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6-07 10:03:02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语言活动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范文汇编九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助人与受助的快乐;能够大胆、自信的在众人面前进行表达。

  2、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求异思维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3、理解故事内容,积极开展想象,进行故事仿编和新车设计;识字:出租车、司机、猴、满意。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汽车图片、教具:出租车、小熊、方向盘等,创设立体森林背景。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提问幼儿:生活中有那些不同用处的'车?出示教具“出租车”引导幼儿观察后提问:这辆出租车的司机是谁?引导幼儿大胆猜想小猴出租车的特别之处,并积极发言。

  (二)展开:

  1、讲述故事,加深理解。

  教师操作教具,讲述故事,穿插提问:A小猴发现蛋宝宝和小熊遇到什么困难?如果你是小猴你会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请小朋友积极想办法。B小朋友听故事里的小猴是怎样做的。乘客对小猴设计的出租车是否“满意”,为什么?你们喜欢小猴和它的出租车吗?是否也“满意”?

  2、大胆想象仿编故事。

  引发仿编兴趣:小猴的名气越来越大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坐它的出租车。

提问:长颈鹿和小刺猬遇到了什么困难?小猴是怎样解决的?森林里还有谁也乘坐小猴的出租车?他们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小猴能解决吗?我们也帮小猴想想让所有的小动物都能顺利的乘坐出租车。

  3、展开讨论,分组竞赛。

  教师发给每组幼儿一张汽车图片,引导各组幼儿展开积极讨论,为汽车加工出主意,进行比赛。

  4、创设情景,引出主题。

  教师:告诉小朋友小猴子得奖了,是一枚劳动奖章,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能得到劳动奖章吗?大家喜欢小猴子吗?你认为还有那些人能得到劳动奖章?为什么?如果没有从事次工作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

  教师小结,引出主题:只要你尽心尽力开动脑筋,多想办法,为他人着想,辛勤的付出,就会像小猴一样,成为一名受欢迎的人。

  (三)结束:

  幼儿集体游戏:开汽车

  活动反思:

  《小猴的出租车》故事讲述了小猴开着一辆普通的出租车,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它以故事情节为线索,以开放性、假设性提问为中介,以激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求异,自主表达,鼓励幼儿尝试续编故事情节的教学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合理想象,理解图中小白兔是如何帮助小蚂蚁和鸟妈妈的情节与主题。

  2、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整连贯地讲述图片中的主要情节发展过程。

  3、引导幼儿在讲述时感受到帮助别人之后的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粉红色的雨靴》

  2、一双实物雨靴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讲述对象

  1、出示一双雨靴,问:小朋友们说说雨靴有什么用处?雨靴橡什么?它可以做什么?

  教师:如果把雨靴给小蚂蚁,想一想,它可以做什么?把雨靴送给小鸟,它又可以做什么?

  2、(出示挂图,教师可设想):

  教师:下雨天,小白兔穿着什么出去了?它又遇见了谁?你从这幅图上看到了什么?小蚂蚁为什么哭?小白兔又是怎么样帮助它的?它走着走着,又遇见了谁?鸟妈妈为什么哭?小白兔又是怎么样帮助它们的呢?小白兔帮助了这么多小动物,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二)幼儿运用经验讲述:

  教师:谁能够看着这几幅图画,按照图画内容,试着讲一下,好,先在下面互相讲一下,然后请个别小朋友上来讲一讲,并给予表扬。

  (小朋友讲述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可采用插话的方式帮助纠正)字串6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下面我们小朋友可以来听听老师是怎么样讲的?(我们小朋友在讲的时候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方式讲讲)

  (1)小白兔穿着什么出门了?它听见谁在哭啊?小蚂蚁为什么哭?小白兔是怎么样帮助它的?小白兔走着走着又听见谁在哭?鸟妈妈为什么哭?小白兔是怎么样帮助鸟妈妈的?小白兔帮助了这么多小动物,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教师:好,小朋友可以按照这样的.思路和老师一起来讲一遍,看哪个小朋友讲得语句连贯。

  (四)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教师:我们小朋友可以动脑筋想一想,小白兔还可以用雨靴去帮助谁呢?请个别小朋友大胆讲一讲。并给予表扬。(下课以后我们可以互相讲一讲,它还可以用雨靴去帮助谁,怎么样帮助的?我们该怎么样向它学习呢?

