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

时间:2023-01-14 13:53:17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5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例1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通过抓花片的游戏,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提出新问题,通过操作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剩下的就是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的道理。例2在例1教学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少多少可以从多多少推理得到。想想做做中选择的都是有意义的实际问题,有些是学生生活中的事情,如跳绳、兴趣小组活动等;有些是一年级学生感兴趣的,如小动物采玉米等。这些题材既有利于实现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情感态度、数学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目标的达成。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直观的摆放,引发探究新的解题方法,列出减法算式求两数相差多少。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探索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数学的情趣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比一比,谁的小手大。

  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一比,谁抓的多。

  [评:通过抓花片的游戏活动,比一比谁的小手大,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体验两个数量比多少,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

  2.出示挂图,呈现问题。

  谈话:小红和小明也进行了抓花片的游戏。(出示挂图)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①他们一共抓了多少个花片?②谁抓的花片多,多多少个?)

  3.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你有办法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吗?

  引导学生通过排一排解决问题。

  如果老师有很多很多的花片,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解决问题,方便吗?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吗?

  利用排成的花片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是多出来的花片?多出来的5个花片是怎样得到的?

  通过观察,让学生感悟到从13个里面去掉8个,剩下的5个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用减法计算。

  [评:通过师生谈话,巧妙呈现问题,在学生通过排一排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如果花片有很多很多这个实际问题,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从简单的排小数目花片,到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都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去探究,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

  4.游戏活动,巩固算法。

  谈话:同桌小朋友再抓几次比比看,看谁抓得多,多几个。每抓一次,都要相互说说怎样计算一种花片比另一种花片多多少个。

  指定小朋友汇报活动情况,要先说一说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再说一说哪种花片少,少多少个。

  [评:通过再抓几次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巩固解题思路,由说说哪种花片多,多多少个,到说说哪种花片少,少多少个,为学生顺利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作好铺垫。]

  二、运用新知,引导推理

  谈话:游戏结束了,我们一起去学校的合唱队看一看,他们排练得可认真啦!

  1. 出示挂图提问: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哪些问题?同桌相互交流。

  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①女生比男生多几个人?②男生比女生少几个人?

  2.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是怎样想的。

  3.讨论:题中有两个问题,为什么用同一个算式解决?

  4.小结:求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求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这两个问题都可以说成男生和女生相差多少人,可以用同样的算式计算。

  [评:由游戏结束巧妙导入合唱活动,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确求较大的数比较小的数多多少和求较小的'数比较大的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同一个算式来解决,发展学生比较、推理的能力。]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说说图意。

  (2)各自在书上解答。

  (3)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为什么这样算? 你还能解决什么问题?

  2.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方法同上题。

  3.想想做做第3题。

  (1)教师口述小兔和小猪在一起跳绳的故事。

  (2)让学生在书本上自主解决问题。

  (3)联系实际想一想,小猪会比小兔跳得快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做题后,在小组内相互检查做题情况。

  [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故事等多种形式呈现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练习的实效,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同步发展。]

  四、总结评价,学会运用

  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你能联系实际生活说出两个数量来比较一下它们的多少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你会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问题?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告诉你的同学吗?

  [评:开放性的小结与评价,既引导学生回顾总结解题策略,又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可谓一举两得。]

  [总评]

  学生对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初步学习比一比,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比较策略,本堂课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比较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本课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下三个特色:

  1.让学生经历过程,体验成功。本课注意从抓花片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2.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后,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发展推理能力。

  3.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本课围绕有意义的实际问题和学生生活中的事情设计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特别是放手让学生找两个数量比一比,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2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 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 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单元训练 2课时 计 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教学要求: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3)请你拿出1根小棒

  2、认识2

  (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

  (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2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4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5 板书:1、2、3、4、5 (全班齐读:正、反读)

  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练一练

  第21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

  完成第21页的第5、6题

  教学要求: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 3<4 3等于3 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

  (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小免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

  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

  (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3谁会读?

