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科学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21 15:04:20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备】大班科学教案范文汇总7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感知气温情况变化的兴趣。

  2、引导幼儿感受冬天气温的变化,探索水的形态变化与气温的关系。

  3、引导幼儿学习动手制作冰花、欣赏冰花,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矿泉水瓶、清水、细绳、花瓣、树叶、小石头等。

  2、温度计若干。

  活动过程:

  1.在天气不是很冷的时候布置幼儿回家制作冰花后,请带来冰花的幼儿讲讲怎样做的冰花,请没带冰花的幼儿讲讲为什么没带。让幼儿知道天气不太冷的时候室外是冻不出冰花的。

  “你的冰花在哪里做成的?”(冰箱里)

  “你为什么不放在院子里或房间里冻冰花”?

  “为什么院子里、房间里冻不成冰花”?

  (注:第一步先让幼儿感知气温是否适合冻冰花,不急于关注冰花的造型欣赏。)

  2、请幼儿带温度计到幼儿园,认识温度计后分别放在室内和室外,每天观察、记录气温的变化。

  3、在天气寒冷时再布置幼儿冻一次冰花,要求幼儿在室外冻。请幼儿观察室外温度到多少度时水会结冰。

  4、观看冰灯、冰雕的录像、图片,向幼儿介绍哈尔滨冰灯,为下一活动《不同地方的冬季》做知识铺垫。

  幼儿园科学、健康领域生成活动:卷起报纸做运动

  生成原因:

  “追、赶、跑、跳、碰”这一课程单元进行了刚一周,发现幼儿对于运动性的游戏十分感兴趣,孩子常常信手拈来,随意物件在他们的手中就能玩出许多新花样。上周结合海啸赈灾活动请幼儿收集相关资料,一张带来的报纸在林海韬小朋友的手中被卷成了小棒,海韬小朋友一边挥动着一边念念有词:“接球、过网……”,其他的幼儿似乎也来劲了,纷纷抢过报纸耍弄起来。缘于对“魔法绳”活动的思考,我设想,一张简单的报纸是否也可以象一根简单的绳子一样成为孩子既动手动脑又快乐学习的好素材呢?于是,我大胆地尝试了将报纸与运动主题结合在一起,生成了此活动,试图通过有趣的活动设计将运动与学习巧妙地融合。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折、卷活动中感知报纸承受力的变化。

  2、发挥幼儿创造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运动。

  活动准备:

  1、用皱纹纸在地面布置成小河的情景。(4条小河)

  2、报纸足量,玩具小动物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小动物到了河边没法过河,哎,有张报纸,我们用它搭座桥让小动物过河吧!

  观察:立即有幼儿提出:“报纸那么软那么轻,小动物怎么过河呢?

  师:那你们想想办法吧!

  二、幼儿操作探索:如何帮助小动物过河。

  观察:幼儿两人一组积极地行动了起来。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地将报纸进行折叠,让其变得牢固,让小动物安全过河,并激动地跳起来:“我们成功了!”也有部分幼儿两张椅子的间距太近,不用折报纸就能让小动物安全过桥,经教师引导后才又做尝试。

  三、为了让幼儿折叠报纸的方法更多些(如瓦楞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独木桥小动物很害怕,怎样才能让桥变宽一些,更安全一些呢?”幼儿再度探索操作。

  观察:经过反复的尝试、引导,有幼儿折出了瓦楞状的桥、有栏杆的桥。

  四、尝试用报纸做运动。

  1、师提议:“不如我们用报纸来做操吧!”

  观察:拿着又大又轻的报纸做操,幼儿有些不满意,很快有幼儿将报纸卷成棒,于是大家都高兴地这样做,然后大家一起高兴地做棒操。

  2、师又提议:“既然报纸又可折又可卷,我们用它做材料,开个小小运动会吧!