  教师总结:我们小朋友今天听了看了小朋友帮助人的事情以后,我们小朋友以后要善于去帮助别人,因为被帮助的人会很快乐,而帮助别人的人更加快乐,让我们大三班的每一位小朋友都变成一个乐于帮助人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形式创编内容。

  2、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请幼儿带一些灯笼来园。

  活动过程:

  1、复习儿歌《花灯谣》

  师:“上次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的那首儿歌,你们还记得吗?”(记得)

  “那儿歌的名字叫什么?”(花灯谣)

  “我们大家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吧!”

  幼儿齐念儿歌。

  2、创编活动。

  ①提问:

  师:“元宵节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你喜欢什么灯?”

  ②幼儿相互讨论。

  ③请幼儿大胆发言。

  ④将幼儿喜欢的花灯创编到儿歌里面,并一起念一念。

  ⑤把自己创编的'儿歌念给好朋友听。

  3、教师简单小结,用小红花鼓励积极创编儿歌的幼儿。

  活动延伸:

  请幼儿试着用好朋友和自己的名字替代宝宝和浩浩。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体验欢快的节日氛围。本次活动的一个难点是感受儿歌押韵的特点,能准确地发出姥、闹、摇、浩等音。可通过活动也发现孩子们对儿歌的押韵始终比较难理解,对“闹”这个读音也始终有部分幼儿读不准,使得这一难点没有很好的掌握、理解。我想如果以后碰到这样的教学情况,我觉得可以把诗歌中押韵的字“姥、闹、浩、谣、宝”等用有颜色的笔画出或做一标记,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发现押韵这个特点,我想这样效果会好些,从而有效地达成每一个教学目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比较中、英、日三国文字,初步区分他们的异同,了解汉字的主要特点。

  2、认识自己的名字,激发学习汉字的愿望。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备姓名卡片和汉字卡片,教师准备中、英、日三种文字卡片极其录音。

  活动过程:

  1、让幼儿从三种不同的文字卡片中选出汉字。

  2、在黑板上展示三张用不同语言书写的“中国”、“幼儿园”、“小朋友”文字卡片,让幼儿找出英文和日文卡片。

  3、再分别出示用中文、英文和日文书写的上述词语,并把卡片一一对应放在相关的卡片下,和幼儿一起进一步分辨三国文字在字形上的不同之处,教师可以通过朗读(也可用录音带),让幼儿了解不同语言的不同语言,进而突出汉字的字形和读音特点。

  4、教师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姓名,并与幼儿一起点数这张姓名卡片的笔画,让幼儿了解汉字的笔画和结构特点。

  5、让每个幼儿取出自己的姓名卡片,点数笔画,以加深对汉字的笔画印象。随后小组同伴互相辨认姓名,寻找姓名中的相同汉字。

  6、在自带的汉字卡片中辨认自己熟悉的汉字,并要求幼儿分别取出一个笔画最多和最少的汉字,贴在“有趣的汉字栏”中。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设计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体现出“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特点。这次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收集了大量有关汉字起源的.图片,整理出幼儿易于接受的汉字特点,采用幻灯片播放的方法进行活动的前期认识、讲解及交流讨论,使幼儿在观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中教师还尽可能多地创造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个别交流和自由交谈的机会,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发展。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运用连贯、完整、富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语言讲述照片的内容。

  2、感受照片所表现内容的多样性。

  3、体验与人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的照片:示范讲述的照片、孩子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三张有益于幼儿经验拓展的照片:智慧树剧照、全家福照片、刘翔比赛的照片。

  2、幼儿准备自己的照片2——3张,课前请家长和孩子共同交流、回忆有关照片的内容。

  3、为了提高幼儿讲述的兴趣,布置照片展览会,为幼儿创设了想讲、愿意讲的环境氛围,这可以使幼儿在有声有色的讲述过程中身临其境,受到感染与教育。

  4、自制一本相册。

  5、实物展示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组织幼儿参观照片,相互交流照片的内容。

  1、提出参观的要求:“参观的时候,请你找一找哪张照片是你的,和好朋友讲一讲你的照片上有谁?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2、幼儿参观,同伴间互相讲述,教师了解幼儿讲述的大致情况,给予个别幼儿恰当的指导。

  (二)教师示范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1、教师示范讲述:我的照片的故事。

  老师:“这是我和我的孩子在泰山旅游时拍的一张照片。放假的时候,我和我的孩子来到了泰山,泰山是一座很高的山,我们沿着台阶向上爬,一路上看到了高高的树、绿绿的草和五颜六色的花,最有趣的是山上的石头,有的像小猴子,有的像老虎,有的像大象,真是好玩极了!我们爬了好长时间,终于爬到山顶了。我们高兴地说:‘我们爬到山顶了,我们胜利了!’”