  (4)一只小免吃一个萝卜,够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够吃?(再增加一个萝卜或者是赶走一只小免)

  三、练一练

  第21页的第5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2~33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分与合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观察两部分合起来是几个,认识掌握数的组成,为10以内数的加和减打好基础。教材分2~5的分与合、6~9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三段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分与合三段内容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9的分与合恰好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并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中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总结出7的组成。而8、9的组成则放在了想想做做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进一步体会分与合。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对口令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教学难点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 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都是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 学习]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习

  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 有几种分法 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 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 格里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评:7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习的结果。]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 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 一连

  2 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 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 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 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 你吃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评:想想做做中的题是6、7分与合的巩固练习,教师把这些题以活动、游戏的形成呈现,如对口令、吃螃蟹,进一步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口令,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6、7的分与合

  五、激励评价,猜数下课

  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

  [总评]

  6、7的分与合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用学生喜爱的小气球创设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7的分与合放在试一试中作为练习的形式出现,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练习能说明和归纳相应的口算过程,逐步形成口算技巧,提高口算能力。

  3、在正确口算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熟练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巩固

  1、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练习七第1题)

  认真观察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2、先估算,再计算。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2题,请学生先说出得数是几十多,再算出得数。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然后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小结;估计时既要看清要加的数是整十数还是一位数,还要看清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3、不计算,比大小。

  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3题,

  小朋友们,不计算你能比出两边的大小吗?47+2与47+20,怎么比呢?同样是47,要加上的数大和就大,要加上的数小和就小。47+2得四十几,47+20得六十几。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课本练习七的第4题,指名读题,全班齐读。怎样列式呢?要求学生独立列式填空。交流结果

  2、练习七第5题,集体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列式,完成交流思考过程和结果。

  三、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上有了哪些进步?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5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

  1~5各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题画:

  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

  2、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

  (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

  3、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

  (4)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的1~2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辨认和区别出这两种图形.

  2.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渗透分类统计.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和名称,并能区别这两种图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鼓掌欢迎!(出示动画“认识图形”)

  二、讲授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师: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图形国是什么形状的?”谁来回答?

  (2)教师出示国旗图,问:国旗的面是什么形状的?举起数学课本、练习本问:数学课本、练习本的面是什么形状的?再拿出一张长方形彩纸,先横着放,问:这张彩纸是什么形状的,竖着放、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管大,还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用这样一个图形表示,(教师画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板书长方形)

  (4)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再数一数桌上的长方形纸有几条边,用彩笔逐一勾出四条边.

  (5)师用一定长来量长方形的四条边,学生认真观察后,问:长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吗?哪两条边一样长?哪两条边不一样长?

  :长方形四条边不一样长,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6)学生折纸,看看是不是对着的两条边一样长.

  (7)反馈练习:请说出几号图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形(继续演示动画“认识图形”).

  (1)这是图图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谁来回答?

  (2)教师拿出一块手绢,问:这块手绢是什么形状的?再举起地板砖、正方形电光纸,问这些东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斜着放呢?

  (3)学生举例.

  :以上这些物品的面不论大或是小,它们的形状都可以画成这样一个图形“□”(画正方形),这是什么形?(板书正方形)

  (4)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四条边一样长吗?先量一量,再折折桌上的正方形纸比一比.

  (5)长方形和正方形比较:①长方形有几条边?正方形有几条边?②长方形四条边怎么样?正方形四条边怎么样?③长方形与正方形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教师归纳:长方形有四边条,正方形也有四条边,这是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是长方形对着的两条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6)反馈练习:

  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用6根小棒摆一个长方形.

  教师归纳:长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为什么呢?这是根据长方形边的长短确定的,这个问题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一步研究.正方形不论是大正方形还是小正方形,沿中间虚线对折后都是长方形,沿正方形对角线对折后是三角形.

  三、课堂练习.

  做一做1、2题

  1.沿虚线折一折,看看正方形的边长怎么样,长方形的边长怎么样(分组进行).

  2.说一说,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

  四、

  今天我们学了哪几种图形?(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五、布置作业:练习七第2、3题.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7

  教学内容:大家来锻炼

  教学目标:

  1、借助大家来锻炼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从中可以提出有趣的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2、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校园的'美丽与可爱,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问题。

  教学准备:观察校园,身边的事物。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校园。介绍自己喜欢的活动。

  2、想一想从中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讨论。

  二、新课教学

  1、观察课文中的插图。

  2、进行独立思考。

  3、引导学生根据图意提出各种教学问题。

  4、自己解决问题。

  5、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6、提出问题给予评价。

  7、适当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三、实践活动

  让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找一找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进行交流并尝试解答。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若干小三角形、小圆片、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规律。(电脑分别出示两幅布置的教室图)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6月1日是什么节日吗?(儿童节)对了,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正准备布置会场,有两种布置方法,假如是你,你会选择哪一种布置方法呢?