  观察:孩子们很兴奋,回顾了暑期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比赛项目后,幼儿很快创造性地用手中的报纸玩起了这些项目:

  1、用报纸卷成棒,两头折叠让其站立,反复多个,当成跨栏的栏杆,幼儿学百米跨栏冠军刘翔越过栏杆,比赛跨栏。

  2、简永川小朋友用卷成的小棒当成杠铃,学石智勇练举重。

  3、洪屹威、郭正霖等四位小朋友将报纸团成球,用报纸小棒击球玩棒球游戏。

  4、还有幼儿将报纸折成一个面当成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玩球类游戏,另有幼儿玩起了击剑、跳高、跳水等项目。小小的纸棒在他们的手中妙用无穷,孩子们开心极了。有幼儿问:“纸棒可以带回家吗?”户外活动时他们又把纸棒带了去。

  备注:

  反思:

  这是一个科学与健康领域相结合的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非常地积极和兴奋。只是在前半部分的“造桥”活动中,教师的.要求不够仔细明确,如椅子的间距、怎样叫安全过河等,以及教师对科学探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度的把握,因此活动效果有些不尽人意。在后半部分的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令教师十分欣喜,小小纸棒在幼儿手中玩出的花样让教师也感受了无穷的乐趣。更可喜的是那些平时不爱动、年龄小的幼儿也非常投入地参与了这些游戏。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看来,无论再小再简单的物品,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加以巧妙的利用和设计,就一定能成为孩子快乐学习的好素材。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立定跳动作技能,发展双腿弹跳能力。

  2、会创造性地变换花样玩绳,体验其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根绳子(绳子为四个肩宽)。

  2、背景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两人一组玩"骑马"游戏,前一幼儿将绳系在腰间做"马",后一幼儿一手拉住前一幼儿腰间的绳子,一手将绳对折当缰绳做跑马步。通过游戏,活动幼儿的手臂、双腿、脚腕等部位。

  2、引导幼儿学习立定跳远的'动作。(在幼儿练习、游戏时放背景音乐。)

  (1)教师示范讲解立定跳远动作要领:双腿微屈半蹲,身体前倾,双臂来回摆动几下增加助力,等双臂从后方往前甩时,双腿同时向前猛然跳出。落地时双腿弯曲,身体保持前倾。

  (2)指导幼儿练习。两人一组将绳摆开,从一条绳跳至另一条绳,根据两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绳的摆放距离。提醒幼儿注意屈膝落地,确保安全。

  (3)组织幼儿进行跳远比赛,看谁的动作最标准,跳得最远。

  3、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想象把绳子摆成各种图形,(也可以与同伴合作,绳子相连拼摆图形。)然后在图形中自由、愉快地做放松动作。随时表扬有创造性玩法的幼儿,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的方式,知道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2.能和小组内的同伴协作分类。

  3.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操作卡片,各种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植物图片若干。

  2.DVD:种子的传播。

  活动过程:

  1. 引发幼儿对种子外部形态的观察兴趣。 观察种子的图片,听故事,提问这些种子是什么样子的呢?

  提问:你看到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有长刺的、长有羽毛的、长钩的、长翅膀的、色彩鲜艳的种子……)

  设置悬念,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小苍耳也迫不及待地骑上了“白马”,这是怎么回事呢?

  欣赏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2. 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

  提问:为什么这些种子要长有羽毛、倒钩呢?(幼儿自由讲述已有经验,了解种子的外部形态是与它的传播、繁殖密切相关的。)

  那种子是怎样传播的呢?(自由讲述)

  观看DVD,了解几种常见的种子传播方式:风传播、动物和人传播、水传播、粪便传播、弹射传播。

  3. 能根据种子的外形特征进行传播方式的分类。

  这些图片上的植物是以什么方式进行传播的呢?请你和同组的小朋友将它们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给图片分类,进一步感知种子的外部形态与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

  集体交流分类过程:

  建议:

  1.在散步及户外活动时,可寻找种子,根据它的外部形态特征观察讨论、探索其传播方式。

  2.在区域中及时更新图片,引起幼儿更大的兴趣,日常活动中可欣赏散文《顶棉筐的小姑娘》。

  评价:

