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音乐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2-12-23 17:59:19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音乐教案

大班音乐教案1

  设计意图:

  歌曲《鸭子上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富有一定的情境,深受中班幼儿喜爱。不过由于歌词中有数数特别是倒数的内容,旋律中又有间奏,所以中班幼儿演唱起来有一定难度。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班幼儿的歌唱水平,我将活动分为两个教时来完成。本教时作为第一教时,我将感知间奏作为活动难点。为了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可以抽拉的环形图谱,一方面可以生动、有趣地表现鸭子上桥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环形图谱中鸭子排列的疏密感受鸭子上桥时的不同速度,从而对歌曲的基本旋律结构产生清晰的认识。另外,我在用环形图谱表现间奏处插入羽毛图案,可引起幼儿对间奏的注意,感受间奏处的等待,有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发现。第二教时的目标为:(1)在轻快地唱准第一段歌词的基础上,感受第二段歌词与第一段的不同,并能完整演唱歌曲。(2)尝试小组表演唱,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

  目标:

  1.借助图示理解歌词,感受乐曲轻快的旋律。

  2.能用轻快的声音唱好第一段,知道间奏处要等待。

  3.根据歌词做动作,体验游戏的乐趣。

  准备:

  歌曲录音,画有小桥的背景底图贴于黑板上,画有8只鸭子的`环形图谱套在黑板上(如图),鸭子头饰。

  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啊?听听看这是那个小动物的声音?(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子的声音依次出现)

  2.让幼儿模仿动物的声音。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理解歌词。

  (1)出示小桥的背景底图,引出歌曲情景。

  师:这里有一座小桥。听一听是谁上桥了?

  (2)教师引导幼儿听一遍歌曲,感受歌曲的整体结构。

  师:你们听到一共有几只鸭子呀?

  师:它们是怎样上桥的?它们是挤来挤去的还是排好队的?为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再次完整听歌曲,同时抽拉环形图谱表现鸭子上桥的情境,帮助幼儿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整体结构并记忆歌词。

  师(小结):原来这八只鸭子都是听着音乐、排好队走上桥的。

  2.突破难点。

  (1)幼儿感受歌曲中八只鸭子上桥时的不同速度。

  师:这八只鸭子都高高兴兴上桥了,那它们上桥的速度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根据图示说出自己的理解。)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它们在干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唱唱看。(教师示范演唱,幼儿跟唱。)

  师(小结):前面四只鸭子上桥时慢慢的,后面四只跟得紧紧的,上桥上得快快的,歌声也是快快的。

  (2)幼儿自主学习歌曲间奏部分。

  ①幼儿在八只鸭子的图谱中发现、了解两片羽毛的意义。

  师:图上还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为什么在第三只和第四只鸭子后面有羽毛?

  师:你们说了很多想法。那到底两片羽毛是什么意思呢?秘密就藏在歌曲里,我们一起再到歌里找一找。

  ②幼儿听音乐感受间奏。

  师(小结):在歌曲中只有旋律、没有歌词的地方就叫间奏。图上有羽毛的地方就是间奏的地方,唱到这里时要等一下,不能唱出来,只能在心里唱。

  (教师弹琴,幼儿跟唱。)

  ③幼儿模仿小鸭子的各种动作表现间奏。

  师:在间奏的地方虽然不用唱歌词,但还有音乐。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间奏呢?

  (教师放音乐,幼儿一边跟唱一边用动作自由表现。)

  ④八只鸭子都上桥了,现在小桥会怎样呢?(小小木桥摇呀摇。)

  3.完整学唱第一段歌曲。

  (1)教师操作环形图谱,幼儿跟音乐学唱歌曲2~3遍。

  师:小鸭子上桥的游戏真好玩。小鸭子还想玩上桥的游戏,不过这次想请你们用歌声把它们请上桥,你们行吗?

  (2)师幼一起演唱,表现歌曲中轻松、愉快的情绪。

  三、游戏:鸭子上桥

  1.教师操作环形图谱,幼儿随音乐在原地表现鸭子摇摇摆摆走上桥,鸭子上桥后停下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后面鸭子快快跑上桥的情景。

  师:现在请大家起立站在原地,跟老师一起边听音乐,边按节奏做动作。

  2.幼儿戴上鸭子头饰,8人一组分角色边唱歌边按序表现相应的上桥动作。 师:看,前面有座小桥,我们也来当鸭子玩玩上桥的游戏。大家一定要记住自己是第几只鸭子,按音乐、歌词做好自己的动作。

大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中优美的语句,理解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2、能对散文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

  活动准备:

  1、小鸡、小蚂蚁等角色的头饰。

  2、教学挂图、散文录音。

  活动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有儿自由想象。

  (1)出示小鸡、小蚂蚁、小朋友的图片:嘀嗒嘀嗒,天空下起了小雨,小鸡、小蚂蚁、小朋友都在外面玩。他们会用什么方式躲雨?有可能谁会助他们?“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2、欣赏配乐散文,感受和理解散文内容。

  (1)幼儿欣赏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散文。“你喜欢这篇散文吗?为什么?”

  (2)幼儿再次欣赏散文:“你觉得哪些句子很优美、很好听?

  (3)鼓励幼儿复述散文中的优美句子。

  (4)出示挂图加深对散文的理解:“散文中有那些伞?这把伞是谁做的?它为什么要做成XX伞?

  3、感受散文中角色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1)幼儿选择头饰进行表演。“你最喜欢散文里的谁?为什么?”

  “让我们一起边听散文边表演。”

  (2)幼儿展开联想,尝试用散文中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想象。“滴答滴答,天空中下起了小雨,还有谁会撑起伞来助别人呢?”“这是一把什么伞?”

