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音乐教案

中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3-04-27 08:19:19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音乐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中班音乐教案集合6篇

中班音乐教案 篇1

  目标:

  1、根据老师即兴出示的图片,幼儿在一定的速度下进行齐诵、合诵,要求协调一致。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灵敏的反应能力,以及节奏感、听觉及注意力的分配。

  准备:

  动物图片、节奏卡片。

  玩法:

  1、小动物齐唱。

  (1)老师出示节奏卡片xxxx,幼儿拍出后,启发幼儿想:哪些小动物来了?幼儿说出后,老师逐个山示该动物的图片(鸭、狗、青蛙),按节拍演示小动物。幼儿即兴用四分音符的节奏学该小动物的叫声(四声)。

  (2)老师把三个小动物(狗、鸭、青蛙)分别贴在黑板的左、中、右的部位,幼儿分成二组,分别扮演左,中、右的不同动物。幼儿边听音乐,在一定的速度下一起学叫自己扮演的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即兴调换三个小动物的左、中、右的位置,幼儿即兴叫出自己变换了的相应的小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合唱。

  (1)老师出示小动物的图形谱,如问幼儿:“看看谁和谁来了?”(大鸭子和小鸭子或鸭妈妈和鸭宝宝)老师指图片,幼儿即兴叫出嘎嘎嘎嘎嘎。

  (2)用同样的方法出示图形谱,如兔妈妈和兔宝宝;狗妈妈和狗宝宝,幼儿逐个叫出XXXXXXX,XXXXXXX

  跳跳跳跳跳跳跳,汪汪汪汪汪汪……

  (3)老师把三组图形分别贴在黑板的左、中、右部位,幼儿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左、中、右不同的动物。听音乐,在一定的速度下叫出自己组的图形谱上的.小动物的叫声。老师即兴调换三张图形谱的位置,幼儿即兴叫出。要求节奏要稳、协调一致。

  游戏提示:

  1、音乐的速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符合。

  2、幼儿齐诵、合诵时,请一幼儿敲大鼓,使幼儿能在一定速度下协调一致地进行。

  3、图形谱上动物的大小应和节奏型的时值相符。如鸭宝宝代表八分音符的节奏,大小是鸭妈妈的1/2。

中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由来

  我们班在科学区进行了制作泡泡活动,孩子们都很喜欢,不但每天都制作,还把自己制作的泡泡液带到户外玩儿。一次在户外吹泡泡的时候,一个孩子正吹着泡泡玩儿呢,另一个孩子随着泡泡破裂发出“啪啪”的声音。其他孩子觉得有趣也加入进来。孩子们一边戳破泡泡,嘴里一边发出各种声响,声音此起彼伏,异常好听。孩子们越玩越兴奋,也邀请我一起游戏。我发现声音的美妙真是无处不在,孩子们的想象也是无处不在。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泡泡交响乐。

  活动目标

  1.对音乐感兴趣并喜欢参与活动,乐意与他人分享经验,体会合作的快乐。

  2.尝试用不同的节奏配伴奏。

  3.培养幼儿会看指挥的能力。

  活动重点

  1.引导幼儿创作交响乐配伴奏。

  2.引导幼儿感受、表现并尝试配合演奏。

  策略:每个游戏活动和环节都是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活动目标都是递进式地展开,有利于幼儿理解目标。

  活动难点

  幼儿在创作时如何运用节奏型。

  策略: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和图谱的辅助作用,让幼儿明确目标并达到活动目的。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活动所需的磁带和光盘、乐器(摇铃、三角铁、音砖、手鼓)。

  2.经验准备:幼儿有一定的收放乐器的习惯;知道各种打击乐器的名称;有一定的音乐常规:会倾听的习惯,主动演唱的能力,会看指挥的能力,能看懂、听懂教师指令的能力。

  3.活动用时:50分钟以内

  活动过程

  1.进教室:《我们是快乐的泡泡》2分钟

  (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进教室的音乐和后面主题活动中的音乐是一致的。同时幼儿对泡泡的模仿、表现,也对之后的主题活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通过舞蹈的形式教师赋予幼儿一定的活动角色,并引发幼儿的兴趣。

  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和着音乐摆出不同的泡泡造型在教室中任意穿行,音乐间隙的时候泡泡破掉并静止,摆造型,重复表现。

  2.发音练习:《泡泡歌》5分钟

  (这是一个音乐活动必要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幼儿听音,模唱,并能主动演唱。)

  集体问好:有节奏地问好,变换不同的节奏型进行问好,同时进行。

  教师先问:小泡泡你好,小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幼儿唱:大泡泡你好,大泡泡你好,好好好好好!