  能根据种子的外部形态判断其传播方式。

  活动结束

  附故事:骑“白马”的苍耳

  刺猬先生像一位管理户籍的警察。 他每天夹着个小本,调查着这块草地上小花小草的来历。 他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撑着小伞,由风婆婆送来的; 他知道,凤仙花的妈妈了不起,结的果实像个小炸*,太阳一晒,果皮爆裂了,会把种子像子弹一样射出去,射得老远老远的。 至于那棵小樱桃树,就更有趣了。那是一只贪嘴的小鸟,吞下了樱桃,然后把樱桃核和鸟粪一起拉了出来,掉在草地上,樱桃树苗就这样长出来了。 近来,他发现,草地上悄没声儿地长出了两棵苍耳,在苍耳的绿枝上,还结出了好多带刺刺的.小苍耳子。小刺猬感到很奇怪: “小苍耳,你们的模样挺像我呢!你们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小苍耳们看看刺猬也都乐了,他们是挺像的。 正巧这时一只小白兔跑过,他向小刺猬问好,并请他有空来做客。 当小白兔离开时,小刺猬发现,有三个小苍耳子,已经把自己的小刺钩在小白兔的毛上了,并快乐地唱起了歌: “小苍耳,骑‘白马’, 没腿也能跑天下, 告别妈妈和故乡,快到远处去安家……” 小刺猬乐了,他终于懂得了——苍耳是怎么到这儿来的。 大班科学活动设计——骑“白马”的苍耳

  教学反思:

  注意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针对课文结构特点,在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完苍耳的传播方式之后,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归纳蒲公英、凤仙花、樱桃的传播方法。我认为最大的遗憾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得不够充足,没有很好地引导孩子用一个词简练总结出各种植物的传播方法。本课教学环节设计有点多,所以处理得不够细致。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⒈感知不同材料在瓶子里发出的不同声响。

  ⒉初步培养听辨、比较和分析的能力,感受探索声音带来的乐趣。

  材料准备

  有盖的各种瓶子、花生、绿豆、米粒等若干

  指导要点

  ⒈同样的瓶子放入不同数量的相同豆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你能分辨我放的豆子是多还是少?

  ⒉将不同的豆子放进同样的瓶子里,声音如何?哪种豆子放在瓶子里声音响?

  ⒊听辨、比较和分析,将同样的'豆子放进不同的瓶子里,声音如何?不同的豆子在不同的瓶子里呢?

  实施步骤

  第一层次:同样的豆子,数量不同,同样的瓶子。

  ⒈先出示一只空瓶子摇一摇,听听有没有声音?

  ⒉再拿出一颗豆子放在瓶子里摇一摇。有声音吗?什么样的声音?

  ⒊原来声音是可以制造出来的。出示已装好许多豆子的瓶子,摇一摇,这里还是一粒豆子吗?为什么?原来许多豆子和一粒豆子在瓶子里发出的声响不一样。

  ⒋幼儿自己装一装、摇一摇、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

  ⒌总结:同样的瓶子,放入不同量的相同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第二层次:不同的豆子,同样的瓶子。

  1.出示不同的豆子,先逐个认识,什么豆子?了解形状、大小。

  ⒉同样的瓶子放一颗不同的豆子,声音一样吗?

  ⒊同样的瓶子放许多不同的豆子,哪种豆子声音响一点,哪种豆子最轻?

  ⒋幼儿自己探索操作,可以装进不同的豆子,请同伴猜猜我放的是什么豆子?

  ⒌总结:同样的瓶子,不同的豆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第三层次:同样的豆子、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不同的瓶子。

  1.出示不同的瓶子,先逐个认识,什么瓶子?了解材质的不同。

  ⒉同样的豆子放在不同的瓶子里,声音一样吗?幼儿自己操作探索,相互听辨、比较、分析。

  ⒊小结:同样的豆子,不同的瓶子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⒋幼儿自己探索操作,不同的瓶子、不同的豆子,声音如何?