  3、班礁春雨的色彩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感受散文所表现的春天的美。

  2、学习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

  3、仿编散文,并用完整的话表达出来。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带领幼儿欣赏过春雨的自然景色。

  2、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3、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的头饰各10只。

  活动过程:

  一、以多媒体课件“春天的景色”画面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师: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到处都是美美的。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

  1、幼儿看课件画面描述看到的春天的景色,在《春雨沙沙》的音乐声中讨论。

  2、老师简单小结幼儿所描述的内容,并将音乐声放带领幼儿随音乐做律动,表现赞美春色的'快乐情绪。

  二、欣赏散文,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表达春色的快乐情绪。

  师:春雨下得真欢哪!咦,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你们想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1、老师演示多媒体课件,幼儿欣赏散文一遍。

  2、助幼儿初步理解散文内容,提问:

  ①散文的名字叫什么?散文里都有谁呢?

  ②小燕子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麻雀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小黄莺又是什么认为的?

  师:它们又分别是怎么说的呢?我们再来仔细地听一听。

  3、老师演示课件,幼儿再次欣赏散文一遍。

  4、提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内容:

  ①春雨像什么?是怎么落到地上的?(学习词汇:没完没了;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春雨)

  ②小鸟们在争论什么问题?

  ③小燕子为什么认为春雨的绿色的?(动词:落、淋)

  ④小麻雀为什么认为春雨是的?(动词:洒、滴)

  ⑤小黄莺为什么认为春雨是黄色的?(动词:落)

  三、表演散文。

  师:小鸟们各有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也变成一只只小鸟一起来争论这个有趣的问题,好不好?

  1、幼儿每人从座位下面拿出一个头饰,并看好自己是什么小鸟。

  2、师幼一起朗诵散文,老师利用课件提示,幼儿表演。

  4、幼儿互换头饰,再次表演一次。

  四、仿编散文。

  师:春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到哪里,哪里就会变出美丽的颜色。那春雨还会是什么颜色,会落到哪儿呢?还有哪些小鸟会来争论?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1、幼儿自由结伴进行仿编,老师巡回指导。

  2、老师示范仿编。

  3、请23名幼儿到集体面前来仿编,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结束部分。

  师:春雨听了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

  沙沙……它在说什么呢?你们听

  1、放录音:春雨的话。

  2、带领幼儿学说春雨的话。

  3、师:春雨的色彩这么美,也打扮出了我们美丽的春天,到处都是美美美。让我们一起出去找一找春天还会在哪里!

  4、律动《春天在哪里》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教案3

  课题来源:

  活动的灵感来源于“超级玛丽”电玩游戏,这个游戏情节明了,人物的善恶清晰,孩子们都很喜欢玩。音乐原曲名《胡西尔·休西波尔卡》,是手风琴乐曲,曲风较欢快、诙谐,乐段清晰,稍作剪辑,便呈现出ABA结构特点。我将“超级玛丽”的游戏情境与乐曲结合,设计出打击乐游戏“玛丽波尔卡”,以“闯关”的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积极参与。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玛丽波尔卡》,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随乐合拍地做“走、跳和吃蘑菇长大”的律动,能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活动。

  2.在图谱和口令动作的暗示下,大胆匹配乐器,尝试根据B段音乐的变化奏出“由弱变强”的音响效果.能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行合乐演奏。

  3.体验多次闯关和升级所带来的挑战乐趣。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玩过游戏“超级玛丽”;图谱和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各6副,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一、熟悉音乐的段落结构,学做各角色身体模仿动作

  1.提问引出超级玛丽的话题。

  师:你们玩过“超级玛丽"的游戏吗?里面有哪些好玩的?

  2.出示图谱,介绍内容,说说简单的口令。

  师:这里有一幅图,图里的玛丽正在闯关.看看他遇到了谁?(特别强调乌龟的特征与应对的方法)

  3.倾听音乐,匹配图谱,感受音乐ABA的结构。

  师:玛丽闯关的时候还有音乐,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看玛丽是按什么路线闯关的。

  4.创编玛丽的动作,逐步完整表现音乐。

  (1)师幼创编A段“走、跳、定住”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我们清楚了玛丽是怎么闯关的,谁来试一试?大家坐在椅子上学一学。(合乐练习A段)

  (2)师幼创编B段“吃一个蘑菇,慢慢长大”的动作,并随乐练习。

  师:玛丽会怎么吃蘑菇、怎么长大呢?谁来试试?大家向他学一学。(合乐练习B+A段)

  师:我们合着音乐,把吃蘑菇和后面的走跳、放鞭炮动作试一试。

  (3)完整练习(指图+动作)。

  师:跟着音乐把你们刚刚编的动作完整做一次。(合乐完整练习)(评析:活动开始教师通过简洁的提问将幼儿的思维唤醒,回忆出电玩游戏中玛丽闯关的情境。随后教师出示相关图谱,启发幼儿观察其中的事物,并使用朗朗上口的口令帮助幼儿熟知动作模型和节奏模型。最后,强调音乐的ABA结构,为后面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随乐进行“超级玛丽”律动游戏,再次感受游戏的乐趣师:我们要进行闯关游戏了,记住,乌龟来了千万不能动哦!小玛丽们准备好了吗?

  师:听!闯关成功了吗?(尾音显示成功)(评析:教师赋予幼儿“超级玛丽”的角色身份进行闯关游戏,帮助幼儿再次欣赏了音乐,并在玩中对音乐、角色、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结尾处加上代表成功的尾音,让幼儿自己辨别成功与否,增加了趣味性)

  三、探索为乐曲匹配合适的“武器”,看指挥大胆地进行闯关游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暗示,探索用铃鼓的不同演奏方法匹配B段音乐,用圆舞板和小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整随乐演奏.初步感受用乐器当武器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游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行合乐演奏。(第二关)

  4.交换“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闯关的乐趣。(第三关)(评析:此环节的游戏性更加明显,幼儿完全置身于闯关、挑战的情境中)

  四、完整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1.部分幼儿做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伴奏做掩护,进行终极闯关。

  师:我们要进行最后的终极挑战了,只要你们闯过这一关就能变成超级玛丽!请每队的前四位小玛丽先上来闯关,其他超级玛丽在座位上用“武器”为他们做掩护。如果他们过关了,一会儿再掩护你们闯关。