  2、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讲述的要点以及讲述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1)“我的故事里有谁?”

  (2)“我和我的孩子在什么时候去了什么地方?”

  (3)“我们看到里什么?说了什么?心里觉得怎么样?”

  (三)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各类照片,感受照片所表现的不同内容,体验大胆讲述、与人交流的快乐。

  1、个别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

  老师:“谁愿意去选一张自己的照片,将照片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幼儿一:“这是我在奶奶家拍的一张照片。秋天到了,奶奶家里收获了许多花生,我和爸爸帮奶奶晒花生,奶奶要剥花生给我吃,我说:‘奶奶,我帮你剥。’我剥不动就用牙齿去咬,爸爸就用照相机咔嚓一下把我用牙齿咬花生的样子给照下来了。”

  幼儿二:“这是我过五岁生日时我妈妈带我到小天使影楼拍的一张照片,我特别喜欢奥特曼,就拉着妈妈跟奥特曼一起拍照片留作纪念,我大声喊‘打败怪兽’妈妈祝我生日快乐!后来,妈妈就去深圳打工了,我很想妈妈……”

  孩子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照片的故事,故事内容真实、有趣、完整。

  2、讲述幼儿在幼儿园活动中拍的照片的故事。(教师为幼儿准备了他们在幼儿园各项活动中拍摄的照片,如:春游、运动会、六一团体操表演等,孩子们都能快乐地、用完整、连贯的的语言讲述,而且讲述内容生动、有趣,是孩子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情景。)

  3、经验迁移,讲述他人照片的故事。

  (1)少儿频道智慧树节目的剧照。

  (2)全家福照片。(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非常开心、快乐、幸福!拍张全家福作为留念……)

  (3)刘翔比赛的照片。(刘翔哥哥在参加跨栏比赛,他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像飞一样,获得了世界冠军……)

  4、自选照片,再次与同伴与交流、分享照片的故事。

  (四)分类整理,制作班级相册,共享照片的故事。

  1、引导幼儿为照片归类、整理。

  “每一张照片不仅可以讲述一个好听的故事,还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一件事情,每一张照片都很珍贵,我们应该将它保存好。”请幼儿按照片拍摄的地点归类、整理。

  2、制作班级相册,分享活动的快乐。

  这些照片装在一起,给它加个封面就做成一本相册了,这是我们的班级相册,我们还会有更多的照片存放在里面,我们还要继续讲照片的故事。

  (五)活动延伸:

  继续收集照片,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由讲述。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一、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住在树林里的老奶奶为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一个个全包进了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会讲故事了……

  (二)主题分析 通过讲述老奶奶把故事包进粽子里,然后再寻找吃了会讲故事的孩子的曲折经历,引发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同时激发起他们学讲故事的愿望。

  (三)情节分析 密密的树林里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谁呢?一位躺在床上、头上敷着毛巾的老奶奶进入了小读者的视线:啊,住在里面的老奶奶病了!小读者是否很担心呢?

  拄着拐杖的老奶奶出现在屋外,她的病好了,可是她拿着白米和叶子做什么呢?

  小动物们都来吃包着故事的粽子,可是“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不同小动物的叫声一定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也引发了焦虑:松鼠、狐狸、百灵鸟……它们不会说话!