  分别问好:拿出指挥木偶,选择个别幼儿进行问好。

  3.歌曲《泡泡之歌》5分钟

  通过互动表演唱的形式认识每一个泡泡,激发幼儿表现以及在众人面前演唱的欲望。

  4.辨音活动:《泡泡的礼物》8分钟

  (让幼儿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听辨乐器的不同音质,同时也是复习乐器的名称和乐器的演奏方法,为之后的主题活动做铺垫。让幼儿学会描述这些音响效果。)

  首先让幼儿复习每一种乐器的名称并请幼儿听辨乐器发出的声音。

  听辨游戏:先选择三种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让幼儿对乐器的音响进行分辨。

  先单个听辨:教师分别让乐器发出声响,让幼儿听辨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进行演示。

  然后两个乐器先后发出声音,让幼儿听辨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能说出谁先谁后,并进行演示。

  加大难度再进行单个音的听辨:不只听出是哪个乐器发出的声音,还要模仿出教师打击出的简单节奏型。

  然后进行两个乐器的听辨。让幼儿听辨出是哪两个乐器发出的声音,并说出谁先谁后,模仿出打击的节奏型,并进行演示。

  机动环节:两个乐器一起出声进行听辨,同时也出现简单的节奏型。这时候可以出现手鼓。

  5.活动主题:《泡泡交响乐》25分钟左右

  每人领一个乐器(音砖、摇铃、三角铁)。

  拿同样乐器的幼儿坐到一起。

  自行尝试,然后把乐器放在地上。

  指挥游戏:教师吹泡泡,孩子们敲击自己的乐器,直到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并敲击,直到“认领”的泡泡破了,音乐停止。

  教师吹泡泡,孩子们自己“认领”一个泡泡,当泡泡吹出的时候乐器不发出声音,当泡泡破的时候乐器发出一声。

  游戏结束后,把乐器收回。

  指挥音乐:《泡泡雨交响曲》

  创设泡泡雨的环境:我们是快乐的泡泡。我们轻轻飞舞,我们唱歌跳舞,我飞上天空,变成了美丽的.泡泡雨。泡泡雨落到了地上,发出了美妙的声响,奏出了奇妙的交响曲。

  提问:你们都听到哪些声音?是泡泡雨在什么情形下发出来的?你觉得泡泡雨交响曲是什么样的?还会有哪些声音?

  泡泡们,咱们也创作一首泡泡雨交响曲吧!

  请幼儿听音乐,六人一组,自愿分成三组。

  分好后提示:你认为的泡泡雨都有什么声音?这些声音都是用什么发出来的?怎样配合?

  商讨怎样演奏。

  请幼儿选乐器或物品进行创作。

  创作后分组进行演示、分享。

  结束后收乐器或物品。

  游戏:泡泡在一起

  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各种音响,并尝试用这些自然音响表现。

  幼儿听两段体,慢的地方幼儿和着音乐做泡泡的动作,快的地方幼儿找身边的物品进行演奏。

  6.泡泡舞5分钟

  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让幼儿感受节奏的多样性和组合性。

  7.结束

  幼儿感受音乐,做精灵舞游戏,一个接一个离开教室。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都是以感受、体验的形式进行的:进入教室发音部分的引入,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对多元的活动形式进行体验和复习,也为之后的主题游戏提供了形式上的辅助;听音部分是关键,它有助于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对声音的描述、理解以及转换;之后的游戏和泡泡舞也都是为了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巩固音乐。