  生:我会选择第二种。

  师:为什么?

  生1(小声说):因为第二种比较整齐。

  师:谁还想大声说说?

  生2:我会选择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比较整齐。

  生3:我会选择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有规律,很漂亮。

  师:她的声音真响亮,表扬她。小博士班的小朋友也跟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选择第二种,请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观察主题图: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1:灯笼是一个紫色一个红色排下去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2:小花是一个绿色一个红色这样排的。

  师:哦,你看到了小花。谁还想说?

  生3:三角形是红黄红黄这样排的。

  师:同意吗?声音怎么样?

  生(大声说):同意,声音很响亮。

  师:真棒,我们看到这些图形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今天练老师就带大家去找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生(齐读课题):找规律

  (1)彩旗图中的规律。

  师:今天老师把小博士班的彩旗带到了我们班的教室,想不想看看。

  学生兴趣高涨并大声说:想。请看,彩旗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活动:同桌讨论)

  生:彩旗是红黄红黄红黄红黄红黄红黄重复排列的。

  师(追问):假如老师接下去排,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的旗?

  生:下一个是红色。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还是红色。

  师:大家认为呢?

  生(齐答):红色。

  (教师贴红旗)

  师(追问):练老师再接着贴,下一个会贴什么颜色的旗吗?

  生:黄色。

  师(追问):再接下去呢?

  生:红色。

  师(小结): 同学们真棒,彩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它是以一红一黄为一组,重复排列的,至少要重复2次以上,我们就说它的排列是有规律的。(板书:一组 重复)

  师:彩旗的规律我们找到了,那我们再来找找彩花的规律。

  (2)彩花图中的规律。

  师:彩花又有什么规律?谁来说说?

  生1(小声说):是以绿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纠正说法):是以一朵绿色的和一朵红色的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谁能再大声的说一说?

  生2(大声说):绿红绿红为一组重复排列。

  生2(大声说):绿红绿红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带着学生说):是以一朵绿色的和一朵红色的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追问):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

  生(齐答):绿色。

  (3)灯笼图中的规律。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再请大家看看灯笼又有什么规律呢?

  生(大声说):以紫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说得好不好。掌声送给她。

  生(齐鼓掌):好。它是以紫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下一个是什么颜色呢?

  生:紫色。

  师:真棒。

  (4)小朋友的队形规律。

  师:灯笼的规律也被你们找到了,还有什么规律呢?

  生: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师:谁敢挑战一下自己呢? 小朋友的`排列是什么规律?接下去是谁呢?

  生:小朋友是以一男一女为一组重复排列的。下一个是女孩子。

  2、小结:

  师:同学们真棒,找到了这些事物的排列规律。在这里我们说的“一组”都是以几个为一组的呢?

  师:2个。刚才的像小朋友的一男一女,灯笼的一紫一红、彩花的一红一绿、彩旗的一红一黄,我们都把它都叫做“一组”。象这样的排列,我们就说它是有规律的排列。

  3、小练习:火眼金睛。

  师:会找规律了吗?下面练老师想考考大家,行不行?(行)有没有信心?

  生(兴趣盎然):有。

  师:好,请看,看谁有火眼金睛?能很快说出来它的排列规律?下一个是什么?

  生1:是以梨和苹果为一组重复排列。

  生2:是以梨和苹果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追问):这两个同学的说法有没有问题?他们有没有说清楚是以几个梨和苹果为一组呢?

  生:没有。

  师:谁能完整地说说?

  生3:以一个梨和一个苹果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说得真好,下一个是什么呢?

  生:苹果。

  师:我们班的同学真了不起,都有火眼金睛,再考考你,行不行。

  生(信心十足地说):行。

  师:谁来说说,它又有什么规律呢?

  生:以一架飞机和一辆汽车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下一个?

  生:汽车。

  师:下一题谁来?

  (同桌互说)

  生:以一只猴子和一只蝴蝶为一组重复排列,下一个是蝴蝶。

  生(齐说规律):以一只猴子和一只蝴蝶为一组重复排列。

  三、动手操作,应用规律 ,创造规律。

  师:同学们的眼睛真厉害啊!再考考大家的小手怎么样呢?行不行?

