长率远远小于文献信息量及其价格的增长率,导致图书馆馆藏文献“小而全”、“大而全”的理想格局被打破。

  1.1.2盲目采购图书且质量无法保证,没有建立合理的馆藏结构。

  一些图书馆为了增加藏书量而大量采购图书。有的选购了大量的“特价”图书,而这些图书的内容和质量是难以保证的;有的甚至是盲目采购,盲目追求图书总量,一次订购数十万册图书而不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将图书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图书不分种类和专业全部采购。盲目采购也使得一些非主流图书流入图书馆中,在读者中造成不良影响。在采购过程中采购手段单一,针对性不强,没有进行合理的馆藏规划,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这些都使得图书馆无法建立合理的馆藏结构。盲目采购,或者是采购“特价书”这种行为,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危害极大。因为盲目采购没有考虑学校的学科专业,而高校读者恰好对图书的专业性是最需求的。例如,有些馆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达到生均册数指标而购买回来的特价书,不仅图书本身质量不佳,里面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根本无法满足读者所需。

  1.1.3大量图书短时间内到馆,无法及时加工,造成资源浪费。

  目前高校图书馆采取政府统一招标的采购模式,短时间内一次性地采购图书,致使图书到馆率过高,超过了图书馆采编加工的最大能力,使图书大量堆积而无法进行及时的加工处理,个别馆图书堆积量达到数万册,几乎将仓库占满,使读者无法及时借阅到自己所需的`图书,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使图书流通利用率降低。

  1.2业务外包问题影响分编工作质量。

  图书馆分编业务外包,指图书馆和图书供应商之间,借助现代化的网络技术,通过网上数据传输,异地(或到馆)帮助图书馆完成图书分类、编目、加工任务的一项业务活动。时下很多高校图书馆实行了业务外包。毋庸讳言,业务外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采编人员的工作量,减轻了其压力,其优点显而易见,但是随之而产生的种种问题也阻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由于书商对各图书馆的办馆方针和服务宗旨,以及藏书原则和编目细则等缺乏深入的研究与了解,所得数据的准确性很难达到各馆要求,加上书商编目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加工出来的数据千差万别,需要采编人员花费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不合格的数据进行修正,甚至是重复加工。例如:再版书的确定,细节项的著录错误,丛编项著录不规范,问题,一书多号,同书异号,异书同号,等等,这无形中加大了采编工作的工作量,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给图书到馆后的流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1.3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工作效率。

  人员的因素是提高采编效率的第一要素,所以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是图书馆工作不容忽视的问题。高校的人员编制一般侧重于教学,图书馆编制往往较少,致使采编工作人员相对较少,而精通图书馆学的专业人才则更少。采编人员由于其专业、文化程度、知识面、工作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因而综合素质差别也较大。而高效率的采编工作需要高素质的采编人员。

  2、解决图书馆采编工作中所出现问题的具体措施

  传统的采访和编目工作是采访人员按照订单圈定所需图书,编目人员则是关起门来自己进行分编图书。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文献信息量的猛增,这种分散的、封闭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图书馆工作的要求,如何适应文献信息加工形式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其他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采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要求,也是图书馆工作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2.1采访工作规范化,采用多元采访模式。

  馆藏方向的确定和目标的规划,都应紧密结合本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定位,力求统筹兼顾,突出本校特色,方便读者使用。图书馆应制订文献资源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学校年度图书专项经费情况,以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规划为依据,以各专业的学生人数为参数,制订年度图书资料购置计划,馆藏资源覆盖已有学科专业和新开办的专业,合理分配图书购置经费。图书采访部门应明确本馆文献采集方针及原则、馆藏结构及经费分配、购书复本标准、文献采方式等,在图书采集的结构控制、复本控制、书源控制、验收控制、质量控制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实现文献资源的优化配置。

  图书馆藏书采访以其性质、任务、读者需求和原有馆藏基础为依据,从实际出发,有目的、有系统、有计划、有分工地建设藏书体系。目前高校图书馆采取政府统一招标的采购模式,短时间内一次性地采购图书,大部分图书采访人员只对书商提供的书目与自身馆藏进行,因此是一种思维定势的选书,无法克服采访工作中的诸多弊端。因此,要提高图书采访质量,就必须扩大购书渠道,实现图书采访的多元化。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该采取采访主渠道、辅渠道与特色补充渠道相结合的多元化采访模式。依照各采访模式的特点,建议将现场采购作为主渠道,将书目预订和采供合一作为辅渠道,将读者荐购和网上订购作为特色补充渠道,以期在满足读者多层次、全方位的需求同时,优化馆藏结构。当然,不管采取哪种多元化方式,都要收集尽可能完整全面的书目信息,满足馆藏建设需要;同时,把读者的利益和读者的需要作为第一要务。