  2.表演与演奏的幼儿交换,继续闯关。

  (评析:部分幼儿在场地中间表演律动游戏,部分幼儿用乐器当武器演奏,双方协助闯关,增强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大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特点。

  2.尝试小组合作,探索配器方案,并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3.能积极愉快地和同伴合作商量讨论配器的方法,体验演奏的快乐。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重难点:

  会分声部进行轮奏、合奏。

  尝试小组合作,探索配器的方法,尝试即兴演奏。

  活动准备:

  1.森林狂想曲音乐、指挥棒、乐器(铃鼓,圆舞板、小铃)、教学图谱。

  2.在椅子四周提供探讨配器时的桌子、乐器、图谱。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告诉小朋友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晚上森林里要开音乐会了,许多小动物都想要来参加,那么到底都有谁来呢?仔细听听音乐就知道啦。”

  (二)分析图谱,掌握节奏

  1.“有谁来参加音乐会了?谁能用有、还有的句式来告诉我?”(有青蛙,有小鸭子还有孔雀)

  2.“小青蛙表演唱歌、小鸭子表演跳舞、孔雀会带来什么表演呢?谁来学一学?”(学习孔雀开屏的动作)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一)初次“彩排”,看指挥,徒手练习

  1.“小演员们表演节目的节奏都不一样,你能听着音乐把它演奏出来吗?”

  2.“在音乐结束的地方,节奏发生了什么变化?”(重点注重休止符)

  3.“看,这次老师的指挥有变化了。”(尝试即兴演奏)

  4.“在森林音乐会开始之前要进行彩排,请小演员们看着指挥,听着音乐进行演奏。”(重点学习结束部分的节奏,再次完整演奏一次)

  (二)幼儿合作讨论,设计配乐方案

  1.“现在要进行第二次彩排,今天老师带来了三种乐器,有小铃、圆舞板、还有碰铃。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张节目单。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个地方可以配小铃,哪个地方可以配圆舞板,哪个地方可以配铃鼓?

  2.请幼儿把这些乐器标志贴在节目相对应的位置上,把它编成一张完整的节目单,由谁来演奏小铃、谁来演奏铃鼓、谁来演奏圆舞板?

  (三)分组表演各自的设计方案,看指挥,分声部轮奏、合奏

  1.哪组愿意把你们的配器方案拿给大家看一下?

  2.还有哪一组跟他们不一样?敢于挑战?

  三、正式“演出”,提升难度,完整演奏

  1.刚才小演奏家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演奏方法,真动小脑筋,可是现在演出马上就要开始了,指挥员这里也有一种演出方案,一起来看一看吧!”

  2.“小青蛙这儿用的是铃鼓和小铃,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演奏呢?

  3.最后结束时用了三种乐器又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表演?”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四、感受快乐,结束活动

  “今天的演奏到此结束,恭喜你们,演出成功!谢谢小演奏家们,现在森林音乐舞会开始啦,我们一起去跳舞吧。”

  课后反思:

  当孩子们聆听那潺潺流水、雀鸟、蛙声、虫鸣等大自然的声音时,我感到了一种返朴归真的感觉。其次,乐曲中欢快的主旋律、鲜明的形象,清晰的结构是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的,曲中变换的旋律又给予了幼儿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我根据大班年龄特点,使幼儿在充分感受乐曲的基础上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和肢体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知道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活动开始我让幼儿以倾听乐曲前奏,在我语言描述下的'森林美景来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并制造悬念,使幼儿自觉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在这里,我结合图谱让幼儿分段欣赏,并利用故事情节帮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性质和各段的情绪。在欣赏时,我引导幼儿只要不影响同伴,可以摆各种造型动作,随着旋律释放表演激情,欢快的乐曲加上有趣的情节,幼儿想象着自己是小动物,用创造性的肢体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这种幼儿喜欢的欣赏方式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了**,在孩子意犹未尽中结束整个活动。但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捕捉孩子话语中一些有价值的信息给予积极恰当地回应;个别环节当孩子出现困难时,我有些急躁,没有及时的设计一些层次性的问题作为铺垫。总之,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怎样睿智地促进师幼良性的互动,是我今后教学生涯中不懈努力的目标。

  小百科: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它具有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

大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肢体动作、道具来感应乐曲曲式,感应颤音的特点。

  2、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洗澡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CD碟

  2、道具:铃鼓、沙球、圆舞板、水袖、呼拉圈(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

  音乐《小白兔与大野狼》跟音乐做游戏进入场地坐定(用软垫,席地而坐)

  二、故事引入,出示图片,讲述故事

  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有一天,小花猫很不高兴,妈妈问它为什么?原来啊,小猫身上痒痒非常难受,于是妈妈带小猫来到河马医生的诊所,河马医生拿出了他的秘密武器把小猫身上的跳蚤全都杀光光了,河马医生还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他还告诉小花猫每天都要用它来洗澡,这样跳蚤才不会在它身上安家,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得爱清洁讲卫生啦!身上啊香香的!连蝴蝶和蜜蜂都围着小猫亲亲呢!

  提问:听了完小猫的故事以后我想请小朋友今天来当一回小猫,老师来当猫妈妈,你们愿意吗?

  提问:(幼儿讨论回答)

  1、小猫是怎么洗澡的?他都洗了哪些地方?

  2、小猫洗澡都用了哪些工具呢?

  3、小猫是怎样把身上的跳蚤洗掉的呢?(强调抖动这个动作)那么接下来我们来学学小猫洗澡吧!

  三、热身操:

  音乐第一遍A段:幼儿跟随音乐自由模仿小猫洗澡的动作B段:抖水甩落跳蚤

  四、洗澡时间孩子们,我现在变成了你们的猫妈妈,我要来检查一下你们有没有把自己洗干净噢!妈妈发现有几只小猫身上还有几只洗澡跳蚤没洗掉噢!妈妈觉得你们应该用上洗澡工具才能把身上洗干净。今天啊妈妈把你们洗澡要用的工具全都带来了,我一样一样把它们变出来噢!