  整个活动中我对幼儿的音乐常规要求有三点:观察、倾听、理解要求;活跃、放松、不束缚的规则;音乐、手势、指令合而为一的活动。在音乐活动中,幼儿的身心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所以我不要求幼儿的坐姿,孩子们可以趴着、靠着、盘腿坐……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认真倾听、积极参与就可以了。环环相扣的活动,能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的活动不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常规,幼儿通过感受和体验音乐就可以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玩法,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解释,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最后一点感悟是:技能的掌握不是最终目的,感受、表现才是音乐的宗旨,音乐技能是辅助幼儿感知的。

中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听辩不同的节奏型,并用拍手动作表示。

  2、培养幼儿看指挥演奏打击乐的能力,并在齐奏或合奏中保持自己的演奏速度。

  3、继续组织幼儿按已有规则使用乐器,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所要弹奏的乐曲,并按乐谱中的节奏型,配置伴奏的和旋节奏。

  2、铃鼓、碰铃、圆舞板等乐器。

  活动过程:

  一一、听音乐,按节奏拍手。

  1、了解乐曲名称《杨柳青》。

  2、幼儿边听音乐边按节奏拍手,熟悉曲调。听辩不同的节奏型。

  3、引3、指导幼儿听辩各小节的伴奏节奏型并合着音乐拍出来。

  二、练习。

  1、放慢速度,教师用拍手动作指挥幼儿齐奏。

  2、放慢速度,幼儿边看指挥边合着音乐做自己现有乐器的模仿动作。

  3、教师用指挥动作,指挥幼儿进行分声部练习,幼儿根据教师的指挥随音乐做现有乐器的模仿动作。

  三、乐器演奏。

  1、组织幼儿较快地拿起乐器,保持正确的姿势,准备演奏。

  2、放慢速度,指挥幼儿演奏乐器。

  3、提醒幼儿注意教师改变指挥方案,并轻声地认真演奏。

中班音乐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2.尝试看图谱有感情地演唱,唱出歌曲中的强弱、渐强渐弱。

  3.体验理发师理发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图谱PPT、音乐、钢琴

  经验准备:有理发的经验,了解理发店。

  活动过程:

  一、练声导入,产生兴趣

  1.回忆生活经验。

  “小朋友,你们去理发店理过发没?”

  “那理发师用剪刀剪头发的时候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呢?”

  “让我们一起听听理发师的剪刀发出的声音:咔嚓、咔嚓。”

  2.掌握“咔嚓”节奏。

  “让我们一起来给自己理理发吧!”

  小结: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漂亮,真漂亮!

  三、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1.说说歌词

  (1) 学习第一句歌词

  “我们一起去理发店看看吧!理发店里有谁?”(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我们一起跟他们打个招呼:理发店的叔叔阿姨。”

  “让我们再加快速度说一说。”“他们在干嘛?” (2)学习第二句歌词

  “头发还没有剪好,还要继续工作:拿起剪刀剪呀剪呀,咔嚓咔嚓。”

  (3)学习第三、四句歌词

  “头发剪好了,我的发型怎么样?”(哎,头发剪好了,我的`头发真好看,真好看。)

  “你们的头发剪好了吗?也来夸夸自己。”

  (4)完整说歌词

  理发师的工作真有趣,还有更多的客人要理发,我们也来做理发师,完整说一遍。

  2.唱唱歌曲

  (1)教师范唱

  “老师还能把理发师有趣的工作唱出来呢,请小朋友仔细听。”(教师范唱)

  (2)幼儿学唱

  (A)初次演唱

  “你们想做理发师吗?让我们一起来唱唱吧!”

  (B)难点练习

  “你觉得哪里还不太会唱?需要再唱一唱?”

  (C)情感提升

  “小朋友看剪刀有什么不一样?一个大一个小。那我们在唱的时候大剪刀可以用力剪,小剪刀轻轻剪。”

  “这边还有一个什么符号,像什么?音量由小到大。”

  (D)完整演唱。

  “让我们有感情的一起再来唱一唱吧!”

  四、师生互动,体验快乐

  “ 小朋友终于学会当理发师了,那你想给谁理发呢?”