  目前我馆采用的采访原则是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参考各类图书的借阅率、流通率、两个校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文献的副本量,不同类型的图书副本量不相同,同时对文献的出版年限,出版单位,对作者都有所规定。

  2.2立足实际,建立规范的外包模式。

  根据加工书商的装备水平、服务质量、技术实力和市场信誉,正确选择承包商。制定技术标准,持续监控管理,加强协作协调。严格控制书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立图书馆技术管理标准和外包数据实施细则,向外包商明确本馆待编数据的质量要求和实施规则,并在合同中加以明示,严格遵循,以减少或杜绝工作中一系列不协调的问题。采取监控管理措施,保证外包数据能按时定量保质完成。对于在监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及其他细节问题,应及时沟通、反馈,针对具体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合约,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加强合作与协调,保证业务流程顺畅,保证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2.3加强采编人员自身建设,提高采编人员的素养。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现代图书馆的资源结构、信息处理技术、服务项目和手段都已发生根本变化。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必须具备更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和信息素养。首先,采编人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正确地了解各类文献的内涵与价值,编目人员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典藏,使资源布局能反映读者的需求及查找习惯,达到方便读者和提高资源利用的目的。其次,不仅要做复杂的专业工作,还要了解整个图书馆的业务流程,根据读者要求和本馆藏书特色,择优采购。再次,具有计算机操作、网络信息收集、数字信息加工处理及数据库管理等知识。只有忠诚于图书馆事业、知识覆盖面广、信息服务技能精深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新时期采编工作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图书馆应对图书采编人员进行较高层次的培训,提高采编人员的专业素质,引进具有专业素养的高学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校图书馆图书采编工作的不足。

  2.4优化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

  采编工作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工作。面对传统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的种种弊端,面对现阶段高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寻找一种优化高效的方式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图书馆采编成本。

  2.4.1采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计算机软件。

  传统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还停留在物质资源的采编上,大部分都是人工进行统计和记录的。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图书自动化集成系统软件,简化传统的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将各个环节用计算机系统联系起来,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实行联机合作编目,采访、编目工作变得更为简便,一些工序显得无关紧要。

  2.4.2优化采编工作的内容和环节。

  采用业务流程重组——BPR模式,进行采编流程的内部重组优化,减少部门之间功能的重叠,增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4]。将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每个工作环节和每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都进行罗列,然后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但是这个对策要以图书馆整体利益为前提,以读者的需求为最先考量基准,对整个信息库进行整合利用优化,而不应该以局部利益为分析依据。通过对传统功能的合并、分离、新增来达到重组目标,做到工作设计整体化、组织结构扁平化、操作信息技术化。通过采编业务流程优化,在各类文献信息资源间建立一定的关联,实现分散管理中的相对集中,减少采编作业量,优化相关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3、结语

  高校图书馆是一个服务性的部门,是学校科研和教学的基础和保障,所以,在图书采访方面应该及时地对科研情况进行了解,避免其盲目性。在图书的编目上要采用联机编排,避免因重复而浪费资金。总之,在新兴的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采编工作一方面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完善馆藏结构,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图书馆编目的规范化,适应高校未来的发展需要。

图书馆采编工作计划7

  一个图书馆的图书采访和编目工作是图书馆的最重要的业务,因为采编工作的根本内容就是根据馆舍的实际功能和发展规划的需求而制定采购计划并且去实施采购文献资源,当文献到馆舍后的工作就是对所购文献资源进行编目和著录。所以判断一个馆舍馆藏文献质量的优劣其中采编工作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因而图书采编工作和如何提高采编人员的素质是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一项工作。