  生:行。

  1、涂一涂(课本中的例3)。

  (师生齐读题目)

  师:请大家拿出练习纸,迅速完成涂一涂这道题。先自己想想有什么规律,

  再同桌说一说。

  (学生同桌互说)

  师:说完了,现在先请大家把两组图形中的一组圈出来。下面请大家把接下去涂出来。比一比谁的速度最快!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谁来告诉练老师第一题接下去该涂什么颜色?

  生:涂绿色和黄色。

  师:能说说它的规律吗?

  生1:以绿色和黄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下一题谁来呢?

  生2:以蓝色黄色红色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大家一起说接下去是?

  生:黄色、红色。

  2、摆一摆(课本中的例2)

  师:同学们真不错,小手也这么巧啊!老师还想再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敢)请看大屏幕。请看练老师是怎么摆的?

  师:我接下去摆什么?

  生1:圆柱。

  师:为什么?能说说它的规律吗?

  生1:以正方体和圆柱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下一题,我又有怎样摆的?

  生2:以一红一黄一绿为一组重复排列。接下去是摆黄色的圆片和绿色的正方形。

  师:刚才第一题同学说了形状的规律?这里有没有颜色的规律呢?

  生3:有,以一蓝一红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第2题刚才说的是颜色的规律,谁能再说说形状的规律?

  生4:以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和一个正方形为一组重复排列。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好,同学们,刚才看了练老师摆了,想不想自己试一下?

  生:想。

  3、小小设计师:用手中的图形设计花边。

  师:先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请大家做一名小小的设计师,请大家设计一条彩带装饰我们的教室。假如我们要摆的话,要先怎么摆呢?谁来说说?是不是随便乱贴就行了?

  生:不是,要有规律的摆。

  师(追问):你会先摆什么?

  生(教师引导说):先摆出一组,接下去重复排列。

  师:我们可以两个为一组,可以三个为一组,可不可以四个为一组?

  (教师讲解一个例子后,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并挑选学生作品给予展示,学生都完成后,让学生并说说规律。)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啊,小手真巧,设计了这么多有规律的排列。我们今天学了什么知识?

  生:找规律。

  四、生活中的规律。

  师:是的,其实规律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在。想不想去了解一下我们生活中的规律?(想)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要多用我们的眼睛去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9

  教案示例

  操场上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发展他们的数感.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在交流合作中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发展他们的数感.并且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经验积累和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初步学会解决“谁比谁多

  (少)几”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理解情境图

  (一)理解主题图

  1.出示图片:操场上

  2.根据图意请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1)男生有()人;

  (2)女生有()人;

  (3)男生与女生共有()人;

  (4)男生比女生多()人;

  (5)女生比男生少()人;

  ……

  (二)尝试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学生与椅子

  2.先拿出小圆片摆一摆,说一说,再比一比.

  (1)学生列式:10-9=110-8=2

  (2)教师提问:“1”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老师和同学的人数多1或者老师和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1.

  (3)教师提问:“2”是什么意思?

  椅子的数量比同学的人数多2或者同学的人数比椅子的数量少2.

  3.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巩固练习

  (一)摆一摆,填一填.

  1.出示图片:摆一摆1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出示图片:摆一摆2

  教师:看图,填一填,先观察图,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图片:摆一摆3

  (1)______比______多______个,______比______少______个,

  (2)怎样列式?

  4.出示图片:鸭子

  先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再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实践活动“小调查”

  (一)出示图片:小调查

  1.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小组的男女人数.

  2.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大家一起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3.全班汇报.

  四、课外延伸

  回家后,数一数,比一比家中的一些物品.列出一个比较单子同学明天互相交流.

  五、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探究活动

  找座位

  游戏目的

  1.使学生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游戏准备

  根据学生人数准备相应的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游戏过程

  1.把教室里的椅子摆好(桌子搬出),模拟成电影院的座位.

  2.然后每人发一张写有口算题目的“电影票”.

  3.每个学生只有算对加减法,才可以找到自己准确的座位,一次找准座位的同学可以成为“文明观众”,并佩戴“文明观众”标志.