  “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老师,我们给客人老师也理个发吧。

中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歌曲《蜜蜂做工》。

  2. 能够根据歌曲内容大胆创编动作。

  3. 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听音乐进场

  2.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变一个魔术,请你们闭上眼:一、二、三,变变变,睁开眼睛看看我变成了谁?(小蜜蜂)哦,我是蜜蜂妈妈,小朋友们想不想变呀?请你们闭上眼睛吧!一二三,变变变,睁开眼睛看看,都互相看看有什么变化?你们现在已经是蜜蜂宝宝了。

  师:宝宝们好!

  幼:妈妈好!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小儿歌,我们先来听一听吧。播放音乐《蜜蜂做工》。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想说说?

  师:我们再来听一听,播放音乐《蜜蜂做工》。提问:它们在做什么?请幼儿回答。

  3. 师示范歌曲。

  4. 请幼儿跟着老师学一学儿歌《蜜蜂做工》。

  5. 请幼儿跟着音乐唱一遍歌曲《蜜蜂做工》。

  二、采蜂蜜。

  1.今天天气可真好,我们唱着歌跳着舞一起去采蜜吧!大家要排好队,不能掉队哦。(好) 那你们先跳跳舞,让妈妈看看你们是怎样跳的`?让幼儿自由做动作,找几个幼儿来示范一下,让宝宝们都学学,并及时表扬。(真棒)

  2.宝宝们,我们出发吧!

  3.听音乐,一起去采蜂蜜。在教室里自由做动作,一边跳舞一边采蜂蜜。哦,材料这么多蜂蜜,闻一闻,香不香,尝尝什么味道的?宝宝们累了吧?那我们就休息一下吧。(坐地上)

  4.勤劳的蜜蜂宝宝每天都要飞到花园里采蜜,这样打咯冬天,它们就可以吃到蜂蜜了,我们一要采很多的蜂蜜,这样才好过冬。那我们现在就去花园里采蜜吧?(好)

  三、听音乐

  带着蜜蜂宝宝去花园采蜂蜜,围着花朵一边唱歌一边跳舞。把我们采到的蜂蜜送给客人老师尝尝吧!跳着舞唱着歌结束。

中班音乐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这首歌曲是弱起小结开头,对中班的幼儿来说有一定难度。对照理想课堂的相关因素,激发幼儿的歌唱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有节奏的念白。

  2.能有效地理解、记忆歌词,并参与歌表演。

  活动准备

  青菜、萝卜、南瓜、毛豆等图片;节奏图谱。

  活动过程

  (一)播放音乐

  《小兔子的菜园》的.伴奏音乐,师幼扮演兔妈妈和兔宝宝,听音乐蹦蹦跳跳进入活动室。

  (二)提问导入

  小兔子在菜园里种了许多喜欢吃的蔬菜,你们猜猜都有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逐一出示蔬菜的图片,并有节奏的念白。)

  (三)学唱歌曲

  1.小兔子吃蔬菜,学习歌曲第一段

  播放第一段音乐,请幼儿仔细倾听歌曲内容。

  教师用歌曲中的念白来回答,即按节奏念:有青菜、有萝卜、有南瓜、还有毛豆。

  出示节奏图谱,幼儿边拍手边念白。

  再次倾听第一段后,引导幼儿有节奏地学小兔子吃蔬菜的样子--"啊呜啊呜"。

  完整学唱第一段。

  2.小兔子种蔬菜,学习歌曲第二段

  幼儿倾听歌曲第二段,小兔子种了什么蔬菜?按什么顺序种的?

  引导幼儿大胆想像种菜的动作,如锄地、挖坑、铲土、压土、浇水等。

  幼儿学唱歌曲第二段,鼓励幼儿轻轻跟唱,有节奏地念白。

  3.完整演唱歌曲

  (四)延伸活动

  制作"小菜园"

  请幼儿把小兔子喜欢吃的蔬菜画在卡片上,在卡片上贴上牙签,插在一个泡沫盒上,制作成"小菜园",请小兔子来品尝。

【中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音乐教案06-15

中班音乐春天教案06-24

中班音乐活动教案09-02

中班音乐青蛙音乐会教案06-17

中班音乐教案小兔乖乖教案06-17

中班音乐教案:小青蛙11-07

中班音乐教案(15篇)11-13

中班音乐教案(精选3篇)01-20

中班音乐《我的小猪》教案01-20

中班音乐活动《春天》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