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2-09-27 18:46:1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教案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教案集合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较多重视的是幼儿体能的发展和动作的创新能力,忽视了教学活动要素中音乐给孩子所带来的乐趣,在我所从事的艺术特色幼儿园中,孩子对音乐的敏锐性较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了音乐,体育锻炼也不除外,如:晨间活动中的背景音乐能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户外游戏中音乐给孩子带来的情感体验。因此,我在组织体育活动中就大胆的尝试了用音乐的节奏来激发幼儿的锻炼兴趣以及提高幼儿的技能水平。下面向大家展示的是我的活动设计及一些说明。

  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节奏,踩着小脚印变换跳跃的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创造性灵活性。

  2、通过锻炼增强幼儿脚的控制能力及跳跃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所想的动作,体验合作跳跃所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自制的跳舞毯(每人一个),音乐磁带《幸福拍拍手》

  2、场地布置

  活动重难点:

  重点:借助跳舞毯来创造性的变换自己跳跃的动作。

  难点:跟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跳跃。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教师:今天天气非常的好,我们到外面玩玩吧!

  在奇妙的`音乐声中带领幼儿做一些准备活动,主要针对下肢各部位进行锻炼。

  (锻炼下肢主要是为“跳”来做准备服务的便于幼儿在活动中能够自如的发挥)

  (二)、基本活动:

  1、通过游戏石头、剪子、布引入课题。进行幼儿的第一次的尝试跳

  教师:“小朋友,你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

  “平时你们是用什么来玩这个游戏的?”

  “今天,我们就用脚来玩这个游戏,试试看吧。”

  2、出示跳舞毯,引导幼儿想出跳的不同动作。

  (幼儿借助小脚印进行第二次的尝试)

  (1)、教师:原来,我们的小脚很能干,他除了走路、跑步外还会玩游戏呢!

  其实小脚他有一个本领,就是会跳舞。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神奇的跳舞毯,我们一起来看看。

  (2)、教师出示跳舞毯,让幼儿尝试在跳舞毯上可以怎样踩着脚印跳舞。

  师:跳舞毯上画着什么?

  (大班幼儿对各种新奇的事物较感兴趣,对物品的认知能力也较强,通过物品的投放,孩子锻炼的积极性会很快的被调动上来)

  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试试到跳舞毯上来跳舞,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就是每次跳完后两只脚都要踩在脚印上。

  3、集中幼儿展示尝试效果

  教师:刚才你们都在跳舞毯上试过了,你是怎样跳的?

  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展示,(2—3名幼儿)

  4、加入音乐《幸福拍拍手》让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练习,进行跳跃的

  第三次尝试(加大难度,给予幼儿一定的挑战以便更多的创新)

  (1)、尝试幼儿一人跳

  播放音乐《幸福拍拍手》

  “如果感幸福你就跳一跳”引导幼儿在音乐的后半句进行跳跃,还可以加入手上的动作。

  (大班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教强,对音乐的节奏把握的也比较的快,用节奏开带动幼儿锻炼,既可以让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感受节奏,又可以通过节

  奏来促进幼儿动作的协调性)

  教师:在活动中教师对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指导

  (2)、尝试两两合作跳

  教师:播放音乐,现在请小动物们去找一个好朋友跳一跳。

  (通过第一次的感知,幼儿能够基本能够把动作和节奏有机的协调在一起,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很强,通过两人合作可以将幼儿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

  同时可以让幼儿在动作的创新上得到一个再提高)

  (3)、集体合作,进行大圆跳

  (通过多种跳法,激发孩子的创新的跳法,体验成功)

  教师:与幼儿商量朝一个方向,在老师的歌声中尝试跳;(活动的高潮将是通过集体活动来体验乐趣,在这里幼儿集体合作,共同商量,才能体现孩子的活动自主性)

  教师:播放音乐一起来跳舞。

  (可以鼓励幼儿边唱边跳)

  玩的开心还可以请周围的老师也加入到舞蹈中来。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成效与反思:

  本次活动我充分利用自然物——木桩作为体育器械开展教学,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又好玩,孩子在整个活动中的情绪一直表现积极,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个活动的技能目标是学会双脚并拢在木桩上跳上跳下,由于木桩高度不同,面积也较小,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尤其是最后的连续跳木桩接力赛,技能和体能锻炼是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木桩一定还有很多有趣的玩法,如果让孩子们在得到锻炼并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挖掘出更有创意、更有挑战性的动作和玩法,那会使整个活动更加有效、更加具有趣味性。

  在最后的放松活动中,虽然音乐很轻柔,动作也很优美,但是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腿脚已经有了很大强度的运动,而芭蕾舞立起脚尖的动作根本不能让孩子的腿部得到休息。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要尽量考虑周全,使孩子的身心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对话与解读:

  本次活动从材料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充分挖掘大自然所赋予的优势,发挥教师的特长,创造出丰富的活动器具,并利用活动器具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以达到提高幼儿身体素质的目的。

  《纲要》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宽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本次活动我选择了农村随处可以看到的自然物——木桩作为运动材料,得到了孩子们的青睐。木桩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自然体育器具,在玩跳木桩的过程中孩子们既感到亲近自然,又感到新奇好玩。活动一开始,当孩子们看到排列好的一大片木桩的时候,就难掩兴奋的神情。整个活动从头至尾围绕木桩开展,既满足了孩子们渴望亲近大自然的意愿,同时又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玩耍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学生手拿捆成一捆的萝卜,从活动场的一端到另一端,把自己手中的萝卜放到另一端的框中

  活动目标:

  让学生对数字有一定的辨认力。提高学生的体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错放萝卜

  活动准备:

  道具萝卜、竹筐、口哨

  活动过程:

  一、学生集合,教师给学生讲解活动规则。

  二、给学生分组。(把学生分成6组,每组6人,依次站好)

  三、分发萝卜每人一捆,每组站在最前面的同学先玩。(生先数清楚自己手中的萝卜数量,再跑到活动场的'另一端把萝卜放在与萝卜数量一样的竹筐中。第一个同学完成后,第二个学生继续。)

  四.师清点萝卜的数量,是否有误。

  五、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有失误的学生。

  六、 说一说下次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放萝卜的过程中有混乱现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应安排更加仔细,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收获更多。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VCD和借助图谱提示,欢快自由地学习韵律操《小黄鸭减肥》。

  2、在韵律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性。

  3、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幽默、诙谐的情趣。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小黄鸭减肥》、律动VCD《小黄鸭减肥》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学小黄鸭叫声情景导入

  师:“听,是谁来了?”(小鸭)

  这只小黄鸭呀是马戏团的一位演员,本来它想来为我们小朋友表演节目的可是最近它发胖了,胖得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啊?大家给它想想办法吧。

  二、音乐感受:

  1、师幼交流讨论让小黄鸭减肥的方法

  师:“小黄鸭走路也走不动了,也不能表演节目,这可怎么办呢?”

  幼:"做运动减肥"

  师:"做哪些运动呢?"

  2、我们来教教小黄鸭吧(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有节奏地表现各种运动的姿态(拍球、跑步、跳绳、踢毽子等)

  三、学习律动《小黄鸭减肥》

  师:"谢谢你们的'帮忙,出了那么多的点子,小黄鸭最终把这些运动的动作整合起来编成了一套减肥操,这套减肥操可有用了,大家想看看小黄鸭的减肥操是怎么跳的吗?

  1、幼儿欣赏律动。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做做VCD中的动作。

  师:"小黄鸭是怎么跳的?它好像在做什么运动"

  3、欣赏律动第二遍:

  师:老师也好想学做这套小黄鸭的减肥操,你们想学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减肥操里一共有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遍。

  4、利用PPT图谱学习记忆律动中的动作。

  师:你看到减肥操里有哪几个动作呢?(教师播放PPT)这个动作做了几遍?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师: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大家也来试一试吧。

  师:你觉得那个动作有点难?谁会做这个动作的?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师小结提升:原来这个减肥操一共有5个动作,每个动作做四遍。

  5、完整练习:

  让我们跟着小黄鸭一起来做减肥操吧!

  教学反思:

  音乐本身对幼儿是否具有吸引力,幼儿情感体验与游戏经验对幼儿的学习发挥着必须的作用。在实施音乐主题教育活动前,教师应充分担当起观察者的主角,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了解幼儿的现有经验,包括幼儿获得经验的方式,这样才能寻找到音乐素材的“生长点”。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感受——理解——体验——表现”的教育规律,循序渐进、动静交替,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为今后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1、能手脚协调的向前匍匐前进。

  2、勇敢地参加演习游戏,不怕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准备:教师迷彩服一套,沙包(略多于幼儿数),松紧带若干,靶子若干,地毯等。

  过程:

  一、听音乐做热身运动。

  1、随音乐进场做热身运动。

  2、队列练习,学做解放军。

  二、介绍训练任务,学习匍匐前进。

  1、介绍训练任务,让幼儿尝试在有电网的场地上爬行,身体不触碰电网。

  2、请幼儿示范。

  3、教师介绍匍匐前进并示范。

  4、幼儿学习匍匐前进,教师讲解要领并指导。

  三、野战军游戏。

  1、介绍模拟战场和行军路线。

  2、幼儿游戏。要求:注意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不能触碰电网。

  3、增加行军路程,降低电网高度增加游戏难度。要求:要勇敢,不怕困难;注意匍匐前进的动作要领,不能触碰电网。

  四、放松,体验成功的喜悦。

  说课内容:

  一、课题来源

  匍匐前进是《纲要》中大班年龄段所要完成的体育内容之一,而这一内容没有编进省编教材中,所以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而解放军一直是孩子心目中的大英雄,在他们眼里解放军是最勇敢,最不怕困难的。所以在生活中和游戏中经常听到和看到他们谈论、模仿解放军。所以我们将解放军野战演习的游戏情节与匍匐前进的技能要求相结合设计成一个体育活动不仅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更希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孩子的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在设计这个活动之前,我们就发现不少幼儿喜欢穿着迷彩服,为了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使游戏情节更加逼真我们特意借了套迷彩服,所以幼儿的积极性、参与性特别高,活动氛围也比较好。活动场地方面分为两块,第一是练习场,第二是演习场。这样能保持游戏的新鲜感使幼儿不容易疲劳或精力分散。在设计靶子的时候我们有些困惑,原先设计的是敌人的形象,孩子一看就说是日本鬼子、是敌人,投掷的愿望很浓,但有老师提出现在提倡世界和平不应该出示人物头像应换成标准靶心。所以就换成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这样,不知道哪种更好?

  三、活动过程及重难点

  这个活动的重点很明显是学习匍匐前进,而难点就是手脚协调的进行匍匐前进。在活动的环节上我们分三个层次进行学习,首先让幼儿尝试任意爬行不触碰电网,然后让孩子自己总结出匍匐前进的大致要领:头要低下来;身体贴着地面等,接着让幼儿示范,集体尝试;最后老师讲解要领并示范,幼儿再进行练习,老师个别指导手脚协调。在游戏阶段我们也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考虑到大班幼儿如一直练匍匐爬有些单调所以增加了投掷,增加了游戏性。第二个层次又增加拱门和独木桥,电网也由原来的40公分下降到35公分增加了难度,同时鼓励幼儿勇敢,不怕困难。有了这样的层次性幼儿在重复进行匍匐前进时不会感觉枯燥而且能一直保持浓厚的积极性、参与性。

  四、困惑

  1、投掷方面是否要有要求?是扒着投好还是站着投把靶子加高?

  2、“贴伤疤”是否合适?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利用报纸进行体育游戏,让幼儿尝试报纸的不同玩法,提高身体平衡能力。

  2、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幼儿的社会性,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份报纸,乒乓球四个。

  2、录音机一台,磁带一本,四张红色蜡光纸。

  玩法:

  一、开始部分:

  教师与幼儿室内谈话:我们桌子放的`是什么?报纸有什么用途?

  二、基本部分:

  在教师准备的游戏中穿插幼儿提供的游戏方法,让幼儿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给幼儿以成功感。另有些好的意见因材料不具备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的可让幼儿课下自行组织或答应幼儿放在下节课进行。

  1、竞走。将报纸顶在头上四散走,教师拍手变换速度,幼儿随着节奏走,比比谁的报纸顶的时间长,不掉下来者为胜。

  2、粘报纸。将报纸放于胸前起跑后便将手松开,报纸能粘在身上者为胜,并思考报纸为什么能粘在身上?

  3、托球。将报纸对折几次成一乒乓球拍,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四队进行托球比赛,又快又稳的一对为胜。

  4、舞长龙。接上游戏请幼儿将报纸折成细长条,每个幼儿手握自己及幼儿的报纸头(除首尾幼儿)连成一条长龙进行舞长龙比赛,长龙不能断,先到终点的长龙为胜。

  5、过"河"。将报纸撕成两块当"石头",放一块"石头"在"河"里,两脚站在"石头"上,接着把第二块"石头"放在第一块"石头"前头,两脚站在第二块"石头"上,依次踩着"石头"过河去,幼儿继续原来的四队,先到的一对为胜。

  6、"心"连"心"。请每对幼儿合作将报纸团成一个结实的圆球,用红色蜡光纸包裹成红"心"。请每两队幼儿合成一组,两个幼儿拥抱夹红"心"从起点走到终点再返回,先进行完的一组为胜。

  教学反思:

  1应该对幼儿们进行分组游戏。

  2在游戏中应该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游戏。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和事例讨论,知道讲信用的含义。

  2、懂得做一个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

  3、感受到守信用对交往的重要性,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

  4、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录音、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教师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不过老师讲完故事要和小朋友先做个约定,就等这个活动结束后,每个小朋友都给老师一个拥抱,老师就有小礼物送给他,你们能做到吗?