  于是小动物们找到了会说话的小姑娘,并动脑筋把她带到了老奶奶家,小读者的焦虑此时可以放下一半了。看,小姑娘吃了香喷喷的粽子,给大家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小读者一定也很想听听吧!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老奶奶胖胖的身体、自自的'头发、围着围裙,除了生病的那幅画面,都是笑眯眯的、慈祥的表情,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亲切。

  故事中每个小动物的出现大都是笑眯眯、可爱的样子,温顺的性格一览无余。而在找不回小姑娘的那刻,每个小动物的眉毛纠结、嘴角下垂,显露出它们的苦恼。

  小姑娘慌张、惊讶、开心的表情变化,正是她对“粽子里的故事”从不知道到了解的心理转变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印象深刻。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画面的色彩明亮,大片黄黄的、橘色的暖色基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故事所传递的温暖、祥和的气息,凸显了故事的主题。

  在构图上,作者运用了大片的、简单的背景来烘托人物和主题,使得人物的动作和表情十分清晰,突出了故事所要表现的主要情节。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图画书中老奶奶的发髻、褂子和布鞋,小姑娘的朝天辫、花棉袄配小绿裤的服饰打扮,还有小背篓、小陶盆以及溪边淘米、洗粽叶的画面……这些细节的刻画与故事的主线“粽子”串连起来,展现出

  浓浓的民俗韵味。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的文字优美,娓娓道来,其中也不乏跌宕的情节,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

  “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这句话反反复复,贯穿整个故事,使小读者读上去既琅琅上口,又充分表达了老奶奶的美好心愿。

  “粽叶”和“粽米”对于幼儿来说是新出现的词汇,但加上了“又青又香”和“又圆又白”这两对形容词就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了。

  “采、洗、包、吃、讲”这五个动词将整个故事的情节串连起来:采粽叶――洗粽米――包粽子――吃粽子――讲故事。

  象声词“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的出现既表现了不同动物的叫声,同时也使得整个故事更具童趣。

  二、活动设计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老奶奶有许多好听的故事,可是她突然生了场大病,病好后就不能说话了。为了把故事讲下去,聪明的老奶奶把故事全包进了粽子里,并在小动物们的帮助下开始寻找吃了粽子会讲故事的小朋友……

  优美的故事娓娓道来,不禁引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美好向往,也同时激发了他们学语言、讲故事的愿望。

  2、活动目标 (1)听故事,理解老奶奶让大家“吃了粽子讲故事”的美好愿望。

  (2)乐于参与传话、词语接龙等语言游戏,体验听说的乐趣。

  3、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课件

  自制大粽子两只:一只用来“传话”,一只用来“接龙”

  粽子糖若干

  4、活动过程 (1)经验回顾,引发兴趣

  出示封面:

  一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听说过包着故事的粽子吗?今天就来听一听《粽子里的故事》。

  (2)倾听、理解故事情节

  ①包粽子(出示第1~5页):

  一生病前,老奶奶有什么本领?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她有什么愿望?

  小结:原来,老奶奶的愿望是: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②吃粽子(出示第6~1 2页):

  一谁吃了老奶奶的粽子?它会讲故事吗?

  一学学小动物吃了粽子后的样子。

  小结:小动物们虽然吃了粽子,但是它们不会说话,所以不会讲故事。

  ③讲故事(出示第1 3~22页):

  一小动物用什么办法找来小姑娘吃粽子?

  一小姑娘吃了粽子后怎么样?

  小结:小动物们为老奶奶引来采蘑菇的小姑娘,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粽子,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

  ④完整欣赏故事:

  一小姑娘带着一肚子的故事回家了。如果你是小姑娘,你回家后会做什么呢?

  (3)迁移运用,开展游戏

  一老师这里有几只大粽子,我们一起来吃粽子讲故事吧!

  ①(拆开第一只粽子。)传话游戏: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将词组传给每组的第一个,幼儿依次传话至最后一个,公布答案,比比哪组传的准确率高,哪组便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传话者要附在听者耳边传话,声音不能响但应清晰;听话者要仔细倾听传话内容,尽可能正确模仿并传递。

  ②(拆开第二只粽子。)词语接龙:

  玩法:将幼儿分成两组,教师说出词组后,由两组幼儿轮流依次接龙,直到接不上为止,接上的一组可获得品尝粽子糖的机会。

  规则:词头接词尾,可同音相接。

  (4)延伸活动 一你们吃了粽子也练了讲故事的本领,这里还有最后一只粽子,里面有许多好听的故事。老师把它放在区角里,下次你可以和朋友一起去试试一边吃粽子,一边故事接龙哦。

  (二)活动设计2

  1、设计思路 孩子们见过粽子、吃过粽子,但不了解粽子。包粽子、吃粽子作为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以故事主要线索的形式出现,更易于为孩子接受和理解。怎样

  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是什么?端午节还有哪些民俗活动?结合“我是中国人”的大班主题,《粽子里的故事》将引发二场孩子们关于“粽子”的大讨论以及“端午”热。

  2、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情节,能学说老奶奶的心愿。

  (2)了解一些端午节的习俗,和朋友一起品尝粽子,分享节日的快乐。

  3、活动准备 镑图画书、PPT课件不同形状、不同馅料的粽子图片

  不同馅料的粽子若干,餐刀、水果叉若干

  4、活动过程 (1)导入激趣

  一(播放课件。)你吃过粽子吗?粽子里有什么?