  依次讨论乐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

  1、现在妈妈要把第一件工具变出来了,你们看这件工具在洗澡的时候是做什么用的?(出示铃鼓幼儿讨论回答)

  2、音乐第二遍A段洗澡:拍的感应(水袖合着节奏在身体各部位擦洗)B段抖水:颤音感应现在妈妈要把第二件工具变出来了噢!,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水袖)它在洗澡时又能起什么作用呢?(幼儿讨论回答)音乐第三遍A段舀水:拍的感应(铃鼓当脸盆舀水,不同方位)B段洒水:颤音感应(铃鼓举高摇晃洒水)现在妈妈要把第三件工具变出来了,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沙球、圆舞板)咦!这第三件工具可是有两个噢!它们在我们洗澡时分别有什么用呢?(幼儿讨论回答)音乐第四遍A段剪指甲:拍的感应(圆舞板合着节奏敲动)B段洒香水:颤音感应(沙球作为香水瓶合着音乐在全身上下喷洒)现在妈妈要过来亲亲我的小猫们!(作亲吻状走一圈感觉小猫们身上的香味)夸奖小猫!

  今天啊妈妈还要奖励我的宝宝们到温泉浴场去泡温泉,在温泉浴场里啊有好多的温泉,它们都有不同的效用,我们可以一个一个感受,现在我们就出发吧!

  音乐第五遍泡温泉A段时幼儿随老师沿着呼拉圈走动。

  师:(哈我现在找到一个牛奶温泉啦!)B段颤音幼儿跟随老师自由选择温泉跳入作洗澡状A段时幼儿跳出温泉随老师沿着呼拉圈再次走动。

  师:(孩子们我们现在换个温泉吧!)B段幼儿自由选择再次跳入温泉(哈我现在又找到一个红酒温泉!)A段跳出温泉教师提醒幼儿要回家了!(我们回家啦)

  五、结束:今天我的宝贝们都洗得香香得啦!现在妈妈带你们到户外去让蝴蝶、蜜蜂们也来亲亲你们好吗?出活动室。

大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根据故事"苹果树找医生"的情节,学习听辩三段体的乐曲,理解每段乐曲的意思。

  2、学习有节奏的捉虫,乐意用动作来表现对第二段乐曲的感受。

  3、活动能与同伴共享空间,学习合作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重点:

  通过动作表演,理解三段乐曲的含义。

  活动难点:

  掌握第二段的跳音部分。

  活动准备:

  1、事前听过故事。

  2、活动前帮助幼儿尝试听辩三段体的乐曲、学习律动"啄木鸟"。

  3、课件一份。

  4、树、啄木鸟的胸饰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题,听音乐做律动"啄木鸟"进活动室。

  师:苹果树妈妈打电话说有4棵树生病了,我们该怎么帮它呢?(幼儿回答)现在我们就是啄木鸟去果树园治病吧。(听音乐做各种鸟飞进教室)

  二、欣赏乐曲《啄木鸟》

  1、完整欣赏三段体的音乐师:有只啄木鸟比我们先到了果树园已经开始给苹果树治病了,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给苹果树治病的?

  (幼儿欣赏课件一遍)师:这首乐曲讲了一件什么事?刚才啄木鸟治病时的音乐你觉的好听吗?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啄木鸟》,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谁的小耳朵最灵能听出乐曲的变化?

  (幼儿欣赏课件第二段)提问:谁来告诉我这首乐曲有些什么变化?是怎么变化的?可以分几段?每段都讲了什么事?

  小结:第一段乐曲平稳,讲了四棵苹果树都在长虫子。

  第二段乐曲节奏跳跃,表示啄木鸟在捉虫子。

  第三段乐曲抒情优美,表示苹果树的病治好了,不断张出新的叶子和果子。

  师:我们再来听听是不是这样的。(幼儿欣赏课件第三遍)

  2、欣赏第一段乐曲师:听了第一段音乐你会用什么动作来表示?为什么用这个动作?我们边听音乐边把自己想到的表演出来吧。(幼儿听音乐做动作)小结:有的小朋友把自己想象成果树,长虫子身上很难受,我们来学一学。

  3、欣赏第二段乐曲

  (1)通过提问鼓励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捉虫子动作。

  师:请你们边听音乐边看录象里的啄木鸟是怎么样捉虫子的?(幼儿欣赏第二段)

  (2)通过图片掌握第二段的跳音。

  师:大家看这四棵树都有几个蛀虫洞?我们捉虫子时要看如果树干上有三个洞,我们就听准跳音啄三次;如果一个虫洞,就只要啄一次,啄完了还要听一听有没有虫子了。

  (教师唱第二段,幼儿看图片做动作)

  (3)听音乐表演第二段啄木鸟学会了有节奏的`啄虫子,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幼儿听音乐表演)

  4、欣赏第三段音乐(先播放音乐)师:苹果树有什么变化?啄木鸟心里觉得怎么样?大家一起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一下。

  ( 幼儿表演)

  三、为三段音乐合作创编不同的表演动作

  1、第一次创编能根据音乐自由的创编师:小朋友想不想来表演?请你边听音乐边把你想到的事表演出来。

  (幼儿表演一遍)

  2、第二次创编鼓励幼儿合作表演提问:刚才你表演了谁?你为谁捉虫子了?

