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时间:2023-08-01 07:47:3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5篇【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5篇【荐】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操作中掌握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在亲身参与有趣的情景活动中提高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分类速度。

  3、体验劳动和工作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电视机、录放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

  实物图形饼干;拱形门、货架、货筐;大嘴动物头;围裙。

  活动过程:

  一、做个饼干屋小员工。谈话引入情景,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二、开心分饼干。

  1、按形状分类。

  (1)观看采购员到饼干批发市场上货的录像。

  (2)明确第一项工作任务---请小员工将饼干按形状进行分类。感受分类的乐趣。

  (3)师生共同检查按形状分类的结果,体验初获成功的喜悦。

  2、按颜色及形状分类。

  (1)接到订购电话,明确第二项工作任务。

  (2)看实物投影,再次明确顾客的要求,开始分类工作。

  大班—红色包装的圆形饼干

  中班—黄色包装的正方形饼干

  小班—绿色包装的长方形饼干

  托班—蓝色包装的三角形饼干

  (3)师生共同检查按饼干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的结果。

  3、游戏《我喂动物吃饼干》。请小员工根据动物嘴巴的不同形状喂相应的 饼干。

  三、神秘礼物。

  请小员工们摸一摸神秘袋里的礼物,并说出它的形状。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感知和操作,了解面粉的特性。

  2.感知面粉加了水再用双手揉捏后会变成面团的变化

  3.知道面粉可以做成各种有营养的好吃的食品。

  活动准备

   1、教具:面粉的由来ppt,面粉制品图片展示ppt,视频展示台。干面粉若干、水、滴管各一份。

  2.学具:人手一份干面粉,每桌一盆水、水中放若干滴管。

  3.其他准备:每桌一块一次性桌布铺好,课前请幼儿洗净双手,擦手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面粉的特性。

   (1)让幼儿观察:你们看盘子里有什么?

  (2)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用眼睛看一看。面粉长得什么样子?用手捏一捏,说一说面粉又是什么样子?

  (3)在幼儿表达基础上,引导幼儿小结:面粉是白色的、细细的`、软软的,没有气味。

  二、简单了解面粉的由来。

   提问:你们知道面粉宝宝是从哪里来的吗?(课件演示)

  三、感知面团的特性

   (1)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将面粉加水变成面团的操作过程。

  (2)幼儿尝试使用滴管往面粉里加一次水,并揉和,说说面粉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次加水,并揉和,说说变化。

  (4)小结:面粉加水后揉和会变成像橡皮泥一样的面团。

  四、了解面粉制品

  (1)面团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把面团变成什么样?我们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2)面团可以做成什么?

小班教案 篇3

  一,游戏目的

  帮助小班小朋友提高观察力,锻炼小朋友的耐心,提升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并建议小朋友建立小团队,帮助小朋友建立友好关系。

  二,游戏道具

  空饮料瓶。把盖子拧下来,混乱地与瓶子放在一起。

  三,游戏过程

  1,幼教先给小朋友们讲一下这个游戏的规则,那就是帮助每一个不同的瓶子找一找它的盖儿。然后让孩子们把盖盖到瓶子上。配对好的瓶子放到一边。看哪个小朋友配对的瓶子最多,给予小红花奖励。

  2,孩子们找不到配对的时候,幼教可以善意地提醒一下。

  3,让小朋友自由组合,可以一个人找瓶子,一个人找盖子。或者是单独游戏也可以。

  4,小朋友配对好后,把瓶子交到老师手里,由老师帮助小朋友记数。

  5,最终瓶盖配对完成,老师开始给表现好的小朋友奖励,并对认真的小朋友也给予奖励,还要对友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

  给瓶子找盖儿,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游戏,对于小朋友来讲,看似简单,却不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因为找盖子并不只是找,而是还要把盖子盖到瓶子上,有时候,小朋友看着是可以配对的瓶子和盖子,却盖不上去,就得让孩子不断地找,不断地盖,对于锻炼孩子的耐心是十分有帮助的。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感官感受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初步具有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意识。

  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制作大红、粉红、蓝、灰四种颜色、大小不一的鱼若干;创设一个鱼塘情境;大红、粉红、蓝、灰四种颜色的小盆各一只;小猫头饰一只;人手一只小食品袋,内装有5以内数量的小食品。