  一(出示图片。)你还看到过怎样的粽子?

  一听说过粽子里的故事吗?

  (2)讲述故事

  ①完整讲述:

  一老奶奶为什么要包粽子?

  一谁吃了粽子?最后谁会讲故事?

  一粽子里包着的到底是什么?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看图和猜测阅读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初步体会故事里蕴含的道理,体验游戏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PPT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出示图)。这本书是一位日本的庆子阿姨写的。你们猜,这会是关于谁的故事?对,小狗,书的名字是《像狼一样嚎叫》。为什么要像狼一样嚎叫?

  二、逐页阅读、猜测故事内容。

  1.图,介绍小主人和莫卡。

  师:这只小狗叫莫卡,它的小主人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叫米雪儿。莫卡是一只很好的狗,它和米雪儿相亲相爱,你离不开我,我离不你,日子过得很美满。直到有一天,米雪儿读一本书,看,他们正在看一本关于谁的书?讲狼的书。

  猜测:米雪儿正在对莫卡说什么呢?

  “你瞧!莫卡,你真有点像狼!”

  讨论: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生活、牙齿、捕食)

  小结:狼是一种生活在野外非常凶残、可怕的食肉动物。

  2.图,感受狼自由、快乐的生活。

  莫卡听到米雪儿说自己像狼,就认真地看了起来:哇!我是有点像狼。可是瞧狼多神气啊!他们跑来跑去自由自在,它们捉野兽,它们可以待到半夜,对着月亮嗷嗷叫。

  可瞧我过的什么日子?

  3.图,感受莫卡不自由、不开心的生活。

  莫卡平时能自由地奔跑吗?

  莫卡平时吃的是什么?能自己捉食物吗?

  莫卡平时能在夜里对着月亮叫?

  谁不让莫卡做这些事情?

  米雪儿和莫卡那么相亲相爱,米雪儿为什么还要限制莫卡做这些事情?

  是米雪儿不爱莫卡了吗?那,为什么?(是为了莫卡的健康和安全。)

  (对比莫卡和狼的生活,激发幼儿向往自由、快乐生活的`情感。)此时,莫卡的心里对狼的生活充满了……

  4.图,感受莫卡离家出走后的快乐心情。

  第二天,莫卡拿定了主意。它偷偷溜出屋子,直朝山上跑。它跑啊跑,跑啊跑,跑啊跑……

  一直跑到高高的山顶。“我现在自由了!”他大叫,“像狼一样自由自在了!”他跑啊,他跳啊,他跳舞。

  猜测:看,莫卡的心情怎么样?莫卡离开家以后,会做些什么事情?

  它还会回来吗?(互动:不管莫卡会不会回来,我们一定要在音乐停时回到位子上。)

  5.图,介绍莫卡出走后遇到的麻烦,感受它不开心的心情。

  很快它饿了。“没事”它叫道,“我自己捉东西吃,就像狼那样。”于是它就这么干了。

  莫卡看到了什么?它能捉到吗?为什么?(甲虫、田鼠)

  莫卡心想:原来,狼自己捉猎物的本领也不是那么容易学会的。到了夜里,莫卡很苦恼,它想念米雪儿和那些好吃的。

  6.图1——13,感受莫卡实现愿望及遇到危险时的心情。

  你们猜,接下来,莫卡会是回家还是继续往前走?对,莫卡说:“我不能认输,有一件事我还得试试看。”

  (1)你知道是什么吗?它会成功吗?

  (2)莫卡终于爬上山顶,抬起头,看着金色的月亮,使出浑身力气,就像狼一样,放声嚎叫起来:“嗷呜……”

  你们想不想也学一学?(幼儿学叫)

  (3)猜猜莫卡叫完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突然,远方传来了同样的声音:“嗷呜……”接着又是“嗷呜……”

  (4)听到狼的叫声以后,莫卡会怎么样呢?莫卡吓呆了,“是是是是……狼,是真的狼!”