  游戏说明

  电影票制作方法:在电影票的前面画上一些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形象,后面注明几排几号,但排数和号数不直接写明,而是由加减法算式化替,如:9-5排1+4号.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第1课时

  【教学实录】

  教师:上课!

  学生:起立,老师您好!

  教师:小朋友们好,请坐!

  教师:今天这节课呀,李老师邀请了一位小客人,大家想认识一下吗?

  学生:想。

  教师:那给点掌声,咱们欢迎欢迎。(学生鼓掌,教师出示课件)

  (课件动画中出现一位机器人)

  机器人:小朋友,你们好,我是机器人。今天特意来和小朋友们交朋友的。你们有信心夺第一吗?

  学生:有。

  教师:看来同学们今天是信心十足啊。都想得第一。现在,机器人就想考验大家了。首先,请大家把桌面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学生开始摆东西,一会后,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坐端正)

  (音乐停)

  教师:第一、第三和第六小组的同学动作最快。(教师表扬该三组的学生)

  教师:同学们都分得很好,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呀?

  (学生举手回答)

  教师:来,你来说一说,你怎么分的?

  学生:他们都是一样的。

  教师:他们形状都是一样的,对吗?谁再来说说?你来。

  学生:我这个是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教师:正方体,她课前预习了,真棒啊,她都知道这个是正方体了。谁再来说一说?来,你来说一说。

  学生:我是按图形分类。

  教师:哦,按照形状相同的分,这些,圆圆的物体,对吗?(教师拿着圆柱形的教具),好,请大家再把它轻轻地放进去。

  教师:其实,这些形状相同的'物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想知道吗?

  学生:想。

  教师:大家拿出数学书出来,翻到32页,看一看,叫什么名字。

  学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教师:大家表现得真好,来,给自己鼓鼓掌。

  (学生鼓掌)

  教师:大家都能说出它的名字来了。但是我还是想考考你们,我举起一个物体,请你们告诉我,它属于哪一类,好吗?

  学生:好。

  教师:(举起一个长方体)这是?

  学生:长方体。

  教师:真棒。(举起圆柱)这个。

  学生:圆柱

  教师:(举起球)这个?

  学生:球。

  教师:(教师举起正方体)这个。

  学生:正方体。

  教师:恩,刚刚是我举起来,现在,我说一个物体,你们举起来,好吗?

  学生:好。

  教师:请大家举一个长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长方体,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再来,请大家举一个圆柱。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请大家举正方体

  (学生动起来,找出圆柱,并举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教师:好,放下。1、2、3(教师做出坐端正的动作,示意要学生坐端正)

  学生:坐端正。

  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举一举了,待会在小组里面,请小组长出题目,我们再来举一举,好不好啊?

  学生:好。

  教师: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热闹地开展起来,学习气氛浓厚,教师巡堂)

  (教师播放音乐,示意学生安静并坐端正)

  教师:我刚才看了一下,每个小组的同学都积极地参与了活动,非常棒。同学们,我们现在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了,老师这里有它们的大头贴,谁能对号入座,把它们贴上去呢?(教师举起手,示意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

  教师:好,来,这位女同学。

  (学生上黑板贴)

  教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贴得对不对。(学生贴了正方体的图片)请回。再请一个,谁来?

  (学生举手)

  教师:好,你来。(学生贴长方体的图片)

  教师:还有很多照片呢,谁再来?来,你来。

  (学生贴圆柱的图片)

  教师:还有一张照片,请那位男同学来。

  (学生贴球的图片)

  教师:它们都贴对了吗?

  学生:贴对了。

  教师:贴对了。好,刚刚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教师用手指着立体图形的图片,由学生说出它们的名字)。你们想跟它们交朋友吗?

  学生:想。

  教师:好,请你们选择一个做你们的好朋友,然后摸一摸,看一看,看看它们是张什么样,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好,开始。

  (学生活动起来,教师巡堂指导)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一年级实验教科书(江苏教育版)第16页的例题,

  第16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第几是凡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5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务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

  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识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现同伴交流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

  出示课件。

  2、谈话。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

  (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小刚排在第几?