  小结:有的小朋友做果树有的小朋友做啄木鸟,还可以找好朋友合作来表演。老师把你们做大树和啄木鸟的道具拿来了,你想扮演什么就去把自己打扮成什么。

  (幼儿听音乐合作创编)

  3、鼓励幼儿多人合作进行表演

  四、幼儿学啄木鸟飞出教室师:啄木鸟为苹果树治好了病,苹果树妈妈可高兴了,可是李子树也生病了,我们快去检查一下吧。

  活动反思

  《啄木鸟》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右边是图,画的是一只啄木鸟正在一棵大树干上捉虫子。由于啄木鸟专吃树上的害虫,捉虫的本领很大,素有森林“医生” 之称,所以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啄木鸟人格化为专门给老树治病的医生,具体描写他是怎样给老树治好病的。课文第二幅图展示了老树的病治好后,又长出茂密的绿叶,可见啄木鸟“治病”的本领之高。

  教学本课时,我先指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树的颜色的不同,再观察啄木鸟的样子:一身灰褐色的羽毛,尖尖的嘴巴,锋利的爪子。让学生通过看图明白,老树生病了,啄木鸟正在给老树治病,后来老树的病治好了,长出了新叶子。再让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啄木鸟是怎样给老树治病的?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并想象他治病的样子。学生很快找到了第二自然的内容来解答这个问题,我随之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啄木鸟为什么要给老树治病呢?学生连声回答:“它喜欢吃虫子。”我说:“是的,啄木鸟不仅救了树木,又让自己得到了美味,真是一举双得。”我紧接着让学生说说哪些是一举双得的事情,让学生明白,帮助别人快乐了自己、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这也是一种幸福。

大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捏面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动的风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础上,借助图片、同伴间的讨论,即兴创编与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看过捏面人,并见过一些面人形象。

  2.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话题。

  1.师:上次我们已经欣赏了一些面人,今天老师把捏面人的老爷爷也请到了我们班,我们来看一看他都捏了些什么?

  2.逐一出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孙悟空面人形象。

  教师范唱歌曲说唱部分。

  师:今天老爷爷捏了哪些面人?你能不能用老师刚才的节奏说一说?

  请个别幼儿示范。

  3.幼儿跟随教师边说边做动作。

  4.分组进行角色表演,侧重节奏练习。

  二、完整学唱歌曲。

  师:老爷爷的本领真大,捏出来的面人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有一首歌就是夸奖他的.,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教师完整范唱歌曲一遍。 师:你听到了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跟唱,边唱边做动作。

  3.集体练唱。

  4.分组表演唱。

  三、尝试创编部分歌词。

  1.师:老爷爷真厉害,捏了这么多面人,你想不想帮老爷爷再捏一些其它的面人呢?你想捏什么面人?

  2.幼儿尝试对捏一个xx x ︱x x︱x -部分歌词进行替换创编。

  四、表演歌曲。

  教师扮演老爷爷,幼儿扮演面人进行捏面人游戏。老爷爷可随意的把表演面人的幼儿捏成任意造型。

大班音乐教案8

  活动设想

  音乐活动:节奏朗诵《我爱祖国的台湾岛》中,我把自己的电子琴带到课堂上,为幼儿也准备了各纵隔样的打击乐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兴趣非常浓厚,气氛很好,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孩子们对奇妙的乐器充满了好奇,所以我希望通过这个音乐活动来让幼儿学习节奏演奏,让幼儿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各种有趣的乐器来演奏。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受力和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2、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核心

  1、让幼儿学会基本的击拍方法和强弱变化,能听节奏变换。

  2、幼儿能自己动手动脑制作或寻找伴奏乐器。

  活动准备

  电子琴1台,打击乐器1套,各种瓶罐,沙子,石头,种子,水,筷子等等供幼儿操作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律动进活动室,创设活动情境。

  二、练习击拍。

  1、练习基本的`击拍方法,并注意强弱变化。

  2、听教师的节奏击拍。

  三、幼儿练习用各种方式为歌曲伴奏。

  1、教师用电子琴演奏同一首曲子两遍,第一遍带伴奏,第二遍不带伴奏,请幼儿听。提问:那一遍好听?为什么?如果要你来为一首歌曲伴奏,你会用什么方法?

  2、引导幼儿试着用身体的某些部位发出声音,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弹舌头等,并试着用这些方式为歌曲伴奏。

  3、请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教师为幼儿提供各种废旧材料,幼儿自己从中发现或寻找制作能发出声响的物品,作成伴奏乐器。

  1、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情况。

  2、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伴奏器具为歌曲伴奏。

  五、总结,结束。

  活动延伸

  开辟新的区角“小小音乐会”(音乐角)。

大班音乐教案9

  目标:

  1、熟悉并喜爱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

  2、了解这首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情绪,学会演唱歌曲。

  3、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准备:

  维吾尔族服饰若干套

  歌曲:

  《雪莲花》、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过程:

  (一)、听音乐做律动进教室。

  1、今天段老师要带你们到遥远而美丽的新疆去看一看那里人们的生活,听一听那里优美动听的歌曲,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着我走进新疆吧!

  2、放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教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发声练习

  1、跟老师学一首很简单的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则》

  2、CG模唱歌曲。

  (三)、了解维吾尔族的民族风情及音乐特点。

  1、你见过维吾尔族的人吗?她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介绍维吾尔族的民族服饰:马家、长裙、帽子。

  3、维吾尔族的女孩子喜欢梳着一头的小辫子,一般来讲,梳了多少个小辫子,就证明这个女孩子有几岁了。

  4、平时小朋友们喜爱的食品中也有新疆的'特产,你知道是什么吗?(葡萄干、羊肉串等)

  5、新疆人特别喜欢唱歌跳舞,他们用这种方式歌唱美好的生活来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6、听几首新疆的音乐:说一说这几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四)、学习歌曲

  1、新疆还有一种特别珍贵的草药叫雪莲花,这中草药不畏严寒,生长在雪山上,因此特别珍贵

  2、听歌曲《雪莲花》。说说歌曲给你的感受。

  3、再听老师唱一遍歌曲,说说歌曲内容。

  4、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

  5、老师还编了一个新疆的小舞蹈,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学一学?

  6、下次课咱们就来学学这个小舞蹈吧!