  (5)猜猜看,莫卡会怎么做?对,它转身就向山下跑去,“我要回家!”它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我再也不要做狼了!”它跑啊,跑啊,跑啊……

  (情景表演:一名幼儿当莫卡,老师当米雪儿,大家当狼群。)

  7.图14—16,感受主人对小狗莫卡的爱。

  莫卡跑啊,跑啊,一直跑回了家——这个家,它可太熟悉了。

  “莫卡!你回来了!”米雪儿叫着奔出来欢迎它。

  你们猜,米雪儿发现莫卡离家出走了吗?(米雪儿写了寻狗启示,她也很想念莫卡。)

  莫卡回到米雪儿的怀抱以后,它会后悔自己离家出走吗?它会对米雪儿说什么?(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儿,但米雪儿还是爱它的。它觉得:学“坏”一点也不好玩!)

  三、结合生活,引导幼儿讨论并理解莫卡的遭遇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爸爸妈妈的爱。

  生活中,爸爸妈妈、老师不让你们做哪些事情?那是她们不爱你吗?为什么?

  小结:生活中,我们的自由和快乐是要受到约束和限制的,不能影响别人的生活,也不是自己随便想做什么都能做的。大人们说的有些不允许,是对我们的爱和保护。当你有了新想法的时候,可以勇敢的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在大人们的同意和保护下,我们就可以去试一试。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动物们的形象特点,感受与了解小老虎问路的经过及问不到路的原因。学习理解词:骄傲、勃然大怒。

  2、通过质疑、想象、表演、续编等多种方法拓展想象,大胆推测诗歌情节的发展,引导幼儿积极地交流、主动表述。

  3、懂得分辨是非,激发讲文明懂礼貌的社会情感。

  二、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

  2、《问候歌》歌曲录音。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爸爸妈妈带你出去玩时万一迷路了怎么办?

  2、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质疑、理解第一段。

  (1)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老虎?

  (2)它是怎样找野猪问路的?

  (3)野猪给小老虎指路了吗?它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没给小老虎指路呢?

  3、推测讨论第二段,角色表演。

  (1)想象推测:小老虎看见了谁?它又是怎样问路的?这次小松鼠会给小老虎指路吗?为什么?

  (2)揭晓诗歌情节,听听与幼儿推测的内容是否一致。

  (3)角色体验:幼儿分两组扮演小老虎和小松鼠,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表现小老虎的蛮不讲理。

  4、猜想讨论、对话表演,情感体验第三段。

  (1)猜想讨论:小老虎碰到老白兔又有怎样问路呢?这次小老虎会有改变吗?

  (2)观看课件第三段:小老虎是怎样向老白兔问路的`,老白兔又是怎样回答呢?

  (2)师幼角色表演。小朋友想不想学一学小老虎与老白兔的表演?分组学说老虎和老白兔的对话。

  (3)互动讨论:为什么老白兔说小老虎哪怕踩着路也问不出?

  5、拓展想象,续编故事结尾。

  小老虎应该怎样做才会问到回家的路呢?

  6、完整欣赏诗歌,理解故事内涵。

  (1)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会怎么做?

  (2)师幼小结:请求别人帮助时态度一定要诚恳,更要有礼貌,这样我们才会形成团结友爱温暖的大家庭。

  7、歌表演:问候歌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附故事《小虎问路》

  有一只骄傲的小老虎,

  在大森林里迷了路。

  找谁去问个清楚呢?

  他找到蒙头大睡的野猪:

  "喂,快停止你难听的呼噜,

  给我指一条回家的路。"

  野猪生气地眨眨眼,

  转给小老虎半个屁股。

  小老虎讨个没趣,

  又去问忙碌的小松鼠:

  "嘿!快给我指一条回家的路,

  我让妈妈给你最好的食物!"

  松鼠像压根儿就没听见,

  继续晾他的大蘑菇。

  小老虎勃然大怒,

  冲向一只戴眼镜的老白兔:

  "哼!花了眼的兔老头,

  快给我指一条回家的路!

  我的腿已经走得发软,

  我的肚子已经饿得打鼓!"

