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2-12-25 10:54:17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大班教案范文九篇

大班教案 篇1

  游戏预期目标:

  1、学习扮演理发店的理发师,初步了解理发师的工作职责,理发程序和不同的发型。

  2、演戏中能大胆地进行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对话,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学习用协商、合作等友好交流的方式分配角色,尝试解决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4、能在游戏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体验角色扮演、交往的兴趣。

  第一次游戏(第二周)9月 10 日 星期一 下午活动目标:

  1、了解理发店的工作人员,初步了解理发师的工作职责。

  2、会简单地沟通,并使用礼貌用语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提供头梳、剪刀、电吹风、洗发屋、喷浴头等及理发店

  2、知识经验准备:在谈话中与幼儿讨论以下问题。你的头发长了怎么办?你去理发店理发吗?理发店都有哪些工作人员?引导幼儿禄步了解理发店在生活中的用途。

  活动指导: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师:小朋友们的头发长了怎么办呢?那么,理发店里都有哪些工作人员?

  2、师扮演理发师给荣艺婷小朋友理发,进行情景示范,边说边示范,让幼儿初步了解理发的程序。

  二:提出游戏要求

  1、游戏前要先把游戏材料摆放好。

  2、游戏时要遵守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职责,如理发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等3、要做文明的顾客,要使用礼貌用语。

  三:幼儿自由选择角色开展游戏,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能否主动并适宜地摆放游戏材料。

  2、重点观察理发师的工作情况。

  3、观察顾客与理发师之间的沟通情况,是否使用用语,以及游戏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整理游戏材料和环境,师和幼儿分享游戏体验,评价游戏情况1、引导和观察幼儿游戏材料整理和环境的整理2、交流游戏情况师:"今天谁去理发店发了?你喜欢哪个理发师?为什么?游戏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了吗?解决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通过有趣的观察活动,幼儿将了解植物根的向水性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与水的关系;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对比,培养幼儿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二、材料准备

  透明的玻璃盒或塑料盒若干,海绵、石子若干。

  三、活动过程

  [活动提要]

  1、引导幼儿思考植物是靠根“站”在地面上的。

  2、观察植物的根。

  3、观察洋葱根的向水性。

  4、小结,洋葱的根(各种植物的根)是向有水的地上生长的。

  四、活动形式与方法

  1、找一找

  组织幼儿到室外或郊外观察大自然,引导幼儿思考问题。

  (1)人和动物能站在地面上靠的是脚。

  (2)植物站在地面上也全靠它的“脚”——根。根能紧紧抓住土壤,让植物牢牢地站着。

  2、看一看

  教师拔几株带根的草本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根,了解其外形特征,知道根在土壤里伸向四面八方,把土壤中的`水分和营养吸上来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3、试一试

  将幼儿亲自采集的带根的植物带回教室,同时,教师给幼儿提供带根的洋葱以及实验用具,组织幼儿动手操作并观察。

  (1)幼儿按老师提示将带根的植物放置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中,盒内有两块海绵,其中一块始终保持水饱和状态,另一块为干燥海绵,两块海绵置于植物两侧。以洋葱为例,在洋葱下放几块小石头或透明的玻璃小球,以便于植物根的伸展。

  (2)教师组织幼儿每天观察1~2次;

  a、洋葱的根有什么变化?(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

  b、根对吸水的海绵和干燥的海绵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根向有水的海绵一侧生长)。

  4、说一说

  教师根据观察情况组织幼儿讨论,把观察结果告诉大家,引导幼儿了解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会自动向有水的地方生长。

  五、活动建议

  1、为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建议教师将洁净的水换成污染的水,继续做如上实验,让幼儿观察比较植物的根有什么变化。(植物的根会向有水的方向伸展,但根会变黑、烂掉。)

  2、本活动建议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过程中,引导幼儿用画画的形式,记录观察的结果。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协商,轮流扮演角色,合作做游戏。

  2、初步学习创编故事的情节内容。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有表演过故事的经验。熟练掌握并能讲述故事的内容。

  2、物质准备。

  (1)小兔、公牛、小狗、熊、狐狸、公鸡的服饰和头饰7套。

  (2)兔子的房子7座。

  三、活动过程:

  1、直接提出表演游戏的主题,激发幼儿表演的愿望。

  2、回顾故事情节及对话。

  3、回顾上次游戏的情况,并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表现公鸡的聪明、神气的样子及狐狸害怕、紧张时的表情。