  活动反思:

  一、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尽可能的考虑到更多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这实际上对教师知识体系的完善和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而这种主体性的发挥,就目前教学现状而言,更多的要依靠教师角色的转换来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实现教学化的过程中,教师角色意识和观念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前提。

  三、课堂教学的设计是死板的,而教学情境随时都会变化,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细节,调整教学状态,尤其在面对学生的突然发问“插嘴”时,千万不能慌乱,更不能武断压制学生思维的火花,要做到尊重学生与妥善处理问题、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有机结合。

  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尊重学生,有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使得那些对历史课兴趣淡薄的学生也开始经常问问题,让我激起深深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大班音乐教案10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 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 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 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 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 同5-6小节。

  11-12小节, 同7-8小节。

  ◆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摘草莓——大班幼儿歌曲教案

  活动来源:

  在翻阅《歌唱活动》一书时,我看到了“摘草莓”这个活动,歌曲旋律很轻快、活泼;歌曲内容也有些情节性,易于孩子理解,很适合孩子来演唱。但是,这个活动的第二声部设计得比较难把握。于是,我针对自己班孩子的能力水平进行了全面修改,并开展了此活动,应该说活动选材的灵感完全来源于学习,来源于书本。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轻快的情绪,初步学习用两个声部进行演唱歌曲。

  2、在图谱的帮助下演唱歌曲。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

  活动过程:

  练声。

  “孩子们,让我们先来亮一亮咱们的嗓子吧!”

  学习歌曲。

  1、欣赏教师范唱,了解歌曲与内容。

  “今天,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好听吗?”“这首歌曲比较轻快,非常的好听。歌曲的名字就叫《摘草莓》。”出示背景图。

  2、再次欣赏教师范唱。

  “再来仔细地听一听,听听歌曲里唱了什么?”

  根据孩子的回答,取出大图谱,放于黑板。

  摆放图谱。

  “谁来把这些图谱根据歌曲摆一摆?”“摆得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4、看图完整演唱第一声部,将歌词与图谱匹配。

  “让我们看着图谱跟着老师轻轻地来唱一唱。”

  三、练习两个声部。

  1、讨论、了解第二声部演唱的位置。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小图谱,为了使歌曲更好听,我们还要在歌曲里加入小图谱,放在哪儿呢?”

  “不仅要唱大图谱,还要唱小图谱,小图谱怎么唱呢?”

  2、教师唱第一声部,并用体态提示幼儿演唱第二声部。

  “我们来试一试唱这首歌,你们唱大图谱,我来唱小图谱。”

  3、将幼儿分成两个声部演唱2——3遍。

  “在唱歌的时候,我们要一边唱歌,一边听别人的声音,和别人的声音和谐一致就好听了。”

  结束:“我们把这么好听的歌去唱给弟弟妹妹们听听吧!”

  反思:

  1、图谱与歌曲的结合。

  在活动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

  2、动作与歌曲的结合。

  由于孩子是初次尝试演唱两声部的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肢体动作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看了指挥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

  3、活动流程层层递进,过渡流畅。

  用《摘苹果》的曲调来唱《摘草莓》练声,从两声部练声到学习新歌,再加入第二声部,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过渡时,紧接练声时的情景衔接道:“有位小姑娘,她也要上山摘草莓”来引出新歌,引出老师的范唱。在出示大图谱时,由于每张大图谱上有两句歌词,所以范唱完让孩子说,当孩子说出一句的时候,我会追问与之一起的另一句,“除了风轻轻吹,还有什么在飞?”“什么在风中飘香味?”“一颗颗红草莓好象什么?唱了几次?”等等语句组织得很自然、流畅。

  当然,“有完美的教案,没有完美的课堂。”课堂是活的,总会存在一些不足,或者说有些地方可以上得更好。在这个活动中,让孩子摆大图谱的时间控制得再短一点,再紧凑一些,在请两三个孩子摆完后,我就可以清唱来纠正孩子摆放的对错与否。

大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小鸡出壳的有趣形象,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形象地表现歌曲。

  2、体验自由表现的愉快。

  活动准备:

  小鸡出壳的动画、歌曲录音

  教材分析:

  重点:根据歌曲的内容大胆地表现,体验自由表现的'愉快

  难点:用身体动作表现小鸡出壳的形象。

  主要流程:

  一、欣赏感受(感受小鸡出壳的动态变化)

  1、(看动画)小朋友,你们看见过小鸡出壳吗?你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见的?(孩子之间互相交流)

  2、小鸡是怎样出壳的?小鸡出壳以后会干什么?

  二、理解、表现(解决重难点)

  1、(幼儿欣赏歌曲)小鸡要出壳了,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你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一共有几段?每一段里唱了什么?(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歌曲)

  3、为什么歌词里反复在唱“奇怪”“奇怪”?

  1、 你认为小鸡出壳奇怪在哪里?

  2、 如果你是一只小鸡,你是怎样出壳的?(教师引导幼儿个别展示)

  三、集体表现

  1、欣赏

  教师情景表演《小鸡出壳》

  2、让我们都变成可爱的小鸡,一边唱一边表演吧!

  四、活动延伸

  假如我要将歌词里的内容画出来,你会怎么画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歌曲配画)

大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唱准附点和休止符。

  2.用友好、快乐的情绪演唱,感受歌曲的欢快。

  活动重点:

  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

  活动难点:

  唱准附点和休止符。

  活动准备:

  歌曲《七彩光和果娃娃》、图谱

  活动流程

  一、故事引题,歌曲导入

  1.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听了故事《调皮的七彩光》,故事里的七彩光可调皮啦,他们在天上玩够了,就偷偷溜到地上去玩,把七彩色带给了大家。

  2.瞧,这一次七彩光又偷偷溜到了果园里,和果园里的果娃娃们玩起了游戏,咦,七彩光和果娃娃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七彩光和果娃娃》吧!

  二、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幼儿仔细倾听。

  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七彩光和果娃娃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4.引导幼儿边看图谱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重点学念歌曲念白部分。

  5.教师再次清唱歌曲,幼儿看图谱跟唱几遍,感受乐句中的附点及休止符的唱法。

  6.分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唱准附点和休止符。

  四、创编歌词

  1.请幼儿用其他水果名来替换念白处的内容。

  2.采用个别幼儿创编的念白来完整演唱歌曲。

大班音乐教案13

  活动目标:

  1.感受各种炊具发出的声音。

  2.根据音乐的特点为乐曲配置适合的炊具声响。

  3.能与同伴和谐演奏乐曲。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1.各种质地的炊具及餐具。

  2.幼儿已有乐曲节奏经验。

  活动过程:

  一、听音猜物,引起兴趣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大箱子,里面藏着一些东西,要请你们来听一听、猜一猜,是什么在发出声音?