  (二)体验故事,深入感受。

  1、教师结合图片讲《我会遵守约定》的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大意。 教师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2、利用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守信用的含义。

  师引导语:那这个故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看看听听。

  (1)结合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巧虎不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

  提问:巧虎答应小伙伴的事情?他做到了吗? 小兔是怎么想的?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2)再结合图片,帮助幼儿感受巧虎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情绪。

  提问:巧虎第二次回家,有没有遵守约定?他用什么办法遵守约定的?巧虎遵守约定,那小伙伴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小结: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就是遵守约定,遵守约定就是守信用。

  (三)创设情境,明辨是非。

  1、观看情境表演一,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观看情境表演二,讨论:小朋友做得好吗?为什么?

  3、讨论:怎么样做是守信用的好孩子?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引导做人。

  师引导语:你知道生活中谁是守信用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 引导幼儿与同伴自由讲述。

  师总结:“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守信用的人,所以我们要做守信用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要说到做到,如果不小心忘记了约定要及时向对方道歉争取别人的原谅,这样大家相处才能快乐。”

  活动反思:

  我们开展的社会活动《做歌守信用的孩子》,活动目标是理解守信用的重要性,在生活中做守信用的人。明白在生活中答应别人的事应该做到,体验守信用给别人带来的愉快。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有序地进行10的分合。

  2、引导幼儿从9的分合推导10的分合。

  3、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对有关经验进行归纳概括。

  活动准备:

  点图。

  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

  1、出手指游戏。

  加法玩法

  教师:现在我们来玩出手指游戏,我出的手指数量要和小朋友们出的手指数量加起刚好是9。(引导小朋友出相应的手指数量。)

  2、复习9的组成。

  教师:﹙出示9的不完整的分合式﹚看一看黑板上的分合式完整吗?

  教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些小朋友上来完成这些分合式。﹙个别小朋友示范操作﹚

  教师:一起来看看黑板上的做的对不对,9有几种分法?(9分成不同的两份有8种分法)我们一起来都一遍(带读分合式。)

  教师小结:9分成不同的两份有8种不同的分法,其中前面四种与后面的四种是一样的,只是分成的数字顺序不一样。

  二、学习10的组成。

  1、出示点图,让幼儿进行10的分合。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张点图,我们来看看这张点图,小朋友想想,10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怎样分才有顺序而且一组都不会漏掉。请你用短线分隔点图。(请幼儿看着点图进行操作,请孩子来完成)

  教师小结:刚刚孩子们通过短线分隔点图知道了10分成两种不同的分法有9种。

  2、用类推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10的组成。

  教师:下面我们要从9的分合推导出10的分合。(指着孩子们开始说出的分合式)这是9的分合式,如果要把它变成10的分合式,首先要把总数9变成10,9怎么样才能变成10?(9添上1变成10)

  教师:请你想想下面的数应该怎样变,再把改变后的数字放在原来数字的.旁边,在原来数字上面放一个否定的符号。(第一组教师来示范)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把原来的1和8,把8变成9,1和9合起来是10,或者把1变成2,2和8合起来是10。

  教师:为什么不能在1、8两个数上都填上1?(因为如果在1、8两个数上都填上了1,结果就成了11)

  教师:下面的分合式请小朋友来变动了。(可以请个别小朋友来变动)我们来看说说他说的有没有道理。(依次推理出10的分合式)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习了新的本领,从9的分合式推出10的分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三、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

  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活动准备:白纸、小沙包、雪花片、每组一杯水。

  辅助材料:透明胶、夹子、橡皮筋、双面胶、泥工、彩带。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小沙包、白纸),把这些沙包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你扔这些东西都怎么样了啊?(掉下来、落在桌子上)

  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这一位看不见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力”。“力”能使物体落下来。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材料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教师并在黑板上做好记录)

  (1)教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夹子夹住纸使纸落得快。探究把纸折叠了会怎么样:到底怎么折叠,教师不告诉幼儿,而是让幼儿自己去探究,去实践。幼儿在探究和实践中发现了,把纸简单折叠成飞机、帽子等和另一张比较落得快。把一张纸对折、对折、再对折后变成了长方形,和另一张纸比较落得更快。

  (2)幼儿尝试探索:

  如尝试将纸团成一团后再落下(分组探究把纸变成纸团会怎么样:首先幼儿把同样的两张纸,一张揉成纸团一张不变,发现纸团落得快。)教师请幼儿进行演示。把一张纸用水打湿后纸的重量增加了,和另一张纸比较也落得更快;把一张纸用透明胶贴上其他的重的东西也落得更快。

  (3)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物体落下速度变快的这么多方法。

  4、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

  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结: “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但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力”真神奇,真是“神奇的力”。

  6、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6-08

大班感恩教案11-20

大班角色教案12-05

家大班教案12-19

桃大班教案12-20

大班音乐教案12-23

和泥教案大班12-28

优质大班教案01-20

大班古诗教案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