  4、教师要放手让幼儿自己去游戏,尊重幼儿游戏的意愿,根据游戏的需要,提出有益的建议和适当的提醒。若幼儿在幼儿中遗忘某些情节和话、动作表情与内容或角色特征不符,教师应在游戏后予以启发,让幼儿思考并重新表演有关部分或有关角色。

  5、针对"狐狸"角色没有人扮演的现象,引导幼儿用猜拳或轮流的方式进行表演。

  6、评价游戏情况。重点评价角色的扮演情况。

  四、观察与推进:

  观察:幼儿比较喜欢扮演公鸡的角色,能大胆表现公鸡聪明、神气的神态,整个故事表演较完整,对话掌握较好,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先通过自己的方法来解决或是与同伴协商解决,在这一方面进步较多。

  推进:

  有些幼儿在表演时规则意识不够强,有的幼儿没有按正确的顺序出场,扰乱了表演过程,一些能力弱的幼儿语言对话掌握不够好,也影响了表演效果,布置场景方面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游戏反思:

  幼儿对这个故事早已耳熟能详了,因此在表演中比较得心应手,表演时的规则意识也大大的增强了,在平时自由活动中幼儿们也自发的组成一个表演队在小舞台进行表演,继续发挥他们的表演和想象能力。幼儿交往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主动的参与游戏,在表演中能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不同的角色。表演的经验进一步的丰富。

  幼儿能积极愉快的参与本次游戏,在游戏中表现的'较自主,如决定和谁玩,怎么玩,并会根据游戏的需要自主地布置改变游戏场景,同时幼儿在整个过程中能较友好的和同伴交往协商,与同伴共同游戏,还会将自己对故事的新想法创造性的表现出来,在游戏中,由于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所欠缺,不能将自己的想法清楚地传达给同伴,导致游戏不能顺利开展,还需要老师帮助协调,对于幼儿的表达能力还需要平时扎扎实实的加强。

  在整个游戏开展过程中,较多孩子能按自己的意愿进行表演,幼儿能够按老师的指导要求进行游戏,在常规上也比以前有进步了,许多孩子在游戏后都能主动地来整理好小组的物品,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也能即使解决,但与同伴协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尝试用互动合作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提高节奏感和节奏表现力。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用语言节奏记忆互动节奏的方法。

  3、在活动过程中提高同伴间互动合作的能力,体验同伴间合作的默契与快乐。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了解麻团的过程;学会单圈链条式交换舞伴的方法;教会一幼儿合作磨米浆。

  物质准备:制作麻团过程的MV;剪辑好的'小花旦"的音乐;幼儿围成圈坐好;人手一手花。

  【活动过程】

  1、观看"好吃的麻团"MV引入

  2、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结构。

  (1)听一听:这首音乐听起来怎么样?

  (2)说一说:刚才听的音乐有几段?磨米浆要用哪段音乐比较适合?哪段适合把粉团揉好后拌均匀揉成团呢?哪段音乐听起来有炸东西的样子呢?

  (3)做一做:请小朋友跟着老师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出磨米浆和炸麻团。

  3、"磨米浆"咯,尝试合作磨米浆

  (l)学习"磨米浆"的节奏。

  师:你们仔细听老师要往石磨里放什么呢?磨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

  (2)学习"磨米浆"的动作。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学习怎么合作磨米浆的`。重点引导幼儿学习会在念"白糯米"时白拍,"石磨里面放糯米"互拍。"咻"字时右手握拳,在同伴身上相互"磨"米浆,第二个"磨"字时自拍。

  (3)配上音乐"磨米浆"。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旋律,和同伴玩互动节奏游戏"磨米浆",要求幼儿要有节奏感。

  4、"换伙伴磨米浆",尝试交换舞伴

  (1)引导幼儿说说换伙伴的方法。

  教师:谁能用一句话教大家换舞伴的方法?