  【活动过程】

  1、扮演角色,导入游戏情境。

  老师饰猫妈妈,小朋友饰小猫在睡觉。猫妈妈说:“天亮了,公鸡叫了,我的宝宝快起床。”小猫一起叫着“喵喵¨¨”,并奔跑到妈妈身边。

  2、猫练本领。(运动觉感知)

  (1)妈妈布置任务及要求:妈妈先和小猫一起说儿歌小猫小猫喵喵,蹲在地上吃小鱼;小猫小猫喵喵,站起身来伸伸腰;小猫小猫喵喵,跟着妈妈做游戏)。

  (2)接着妈妈说,小猫做动作(如:我的小猫叫三声,我的小猫拍两次手,我的'小猫蹲五次,我的小猫走一步,我的小猫转两圈,我的小猫跳四下等)。

  (3)练本领。第一次要求:妈妈说慢一些,小猫可以数出声来;第二次要求:妈妈说快一些,能干的小猫不数出声来。

  (4)小结。表扬小猫有本领。

  3、小猫摸鱼(视听觉感知)

  (1)妈妈交代游戏内容:我们小猫最喜欢吃鱼了,今天妈妈带你们去鱼塘摸鱼。

  (2)提出要求:请小猫听妈妈敲小铃的次数去摸鱼,摸好后,看清鱼是什么颜色的,就放到相同颜色的小盆中。

  (3)小猫摸鱼。妈妈敲小铃,让小猫听铃声摸鱼并学习检查。检查顺序:先请妈妈检查;接着和伙伴相互检查;最后请小猫自己检查。

  (4)小结。夸小猫真能干,注意鼓励能力弱的宝宝。

  4、小猫摸奖品。(触摸觉感知)

  (1)发奖品。妈妈给每位宝宝一个小食品袋,内装有5以内数量的小食品,请小猫把眼睛闭起来,摸摸袋中有多少食品。

  (2)一起分享食品。

  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这个活动,很适合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因为小班的幼儿模仿性特别的强,他们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于是我扮演了小猫的妈妈,让幼儿扮演小猫,在整个小猫的妈妈带自己的小猫宝宝一起游戏的过程,在游戏的过程中穿插着小猫要学习的本领,幼儿很兴趣。幼儿玩得很高兴。接下来的几个环节就是层层深入地先对已学的认识数字进行复习,对新知识的迁移。继而达到活动的目标。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能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表现出了以往没有的热情,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了预定的目标。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尝试联系生活经验区分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动物。

  2、乐意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并体验模仿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

  ——观察救生圈,回忆起一些有关救生圈的经验。

  1、谜语导入:胡子长的细又长,叫起声来喵喵猫。猜猜是谁?

  2、提问:看看小猫捡到的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3、小结:这是救生圈,我们在游泳的时候要用到救生圈,有的.不会游泳的人用了救生圈就能帮助他们学游泳。小猫捡到的救生圈会是谁的呢?

  二、看看、说说

  ——在故事中,了解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动物

  1、分段欣赏故事。

  提问:小猫是怎么问小青蛙的?

  小猫捡到的救生圈到底是谁的呢?为什么?

  那小青蛙、小乌龟、小鸭子是怎么说的?(鼓励幼儿学说对话)

  2、小结:原来小朋友们觉得救生圈是小鸡的,因为小鸡不会游泳,而小青蛙、小乌龟、小鸭子会游泳,所以救生圈不是他们的,那我们一起再去听听故事。

  3、完整欣赏故事

  原来有的动物本来就会游泳,有的动物不会游泳,需要带上救生圈。

  三、学学、玩玩

  ——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经验,感受夏天“游泳”的乐趣。

  1、那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小动物会游泳吗?

  引导幼儿说说会游泳的动物,并学学它们游泳的样子,用动作表现出来。

  2、提问:什么时候游泳最舒服?

  夏天到了,天气很热,游泳又凉快又舒服还能锻炼身体呢。

  3、你们想不想做做会游泳的小动物去游泳呢?

  鼓励幼儿模仿各种会游泳的小动物,在音乐声中一起“游泳”。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3-23

小班教案[经典]07-29

小班教案(经典)07-25

(精选)小班教案07-24

(经典)小班教案07-24

小班的教案06-12

[经典]小班教案07-31

小班教案健康教案07-08

秋游小班教案01-18

小班《螃蟹》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