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16 11:17: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集合10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通过一次集体教育活动课“房子的变化”,幼儿对身边的建筑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纷纷表示长大后要当一名建筑师。为了满足幼儿自己的创造欲望,大型积木区成了他们一显身手的好地方。

  目标:

  1.在观察各种各样房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搭建,满足幼儿的创造欲望。

  2.在建筑过程中,养成擅于发现、积极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3.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幼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通过已进行的教育活动“房子的变化”,幼儿们已对身边建筑物的结构、模式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基本了解,对搭建房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创设了适宜的建筑区角的基本环境,投放大型塑料积木、建筑物图形、较宽敞的场地等。

  活动过程:

  1.集体教育活动课“房子的变化”过后,大型塑料积木区成了孩子们最乐意光顾的地方,每天都是热闹非凡。几天来,我发现孩子们在建筑过程中不注意美观,只注意高度,形式也比较单一。于是我抓住这次积木区小朋友请我去作客的机会,向他们提出了高的要求:“上一次,我应邀来你们积木区进的就是这个小院子,你们想一想,我们学的‘房子的变化’里都有什么样的房子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有平房、有楼房、有四合院、有尖顶房、有方顶、还有圆顶房……”“为什么我们只有农家小院这一种?”孩子们接到挑战后,一致表示要搭建一个大型建筑物。于是孩子们商量,有的说盖四合院,有的说盖圆顶的体育馆,还有的说盖长方形的楼房。最后大家讨论决定盖简单一点的长方形楼房。

  自我分析:在这一环节中,我通过提问,启发幼儿用学过的知识与经验去发现搭建单一的问题,并通过幼儿讨论去确定新建主题,最终确立目标,使幼儿在一定的目的下进行操作。

  2.目标确定后,孩子们做了具体分工:一个小朋友负责设计楼房结构,两个小朋友负责找积木,两个小朋友负责搭建。一会儿工夫,一层就这样顺利地盖好了。在盖第二层时,“小设计师”要求负责搭建的小朋友把四面围墙都用圆柱形积木搭建,理由是为了增加透明度,便于大家看到内部装饰。随着新设计方案的`出台,问题也由此产生,只见孩子们找来圆柱形积木往一层顶部长条积木的长槽里插,怎么也插不进去,几个人忙乎了一大阵,也没能“制服”这些圆柱形积木。几个人面面相视,最后把目光投向了我,接到求助信号,我以他们伙伴的身份参与了进来,轻声的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设计方案,不用圆柱形积木,使楼房除了具有透明度,还具有稳固性呢?”我的话音刚落,只见李嘉璐小朋友拿起一块三角形积木试探性的把它的一条边插在了一层顶部的长槽内。“老师快来看,三角形积木站住了。”王雨晴高兴地叫着。就这样,他们在将楼房一层一层加高的同时思路越来越开阔,格局越来越完美。到游戏区活动将结束时,孩子们已搭起了一座四层高的楼房。孩子们在“楼”前欢呼雀跃,一个个得意洋洋,并不时的向我做着介绍,让我看看这,看看那。

  自我分析:我在孩子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适时地介入,给予引导与帮助,不仅使幼儿及时克服了困难,解决了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搭建欲望,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

  3.延伸活动:活动结束时,我特意让其他区的孩子们参观了积木区的建筑成果,并希望来积木区活动的小朋友今后能多观察多动脑,建造出更多的与众不同的建筑物。这不但解决了积木区的杂乱问题,同时也给今后的活动提出了挑战。

中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双脚夹包跳起前掷,发展幼儿双脚向上跳的能力和动作速度。

  2。培养幼儿初步的.竞争意识。

  教学准备:沙包、椅子、积木、垫子等

  教学过程:

  一、玩沙包,能用沙包进行各种的玩法,平衡、爬、传、走、投等动作。

  第一组:传沙包。坐在椅子上,将沙包从第一个幼儿头上向后传,最后拿到沙包的幼儿迅速跑到排头,其他幼儿依次向后移。

  第二组:过小桥。双手平托沙包走平衡木。

  第三组:乌龟运粮。将沙包放在背上在垫子上学乌龟爬。

  第四组:小蛇游。头顶沙包绕障碍走S形。

  第五组:打沙包,用沙包练习投掷。

  二、学习双脚夹包跳起前掷的动作。

  1。教师示范动作。

  2。幼儿讲述观察结果,教师小结动作要领。

  3。幼儿示范,共同评价,讨论。

  4。分散练习,个别指导。

  5、集合,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强化动作要领。

  三、小组接力竞争游戏:运果子。

  1。讲解游戏的方法,教师示范怎样运果子。

  2。幼儿游戏,注意游戏的规则。

  3。小结游戏。

  四、结束,做放松活动。

中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乐意想象有趣的蔬菜形象,体验想象和创编的快乐。

  2、仔细观察蔬菜的外形特征,能用语言大胆描述和创编。

  3、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二、活动重难点:

  难点:仔细观察蔬菜的外形特征,能用语言大胆描述和创编。

  重点:学习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三、活动准备:

  儿歌图片(番茄、茄子、白萝卜、玉米)

  儿歌录音 蔬菜图片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儿歌图片,幼儿看看、说说图片内容。

  ——看看,这些分别是什么蔬菜?