  老白兔慢吞吞地抬起头:

  "森林里的路大家都熟,

  可像你这样不懂礼貌,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联系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夜晚工作的人的了解以及曾经在夜晚看到的事情。

  2、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画面进行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激发幼儿热爱、尊重劳动者的情感!

  活动重点:

  联系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夜晚工作的人的了解以及曾经在夜晚看到的事情。

  活动难点:

  鼓励幼儿大胆地根据画面进行讲述,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大图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出示绘本图书。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本书吗?这本图书的名字叫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绘本的名字《夜里什么人不睡觉》。

  2、这本书钟老师也放在阅读区角里了,我们在阅读区了解到有很多人夜里不睡觉,他们在夜里工作。这本图画书中就介绍了这些在夜晚工作的人的事情。

  二、引导幼儿读图。

  1、(出示第8页),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这是一个宁静的夜晚,这是一个静悄悄的夜晚)。

  2、这么宁静的夜晚,人们都在干什么呢?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去睡觉了呢?有没有谁晚上不睡觉呢?

  3、(出示第10页),我们来看看,夜里谁还在忙碌?他们在干什么?

  4、医生是怎样给病人看病的?护士是怎样给病人打针的?他们是怎样抬单架的?(迈开大步)

  5、(出示第12页)我们看看还有谁晚上不睡觉?你们做过火车吗?夜晚当火车在大地上奔驰,你们在干什么呢?

  6、可是夜晚火车上还有人不能睡觉,你知道夜晚在火车上不能睡觉的人是谁吗?

  7、他们为什么不能睡觉呢?(原来在火车上不能睡觉的人有火车司机和乘务员,他们为了把旅客和货物运送到四面八方,所以他们必修在夜晚辛勤的工作。)

  8、夜晚除了火车司机和乘务员在辛勤工作,不能睡觉,我们看看还有谁也在夜晚不能睡觉。

  9、(出示第14、15、16、17页),谁来说说你在图上读到了什么?谁在夜晚不睡觉?为什么他们在晚上不能睡觉?

  10、小结:原来夜晚不能睡觉的还有飞行员、空姐、舵手,他们为了把旅客平平安安的带到世界各地,所以在夜晚不能休息。

  11、夜晚不睡觉的人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出示第18页),谁发现了图中的秘密?请你说给大家听听吧。(这幅图里有两幅图小图)

  12、这里讲的是从夜晚到白天发生的事情,我们先看夜晚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车,清洁车,为什么清洁车要在夜晚工作?)

  13、小结:原来清洁工人每天夜晚开着清洁车在我们睡着的时候,把地扫的干干净净,白天让我们的.小汽车在清洁的路面上行驶,让小朋友在干净的道路上高高兴兴上学,如果没有清洁工人夜晚辛勤的工作,我们的城市就没有这么整洁、漂亮,所以我们要感谢他们,感谢他们辛勤的付出。

  14、还有谁也像他们一样幸苦呢?(出示20—21)你能把这里发生的从晚上到白天的事情说一说。

  15、引导幼儿读图。小结:原来我们每天早晨喝的牛奶,吃的面包,都是送货员和面包师傅夜晚幸苦工作做出来的,如果没有他们昨天夜里的幸勤劳动,我们大家就不可能喝到新鲜的牛奶,也不能吃到新鲜的面包。

  16、在静悄悄的夜晚有这么多人在坚守自己的岗位,为我们大家服务,真的好辛苦,(出示第22—23)谁能把你在这幅图里读到说给大家听听?

  17、小结:我们每天看的报纸都是报馆编辑和印刷工人夜晚辛苦工作印出来的,如果不有他们夜晚加班加点的工作,我们就不可能读到最早的新闻。

  18、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夜晚不能睡觉,辛勤工们的人们,当我们悍然入睡,做着甜甜的美梦时,他们正在边疆保卫我们伟大 的祖国,为我们站岗放哨,他们又是谁呢?(出示第24—25)页。

  19、引导幼儿读图,小结:对了夜里不能睡觉的人还有我们的边防战士和人民警察,他们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在夜里站岗放哨,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祖国,才能繁荣富强,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三、完整欣赏

  今天我们读了一本既感动又充满爱的书,让我们再次听听他们感人的故事吧!

  效果分析: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11-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推荐】03-21

【推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11

【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精】03-15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热】03-05

【热门】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2-2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荐】02-27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热门】02-27

【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