  ⒌感受探索不同声音带来的乐趣。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喜欢做动手操作的活动,对做小实验产生浓厚兴趣。

  2.通过实验,知道鸡蛋在盐水里会浮起来。

  3.培养幼儿小心、细致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

  鸡蛋、盐、水、课件。

  [活动过程]

  1.看课件:鸡妈妈买了萝卜、青菜、盐用篮子装好准备回家,发现自己刚下的蛋不见了。鸡妈妈着急的到处找,找呀找,发现鸡蛋掉进一个深深的坑里,鸡妈妈怎么也拿不出来,请小朋友帮鸡妈妈想办法。

  2.鸡妈妈来到127班,看见老师和小朋友把水和鸡蛋放进罐里,觉得很奇怪。小朋友要借鸡妈妈的盐来用,原来小朋友在做“鸡蛋浮起来了”的实验。

  3.小朋友把盐放进水里,小心的搅拌,鸡蛋沉到水底还是有什么变化,是沉还是浮,谁的鸡蛋浮起来了。放盐少鸡蛋浮起来吗?有放多少?请他把这个方法和同伴交流,告诉鸡妈妈有个好办法,“把盐放进坑里搅拌,鸡蛋就会浮起来了”。小朋友在小心、细致做着。并用图画、图示、方法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

  4.接着使用课件,“放盐→搅拌→鸡蛋浮起来”。鸡妈妈从坑里拿到了蛋,谢谢小朋友帮忙。

  5.小结:小朋友整理鸡蛋的`水罐,把实验的方法告诉爸爸妈妈,共同分享描述自己“玩中学”感受和成就感。小朋友家里有什么东西也会溶化的,如:糖、豆粉放进水中用同样的方法,看看有什么效果。

  活动反思:

  一个小朋友偷偷用手指点盐水,眉头一皱说很咸的。嘴巴不舒服,另一个小朋友说,你赶快去漱口。孩子们在取得直接经验。蓝钧的鸡蛋浮起来了,不小心水泼了,爱水的天性使他又去续水,鸡蛋又沉下去了,又加盐来搅拌。“做中学”、“爱玩”使他思维的“可逆性”在表现。操作过程比较简单,孩子很快实验成功,过程积极、愉快。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记录能力,在活动中让孩子学会学习方法,通过图画、图示、手工等方法进性大胆的表达和反馈,有助于个性发展。也可以准备孩子常见的可溶性物质:茶叶、肥皂、洗衣粉等做对比实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

  让幼儿猜:"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提出问题:大熊猫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怎样生活?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你喜欢大熊猫吗?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小结:(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与操作,获得有关拆装玩具的具体经验。

  2、初步掌握拆装玩具的简单方法,在拆装过程中发展观察与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拆装成功所带来的快乐,积极参与并不断尝试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收集一些可以拆装的玩具,一个小塑料筐。

  2、幼儿人手一张《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人手一支笔。

  3、每组桌子上有一个小工具筐(筐子里有锤子、起子、扳手、剪刀、指甲剪、直尺、卷尺、锯子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你带的是什么玩具?玩一玩,你是怎么玩的?

  2、教师:仔细观察玩具,看看玩具上面有什么?你想知道玩具里面有什么吗?

  二、拆一拆,尝试将玩具由整体拆成部分。

  1、教师:怎样打开玩具?

  启发幼儿观察桌子上的小工具筐,鼓励幼儿探索用工具箱了的工具打开玩具,探索玩具中奥秘。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把玩具一个一个拆开的`?(拉、拧等)

  教师在幼儿拆装玩具过程中,给予关注和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将拆装下来的玩具零件放在小筐子了。

  3、鼓励幼儿数一数筐子里玩具部件数量。

  三、出示《我的玩具统计记录表》

  引导幼儿在第一个表格里打√,如果用的工具表格上没有,可以自己在空表格上画一个工具。

  四、探索由部分组装成整体的规律和方法。

  1、鼓励幼儿将筐子里的小零件一一拼装成原来的玩具。

  2、教师:你是怎样拼装玩具的?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把小部件一一安装到大部件上的规律。

  五、讨论:没有安装好怎么办?

  1、教师:这个玩具没有装好怎么办?

  引导幼儿讲述可借助实物图片、图纸等方法来帮助完成安装工作,也可以请个别帮助完成拼装玩具。

  2、幼儿交换玩具,重新玩拆装游戏,感知体验拆装玩具的快乐。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29

大班科学教案12-18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02-16

【热】大班科学教案03-15

大班科学教案:眼镜11-27

大班科学教案:气球07-02

《声音》大班科学教案09-29

大班科学教案火箭04-02

大班科学教案【热】03-12

大班科学教案【推荐】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