  (2)幼儿尝试换伙伴磨米浆。教师引导幼儿用单圈链条的方式交换舞伴。

  (3)幼儿配上音乐交换舞伴。引导幼儿能在鼓点处拉手,间奏结束部分找到新舞伴,做好继续进行互动节奏游戏的准备。

  (4)幼儿交换舞伴磨米浆2-3次。教师根据幼儿交换舞伴的情况,及换新舞伴后互动节奏游戏的情况进行指导和评价。

  5、"做麻团p各",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1)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学麻团在油锅里翻滚的样子。

  (2)完整游戏,听音乐完整表现磨米浆、炸麻团的情景。

  【活动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做到别人发言时不插嘴。幼儿在谈感受时词汇丰富。

  活动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能积极参与。但材料的利用率还不太高。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套圈》这个音乐活动是一个比较老的教材,在以往的活动中是由教师将套圈的方法告诉幼儿,然后幼儿学会进行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幼儿的主体地位。对照新《纲要》的理念要求,我尝试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让幼儿在“开放”的活动过程中自己去探索、发现套圈的方法,从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让新的教学观成为“老教材”的领路人。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探索套圈的方法,学会三人协调地动作。有条理的解决问题。

  2.能够随着音乐自主创编一些套圈玩法。

  3:乐意与每一个同伴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能够让幼儿会玩三人套圈的游戏。

  2. 难点:探索套圈的方法。

  活动准备:

  1、歌曲《三人套圈》 2、课件、视频 3、毛穗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带小朋友进活动室。老师说:小朋友们好,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都有好朋友吗?谁是你们的好朋友呢?一起清唱《找朋友》。

  2.师:我们来玩个游戏,好不好。《好朋友抱一抱》当我说:“找啊找啊找朋友,二个小朋友抱一抱。”你们就快速的找到朋友抱在一起。然后三个、四个抱一抱。

  二、播放视频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新游戏,小朋友先看视频,然后我们一起玩游戏。

  2.先让幼儿尝试着玩,让幼儿自己摸索着找出游戏规则。三个人在一起应该怎么套圈?

  三、观看图片

  看图片里幼儿的手,老师总结游戏规则:1.要双手交叉。2.一个小朋友的左手放上面右手放下面,另外两个小朋友左手放下面右手放上面。3.两个小朋友用手去套另一个小朋友,再互相的用手套,最后完成游戏。

  四、玩游戏

  听音乐一起玩游戏。在手上套上毛穗,作为区别,老师做指导。

  活动延伸

  让幼儿想想其他套圈的方法,也可以两个小朋友一起套住腿、胳膊、脑袋等。随着音乐自己创编游戏。

  总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玩了这个套圈的游戏,你们觉得有趣吗?回去把这个游戏也教给爸爸妈 妈跟他们一起玩游戏好不好?

大班教案 篇6

  一、活动要求:

  1、欣赏故事,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并通过谈话大胆的评价自我。

  2、努力展示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玩具青蛙、故事

  三、活动过程:

  欣赏故事——讨论故事——喜欢我自己

  (一)欣赏故事

  1、提问:你们喜欢青蛙吗?喜欢他的什么地方?(幼儿回答)2、听听青蛙的故事:

  (1)倾听故事至"他忍不住哭了起来"

  (2)这只青蛙为什么会对自己失去信心的?

  (3)青蛙为什么会难过?他有没有别人不会的本领?

  (4)听故事后半段,现在青蛙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了?

  (二)讨论故事

  1、青蛙有什么本领?野鸭、小松鼠、山羊呢?

  2、青蛙为什么不高兴?山羊对他说了什么?青蛙又变的怎样了?为什么?

  3、最后青蛙是怎么对自己说的?

  (三)我喜欢我自己师:小青蛙认识到了自己的长处,那你有没有值得自豪的地方?

  幼儿相互间的评价,让他们说说同伴身上的闪光点,以此进一步认识自我,激发自信。

  你喜欢你自己吗?为什么?(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敢于说说自己的长处,帮助树立自信心。)

  活动反思: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个体的差异也是不同的,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自己以及同伴,了解和发现自己以及同伴不一样的地方,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以及其中的.奇妙之处。教师的经验再丰富,设计活动也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应当自然的真实的,而不是教师眼里的,这样的情境是不真实的,应当多尊重幼儿个性化,不要成人化。幼儿需要发自内心的认可,不能够去灌输,孩子也想在集体中得到认可,在同伴之间得到认可,每个人都需要有价值的体现。

大班教案 篇7

  大班主题活动:

  今天我在家。

  设计意图:

  “你独自一个人在家里害怕吗?”每每问及幼儿这个问题,很多幼儿都会连连点头称是。是呀,在许多幼儿的心目中,一个人在家多吓人呀,多可怕呀,也许有妖怪,有魔鬼,有大灰狼会出现呢。幼儿的生活经验贫乏,认知水平低,平时爱听的童话故事里就经常有妖怪、魔鬼、大灰狼等角色,再加上成人的一些不正确的恐吓,如“不听话就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等等原因,幼儿怕独处也就不奇怪了。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今天我当家”这个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主题活动就是帮助幼儿正确认识独处,并能用各种方法去克服怕独处的心理障碍,培养自己在困难面前能用迁移、变通的方法帮助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同时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基本常识,培养幼儿遇事不慌张,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

  活动目标:

  1、积累敢于单独在家的生活经验,逐步提高面对突发事件能够比较冷静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2、能够围绕主题,用恰当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3、发展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已经认识和掌握了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的名称和用法。

  2、物质材料准备:幼儿生活的家中场景、生活日常用品和少量食品。

  3、请一位老师客串妈妈、收电费的人。

  活动流程:

  选择游戏角色进入活动——根据幼儿表现引导幼儿讲述——出现问题分析、判断选择解决方法——运用新经验解决问题——经验迁移(结束)。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请一位老活动的主人,孩子在活动可以感到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同时,在活动中老师把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比较自然的容入到孩子的活动中,让孩子自己教育自己,自己鼓励自己,避免老师的说教。

  第二点,第二点,这次活动中我尝试将表现表达与社会情感进行一定的结合,但还是注重了某些表面的东西,其实也可以尝试与其它情感方面的揉合,让幼儿的活动更加生动。

  第三点,第三点,在情感激发过程中,还要加强力度,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的感情在老师的带动下充分展现出来,特别是孩子心中的想法和意愿在活动还是没有能充分表达出来。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特别高,因为这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只是个别孩子对这方面的知识欠缺,但是在活动中,他们能充分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我个人认为,这节课还是成功的。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听音乐根据乐句的变化做动作。

  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以及结婚带来的幸福感。

  感受乐曲ABA的结构和浪漫温馨的性质,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活动准备

  图片、音乐、各类装扮用品等。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感受旋律。

  1.初步感受音乐。

  教师提问:刚才的音乐你们听过吗?在哪里听过的?听了这首音乐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小结:这首音乐听上去浪漫温馨,它就是由瓦格纳作曲的《婚礼进行曲》。

  2.完整欣赏音乐,听听音乐有几段。

  二、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1.幼儿讨论。

  教师:你在婚礼上看到新郎和新娘举行了哪些仪式?

  2.看图欣赏音乐。

  教师:新郎新娘的婚礼真浪漫,接下来让我们边看图边认真的倾听这首《婚礼进行曲》。

  3.听音乐表演。

  (1)听音乐表演。

  (2)重点欣赏第二段。

  4.分角色表演。

  (1)出示各种饰品,幼儿将自己打扮成新郎新娘的`样子。

  (2)幼儿商讨出活动室哪里放红地毯,哪里举行仪式的舞台。

  (3)幼儿分两组进行表演。

  三、欣赏录像、谈话延伸。

  1.让幼儿欣赏一段中式婚礼的录像。

  2. 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在"小舞台"中继续表演;在区域中收集相关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参加的婚礼。儿童

大班教案 篇9

  一、活动背景

  教育家杜威说过,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学前期的幼儿可以说是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围世界。我们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预设产生一些科学案例,以此引导幼儿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站住了,别倒下》就是以生活中的“物体平衡性”现象作为原形,预设产生的一则案例,本案例贴近幼儿的生活,取材于幼儿的生活,通过具体的生活素材来引导孩子动脑筋、想办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品质,激发幼儿探索生活现象的兴趣。体现了“科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纲要》精神。同时为了发展孩子的多元智能,促进完整人格的成长,我们还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培养他们自信的性格并学会认同别人的优点。因此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引导幼儿大胆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

  2、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探索的兴趣,能表述自己的操作过程,交流探索结果。

  3、积极参加活动,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课堂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观察活动材料,引起幼儿兴趣。

  1、根据生活经验来说说哪些东西能站住,哪些东西不能站住?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1-28

大班教案06-08

大班反恐教案03-23

大班美术教案08-26

采茶大班教案10-25

红星大班教案10-29

山大班教案11-03

火大班教案12-06

袋鼠大班教案12-07

大班剪纸教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