  图书采购和编目工作是随着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的,其意义就是“采访”、“编目”。“采访”这一词历史悠久,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的功能有点类似,但藏书楼的文献典藏不像现在一样,定时按照采购计划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采购,当时都是以到处搜集为主,采就是择和取的意思,访就是寻觅、征求的意思意。因而,在藏书楼搜集文献的时候首先是访,再去采,这样得到的文献质量才能有保证和提高。编目则是对所采集到的文献进行分类、整序、加工,为读者提供馆藏文献之信息,告知读者检索的途径。采和编是息息相关的,没有采,也就没有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存储等技术率先进入到了图书馆采编工作中来,采编人员的工作手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从传统的手工劳动方式转换到了自动化的管理方式,采编效率自然大大提高,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检索方式和获得文献资源的途径。

  由于图书馆管理的现代化,图书文献的采访编目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首先采购形式的变化。在过去,由于社会体制的因素,各种文献资源的发行渠道很单一,相应来说图书馆的采访方式也相对简单。中文图书文献资源一般都是通过新华书店总店发行的各种类学科新书目,例如:社科新书目、科技新书目、标准新书目进行预订;非中文图书文献资源就要通过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的新书征订目录预订。过了预订期,就要根据读者需求到书店或书市集中采购一些必须的文献。现在图书市场迅速发育起来,可以通过国营、集体、个体和互联网等多种订购渠道,不但可以用传统的书目报预订,也可以互联网预订,在图书馆普遍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图书采购时效,也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使得工作比较过去来说,显得很方便、快捷。

  其次编目的内容和技术手段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形式媒体的出版物涌现,读者需求的文献信息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类型逐渐从传统的印刷型纸质图书文献扩展到与电子型文献、多媒体资料等电子信息资源并存的现状。这对于已经熟悉传统图书编目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是一种新的挑战,编目工作所要处理的已不仅仅是纸质等传统的文献资料,多媒体信息资源会在图书馆中所占比例会越来越大,因为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文献来说,它没有地域、空间等方面的需求,只要是授权的单位或个人,在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能享受到这个图书馆的服务。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引进使编目过程、编目内容的重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书编目的过程也不再仅是对书目数据加工,同时也是检索系统建立的过程。编目的内容包括书目著录、名称规范、主题分析和目录组织等。在新的编目环境下,编目工作更加注重计算机编目的技术内容,强调MARC记录格式、MARC记录字段和MARC记录检索点的科学选取。

  图书馆采编人员在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的职业素质,往往影响整个图书馆馆藏质量的高低。一个合格的采编人员,应该对所管辖的范围内的图书资源非常熟悉,并能够根据本馆的专业要求、本馆的藏书特点,快速的选择出最有价值、最合适的文献供读者参考,反之,如果采编人员业务素质不强,工作中存在疏漏,馆藏质量将无法保证,造成经济上的浪费。所以有效提高采编人员的素质是提高馆藏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它也不可避免地进入图书编目领域,对采编人员的知识结构、工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采编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如何去迎接新的环境和新的挑战,采编人员必须从两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第一就要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身为一名有专业特色的图书馆的采编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行业主流专业的概况以及本馆的性质、特点、所藏图书的`结构、体系。这是制定图书采购计划,合理利用有限的图书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图书文献信息需求的前提。第二是要具有较强的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采编人员,要有及时搜集到相关专业、相关学科最新的图书文献出版信息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国内外相关专业、学科发展动态。所谓“相关”,也就是自己单位的主流读者对文献的需求,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就是要关注本校专业设置的相关技术活动、专业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及其对文献的产出与需求。第三是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树立“藏以致用”、“利用至上”的理念,及时掌握基本编目技能与计算机应用技术,要迅速了解并掌握新的工作流程,新的技术的应用。加强对新领域、新流程的学习研究,不断更新观念,以便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对于新的环境,要摒弃过去传统馆藏发展模式,加强馆际间的协作,积极参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把有限的经费用来最大满足读者对文献资源的需求上。

  关于如何快速提高现有采编工作人员的素质,有许多方法,通常用以下手段:(1)到图书采编较好的高等院校进修。(2)到实力较强的国家图书馆、科学院图书馆参观学习。(3)本馆组织边自学边研究边实践,组织自学、研究培训,是提高采编人员素质的最基本手段。图书馆要建立强烈的责任心,抓住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采编工作技能,充实、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图书馆只有一批高质量的采编人才才能建设一个高质量的馆藏,也只有拥有一个高质量的馆藏文献的图书馆才能很好地为科研服务。所以当前快速提高科研单位图书馆采编人员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采编人才队伍以适应信息化的需要是一项刻不容缓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