  (3)排在第1的是谁?原来老爷爷排第几?老爷爷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

  (进行礼貌教育。)

  (4)黄头发的小姑娘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

  (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

  2.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 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 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左边第3个,左边3个。

  右边第2个,右边2个。

  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

  (3) 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

  [评:老师在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不仅检验前面对新知感悟,还着重对几和第几的内容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帮助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

  3.想想做做第2题。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4.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5.想想做做第4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评:这一段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教学,使学生既学会了肯定自己,又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并从中补充、完善了自己的认识。另外,这里除了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外,还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互帮互助,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三、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5题。

  过渡:小动物们回家了,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

  交流:竖着看有几层,就说是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说是几室。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

  A:出示小动物的位置说住在几楼几室。

  B:告诉小动物住在几楼几室学生在电脑上点位置。

  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

  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

  [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

  3.发散练习。

  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

  五、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总评]

  本堂课分三步走:从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动画情境的感悟,最后是游戏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2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 9+4= 9+9=

  9+3= 3+5= 4+6=

  9+7= 9+6= 9+5=

  2+7= 9+2= 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6合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习.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习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习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图片:练习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习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习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3

  教学内容:

  前 后 (第2页)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

  教学难点:

  学生前后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情境教学、游戏

  教学准备:

  纸制的方向盘4个、车站牌5个、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 (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

  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

  引导学生( )同学在( )同学前面,在( )同学后面,( )在最前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二、 观察讨论、学习新知

  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

  2、老师出示电脑:小动物赛跑 电脑演示:小鹿、小狐狸、小白兔,小蜗牛参加赛跑,起跑后不久,他们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学生看电脑观察小动物的位置变化) (暂停演示)

  问: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跑在最前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物?谁第二?小白兔跑第几?小蜗牛跑第几?

  问:如果比赛继续进行,可能会有什么情况发生?

  (目的:启发学生的法语异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

  3、看书:第2页上面的图

  让学生看图答 三、 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1、说一说

  (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

  (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

  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游戏

  (1)请一名学生扮演司机,老师扮演售票员,5名学生扮演站牌(手持站牌站在教室5个不同的地方),其余学生扮演等车的乘客(可任意选择站起来牌),在教室里进行坐车游戏。 师出示其中一个站牌,请学生说说站起来牌的意义。

  师:各位乘客,欢迎您坐我们的公共汽车,本车的起点站起来是火车站,终点站是动物园,有上车的乘客请上车。

  师:你想到什么地方去?到你要去的地方,有多少站? 每到一站,老师都报出站不同,学生自由地上下车,但要求说出自己坐多少站?(答案不唯一)

  (2)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

  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

  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

  生:前

  师:背对的方向则是

  生:后

  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 家庭游戏、知识巩固

  (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

  (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4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规律的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01()3()5()()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25()77()6

  1()06()45()5

  4()71()66()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6的组成:和5,重点讲5和1,4和2,3和3分别组成6。12和4组成6可引导学生直接由前面相应的组成去推出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演练提高

  1、找好朋友:游戏可多样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练习七第1题

  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课后小记:学生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因此学起来很轻松。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63页例2;练一练;《作业本》第28页。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巩固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在连比中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与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比(三部分比)的意义与分数应用题的关系

  教学关键:

  理解连比(三部分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你可以想到什么?

  (1)某班男、女生人数比是5∶4;

  (2)柳树、杨树棵数比是1∶6;

  (3)科技书和故事书比是5∶4。

  2、练习:

  (1)学校有故事书80本,故事书和科技书的本数之比是2∶3,科技书有多少本?

  (2)改编1题中的故事书80本为科技书有80本。

  分析:每题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想想你能列出几种不同的解法?

  二、新授

  1、出示例2:一种混凝土,由水泥、沙子和石子按2∶3∶5拌制而成。要配制这种混凝土6000千克,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

  (1)想:2∶3∶5叫做水泥、沙子和石子这三种量的`连比。意思是这种混凝土里水泥占2份,沙子占3份,石子占5份。

  (2)学生尝试解答。

  (3)反馈、讲评。

  2、试一试:一种青铜,内含铜88份,锡10份,锌2份。要炼制这种青铜400吨,需要铜、锡、锌各多少吨?

  3、补充: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三、练一练。P64。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与上堂课有什么不同吗?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本》第28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案06-21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02-2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0-17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04-09

小学数学备课的教案11-08

小学数学教案02-25

小学数学除法教案02-14

小学数学加法教案03-07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1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