  师:厨房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真有意思,我这里还有很多呢!你们也想来敲一敲,听一听吗?

  师:你可以选择能够发出声音的一样或两样用具,回到座位上试着敲一敲,听一听它发出的声音。

  二、分辨音色,送物回家

  师:谁来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它的声音怎么样?这些厨房里的用具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

  师:我来请两个小朋友站到前面来。先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手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

  师:这种声音像哪种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小铃)我们能不能用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这好听的声音呢?(清脆)

  师: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手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像什么打击乐器?(小鼓)我们也找一个好听的词语来形容小鼓的声音(低沉)

  师:现在,我的小铃响着清脆的声音要回家了,我的小鼓发出低沉的声音也要回家了,小朋友,你手中的用具发出声音是像小铃一样清脆呢,还是像小鼓一样低沉,请你再敲一敲,听一听。

  师:停!声音像小铃一样清脆的,请站到这边来,声音像鼓声一样低沉的,请站到这边来。

  三、互相问好,复习节奏

  师:我还能一边用它打节奏一边来问好呢,听好喽!

  × ×∣× ×∣× ×∣× —∣

  小 朋 友 呀 上 午 好

  师:你们也来试试和我问好,节奏可要和我的一样啊!

  × ×∣× ×∣× ×∣× —∣

  刘 老 师 呀 上 午 好

  师:下面我们就用节奏来问好,嘴巴不发出声音,听听老师怎样和你们问好,你们也用同样的节奏回答我,好吗?试试看,听好哦!”

  (师):× ×∣× ×∣× ×∣× —∣

  (幼):× ×∣× ×∣× ×∣× —∣

  师:今天我们这里还来了很多客人老师呢,我要向他们问好。

  ××××∣××××∣× ×∣× ×∣

  我们欢迎 客人老师 欢 迎 欢 迎

  师:你们也来向客人老师问好

  四、复习歌曲,乐曲配器

  师:厨房里的叔叔每天用这些勺子、铲子给大家做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我们一起来为他们加加油吧!看,《加油干》的节奏谱我已经放在了黑板上,我们一边看着节奏谱一边来唱歌。

  师:以前是用打击乐器来为乐曲伴奏,今天我们要用这里的厨房用具来为它伴奏。

  乐曲需要有清脆的声音,也需要有低沉的声音,那你觉得什么地方可以用清脆的声音?什么地方又可以用低沉的声音呢?

  师:我们先用身体动作来试一试。这边的小朋友,你们演奏清脆的声音,可以用什么身体动作?(拍手)这边的小朋友,你们演奏低沉的声音,想用什么身体动作来表示?(跺脚)

  师:现在你们可以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厨房用具,我们一起来试一试为乐曲伴奏。眼睛要看好指挥哦!

  师:和朋友商量一下,交换你们手里的用具,我们再来演奏一次,记住你该在什么地方演奏。

  五、结束

  师: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东西能发出声音,小朋友可以尽情地去寻找、去发现更好听、更有趣的声音。

  师:哦!厨房里的叔叔已经在等着它们做好吃的呢,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到厨房里去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集体教学中幼儿秩序感养成之实践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活动,在决定开展活动后,我一直在为选择什么内容而烦恼,这时,陆老师提供了好的建议:“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挖掘”,于是,经过大家的讨论、试教、改动,就有了本次节奏乐活动《厨房里的声音》。

  在活动的开始,我们设置了“神秘的大箱子”这一教具,让孩子们来听音猜物,孩子们都争着回答,当我取出敲击的物体时,孩子们发现是盘子、勺子这些厨房用具,很是惊讶!原来,厨房里藏着这么有意思的声音。此时,我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自由选择厨房用具来敲击,探索不同的声音。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在试教过程中也是修改最多的地方,原来我的设计是要让孩子自己总结出“清脆”和“低沉”,但试教后觉得效果不是太好,可能是源于幼儿词语的匮乏。现在活动中则改成由我直接给予幼儿答案,遗憾的是,活动过程中,幼儿对这两个词语还是感觉陌生。活动结束后,张老师提议;如果能让孩子们站起来说一说自己手中的用具声音是“清脆”还是“低沉”就更好了,可以加深幼儿对于形容词“清脆、低沉”的印象。节奏问好的环节其实是帮助幼儿复习接下来乐曲的节奏型。第一次试教后,老教师们提出了很多意见,比如:教师的节奏要抓准,语句要有完整性。再次试教时,我在这些方面就做了改动,比如“小朋友呀上午好”的最后一拍是否用延长音,欢迎客人老师的语句怎么说才能既完整又符合节奏型等等。接下来,我们运用手中的厨房用具来为乐曲《加油干》配器演奏,让幼儿自己来选择什么语句用什么音色,孩子们比较感兴趣,也基本能选出最和谐的演奏方法。最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把厨房用具送还到厨房里,从而结束了整个活动。

  我们课题组选择节奏乐活动为切入点来做为幼儿秩序感的养成研究,那么,在节奏乐活动中,幼儿取放厨房用具、相互间的合作演奏、互相协调交换乐器、看着指挥演奏乐曲等等,就充分体现了幼儿的秩序感的养成。当然,由于自身的问题,活动还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话语较多,对于幼儿的回答不能灵活地应对,指挥的动作不太规范等等。今后,还要在大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小百科:厨房,是指可在内准备食物并进行烹饪的房间,一个现代化的厨房通常有的设备包括炉具(瓦斯炉、电炉、微波炉或烤箱)、流理台(洗碗槽或是洗碗机)及储存食物的设备(例如:冰箱、冰柜)。

大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旋律,体验大树和树叶之间的亲密关系。

  2、理解两段歌词所表达的不同情绪,学习用舒缓、跳跃声音来演唱不同的段落。

  3、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磁带以及录音机教师自备秋天背景图;自制活动教具小树叶若干片;幼儿人手一份小树叶道具。

  重点与难点活动过程(预设):

  (一)换位移情。

  提问:小朋友,你们离开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

  (1)秋天到了,许多小树叶离开了树妈妈,它们心里会有什么感觉呢?我们去问问它。

  教师朗诵第一段歌词,并将小树叶粘贴在秋天背景图上。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树叶吧!”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一段歌词。

  (3)猜想:小树叶会怎么说呢?

  (4)我们来听听小树叶是怎么说的,引入第二段歌词。

  幼儿学习按节奏朗诵第二段歌词。

  2、欣赏歌曲。

  (1)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整首歌曲,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2)教师分段范唱,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理解歌曲不同段落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提问:(第一段)离开了妈妈的小树叶心里是不是很害怕?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对小树叶的关心呢?(教师引导幼儿用舒缓、连贯的声音演唱第一段。)(第二段)离开妈妈的小树叶非常勇敢、坚强、乐观、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唱出小树叶的坚定、勇敢?(教师引导幼儿用跳跃、断顿的声音演唱第二段。)

  3、幼儿学唱。

  (1)幼儿随弦律哼唱两遍。

  (2)幼儿边唱边尝试用“小树叶”道具做动作表达自己的`感情。

  (三)尝试领唱和伴唱。

  1、教师领唱,幼儿用“啦”伴唱旋律。

  2、个别幼儿领唱,其他幼儿用“呣”伴唱旋律。

  活动反思:

  本学期的优质课评选活动结束了,每次的优质课活动结束后都让我受益很多。从刚入园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对于教具的应用、语言的组织、师生的互动、环节的设计、目标的设定、教态等都有了自己比较成熟的看法。通过讲课、听课的过程,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对于本次的教学活动,我做了如下反思:

  1.对于本节活动的目标我进行了修改,第二个目标是让孩子创编动作。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修改成表演歌曲,本目标完成的比较好。本节活动是一节小的表演区没有重点的环节。所以我进行了学习节拍、节奏的练习。

  2.开始是和小树叶做游戏,孩子们都能随着老师的指令玩游戏。游戏后,通过游戏地引导进行练习发声。也为下个环节做铺垫。

  3.看图谱学歌词,孩子在学习拍打节奏时都能跟着老师的动作来拍。

  4.在学习歌曲弹琴的过程中孩子不太感兴趣,应该把弹琴的环节放在听音乐的前面,这样孩子会感兴趣。还有在学习歌曲时,我的语言没有激发孩子的兴趣,所以要选序渐进的学习歌曲,

  5.歌词的理解,第一段是妈妈对孩子说的话,第二段是小树叶对树妈妈说的话,再激发孩子的理解歌词,在开始部分要有孩子跟大树妈妈的互动,弹琴和欣赏的环节换过来,打扮树妈妈时可以让那个孩子多捡几片树叶。

  6.我在以前的音乐活动中加上了游戏,通过游戏孩子们提高了学习歌曲的乐趣。

大班音乐教案15

  一、活动内容:歌唱活动《小蚂蚁避雨》

  二、活动目标:

  1、利用图谱教学,让幼儿观察、熟悉、理解和记忆歌曲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口语表达等方面的能力;2、学习2/4拍歌曲的优美,舒缓的特点,学习切分音的唱法。在老师的提示和帮助下,知道歌曲中的间奏不唱的;3、培养幼儿喜欢歌唱活动的兴趣,陶冶幼儿情操;4、培养幼儿在生活中乐于助人的好品德,知道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三、活动准备:

  1、熟悉弹唱歌曲《小蚂蚁避雨》

  2、歌曲图谱:6张3、幼儿学前知识准备:知道蘑菇、小蚂蚁的主要特征和习性四、活动重、难点:学习掌握歌曲,分唱切分音,知道歌曲间奏中不唱四、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玩《山谷回音》游戏,进行练声2、导入新课: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看的图画,请你们仔细地观察图片,看看图上都说了些什么,然后举手告诉我3、幼儿用自己的话来帮述图片内容,师进行点评和进一步引导4、师总结,将歌词按节奏(配旋律)完整展现给幼儿,引导幼儿对照学习2~3遍5、学唱歌曲《小蚂蚁避雨》,完整教唱歌曲6、理解歌词中有困难的地方:小朋友觉得歌曲中哪一句最难唱,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学唱,解决大部分幼儿的因难,重点学唱歌曲中的间奏前一句,让幼儿知道这首歌曲中间奏部分是不用唱的,知道只用动作、表情或哼唱的方式来表达7、提高难度,将歌曲中的部分图谱抽去,让幼儿试着唱出歌曲,可以从1张逐步抽掉全部图谱,或是从1张直接跳过抽去全部图谱(根据幼儿掌握情况而定),从而检验幼儿的歌词记忆和歌曲掌握程度。

  、活动小结、延伸小结、情感教育:

  时间真快啊,我们学习的时间一下子就结束了,小朋友回家后把这首好听的《小蚂蚁避雨》唱给大家听哦。歌曲里说了什么呢?小蚂蚁在搬东西,天空突然下雨了,两个可爱的小蘑菇帮助了它们,非常感激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帮助小蚂蚁对小蘑菇说声谢谢吧,在生活中,小朋友有遇到过困难吗,是谁帮助了你呢,你身边的同伴有没有遇到困难的时候,(举个例子说一说)你有帮助他们吗?引导教育幼儿在生活中要乐于帮肋别人,特别是有困难,需要帮助的人。

【大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音乐火车大班教案11-10

大班音乐教案采茶06-27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11-09

大班快乐的音乐教案08-01

大班音乐教案:买菜08-09

【精】大班音乐教案03-26

【推荐】大班音乐教案03-23

大班音乐教案【热门】03-23

大班音乐教案【精】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