  ——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蔬菜的样子吗?(形状、颜色、味道等)

  (二)播放儿歌录音,幼儿学习儿歌。

  1、第一次播放录音,幼儿初步感知儿歌。

  ——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你最喜欢哪一句?

  2、第二次播放录音,幼儿初步理解儿歌。

  ——为什么说茄子穿着紧身衣呢?为什么说番茄带着绿帽子呢?白萝卜的绿长发是指什么?黄玉米的长胡须在哪里?

  3、第三次播放录音,幼儿初步学念儿歌。

  ——我们一起跟着录音来学一学、说一说吧!

  (三)出示蔬菜图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创编儿歌。

  ——这些蔬菜有什么最特别的地方?要怎形容它呢?

  ——如果你要形容这些蔬菜,还可以怎么说呢?能不能像儿歌里那样说一说?

  (四)教师将幼儿创编的蔬菜儿歌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并带领幼儿集体念儿歌。

  (五)延伸活动:幼儿将自己创编的蔬菜儿歌画下来,制作蔬菜儿歌图书。

  五、教具图片: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学习用乐器演奏动物走及笑声的节奏。

  2、通过探索,认识动物走路声音特征与乐器声音性质的关系,体验探索声音的乐趣。

  3、能较专注地倾听老师的指令演奏乐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大鼓、铃鼓、摇铃、串铃、小铃、单响筒、圆舞板,及相应的汉字卡片。

  2、有相关汉字指示的节奏卡三张,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示“胖胖熊和小老鼠”的图片,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二、讲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愉悦情绪。

  1、老师提出问题:

  (1)故事讲了什么事情?

  (2)在故事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是谁发出来的?(分别出示节奏卡)

  2、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动物走路及笑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怎样的?你能模仿出来吗?

  三、认识三种节奏型

  1、根据节奏卡集体用象声词表现相关节奏。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

  提问:你还能用其他的动作来把这些节奏表现出来吗?

  四、学习为动物走路及笑声配乐器。

  1、讨论:如果让你用乐器来表现这些不同的声音和节奏,你会选择哪些乐器,怎么配?为什么?

  (1)幼儿商量后回答。

  (2)老师出示一些乐器,幼儿自由的选择并且根据相应的节奏型演奏。

  (3)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演奏,一起评价。

  2、老师总结并确定配器方法,并在黑板上以节奏谱的形式显示。

  3、幼儿根据节奏谱重新座位,听故事做相应的演奏。

  (1)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取代老师讲述故事,指挥演奏。

  (2)幼儿交换乐器演奏。

  活动延伸:

  1、提出思考:

  (1)如何演奏才能区分同类动物的不同特点?比如,怎样把熊爸爸熊妈妈和熊哥哥在相同的声音上区分出来?

  (2)还可以把哪些乐器也配到故事中来

  2、在音乐角中提供乐器,引导幼儿继续表演和探索。

  3.了解故事中的道理:做人要勤劳

  故事:小熊和小老鼠

  从前,有个小村庄,村庄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小狗、小猪、小熊、小老鼠······小熊和小老鼠是邻居,他们都是好孩子,只不过小老鼠很勤劳,而小熊却很懒惰。

  小老鼠经常打扫自己的屋子:拖地、擦窗户、洗窗帘······可勤快了。他还要整理院子,拔草、修剪树木、捡垃圾······从不喊累。

  小动物们一走过他家时,就忍不住赞叹到:“哇!真是太美丽、太整洁了,小老鼠真勤快啊!”

  而小熊却老是躺在床上,不起来,屋子搞的乱乱的也不管,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要枯死了,他也不理睬。小动物一走过他的屋子,就忍不住批评到:“真乱、真乱!真脏、真脏! 小熊真懒。”

  春天到了,小老鼠马上去撒种子,而小熊却还是躺在床上,不去耕种。秋天到了,小老鼠的'田里黄灿灿的:金黄的麦子、火红的苹果、绿油油的蔬菜够小老鼠过一个冬天了。而小熊的田里只有几根枯死的杂草。这时,小熊才后悔的说:“要是我当初勤快一点就好了。

  活动反思:

  本活动坚持以幼儿为主体,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探索空间、真实的情景体境,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使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中建构新的知识经验。而教师坚持做一个“热情而积极的鼓励者、支持者,有效而审慎的引导者”,根据幼儿的需要在精神上、策略上因势利导给予启发帮助,使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整个活动以情激趣,以情激学,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充分发挥了师生互动作用,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固体胶、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动物排第几。

  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

  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

  二、动物运动会。

  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

  “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们现在在哪个跑道上?”(让幼儿说说××动物在第几个跑道上)

  2、猜猜谁会得第一。

  “小朋友,你门认为谁会在跑步比赛中得第一名呢?”让幼儿说说。

  3、点击课件第三幅,进行跑步比赛,再让幼儿说说动物跑步比赛的名次。

  “到底谁会得第一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过程,好吗?”表扬猜对的`幼儿。

  三、动物回家。

  “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但他们实在使太累了,想请小朋友门送他们回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东门的家主宰什么地方呀?”

  出示课件第四幅,让幼儿初步意识从上往下的箭头代表层数,从左往右的箭头代表间数,让幼儿一起来看看、数数楼房有几层,几间。

  四、操作活动。

  “请小朋友帮助这些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好吗?”

  分组操作:

  第一、二组:房子操作纸,尝试记录××动物住第几层第几间。

  第三、四组:看记录把动物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把小动物送回家。

中班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外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 学习这一课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的总是对幼儿来说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再观看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纪录片,幼儿会很透彻地理解“白色污染”。

  二、目标确定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活动通过寻找发现、观察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因此,针对本班幼儿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以上两个目标是本课的重点。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1、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

  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3、在活动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图片及光盘。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发现法、观察法、比较法相结合,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了解塑料制品特征,为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我运用了交流讨论法、设计情境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经便幼儿理解。

  五、教学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设计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这时幼儿会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具体生动的教具摆放在桌子上,自然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塑料制品展示会,幼儿感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立即被激发出来了。) 然后幼儿自由发言:我带的是小杯子,喝水用的;我带的是一辆小汽车,玩游戏用的……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带来的这些世界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自然引出课题。 (这一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体原则)

  (二)引导出现 1、在活动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

  这一环节完成活动目标。

  (三)交流讨论 首先祟塑料大棚模型,再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活动和观看光盘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完成活动目标3。 本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请涉朋友分组讨论,由于幼儿自带了那么多塑料制品,活动区里又投放了那么多,因此幼儿讨论的会非常激烈,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把讲座结果归类小结: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学习用塑料制品。

  3、电器产品中的塑料制品。 这一环节完成了活动目标2。

  (四)情境设计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首先祟塑料大棚模型,再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活动和观看光盘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完成活动目标3。

  (五)活动延伸 1、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2、在活动室张贴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动员幼儿带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体验“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绝“白色污染”。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尝试用符号记录规律。

  2、激发幼儿对物体排列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斑马图片;条形旗图片(规律为ABCABC);每人一盒水彩笔、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1、教师身穿条纹上衣,吸引幼儿注意。

  师:“老师的上衣图案是怎么样的?”

  2、出示斑马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纹规律。

  3、出示条形旗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二、启发幼儿用符号记录规律。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规律,怎么样把它们记录下来呢?”

  1、幼儿讨论记录方法。

  2、确定简洁的记录方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规律(如:010101、□○□○□○)或用物体的主要特点进行记录(如:蓝白蓝白蓝白)。

  3、幼儿尝试用自己的符号记录。

  4、幼儿互相交流记录结果的含义。

  三、启发幼儿寻找生活中的规律,并尝试进行记录。

  四、幼儿相互交流经验。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的各种规律事物及规律现象。(如:人行横道、星期的轮回规律、四季的轮回规律等)

  中班科学教案:会变的颜色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知道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初步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观察能力。

  2、体验探索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黄色的水若干,红、黄、蓝三色颜料。

  2、演示记录卡和操作记录卡若干。

  3、操作图若干,透明塑料纸若干,调色卡人手一份。

  4、毛笔若干,抹布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悬念,以变魔术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看,这是一瓶什么颜色的水呢?(黄色)

  今天,老师来当回魔术师,来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请小朋友仔细看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喽!我们一起喊一、二、三!(教师摇晃瓶子)

  黄色的水变成什么颜色的水了呢?

  2、自由讨论:

  师:谁知道魔术师是怎样把黄色的水变成绿色的水的?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告诉老师!

  3、自由探索

  ①究竟加入了什么颜色的宝宝了呢?请每位小朋友也来当回魔术师:你们看老师帮你们请来了红色宝宝、黄色宝宝、蓝色宝宝三种颜色宝宝,请你们选择其中的一种颜色宝宝把瓶子里的黄色宝宝变成绿色宝宝?

  ②谁变出了绿色宝宝?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变出来的?(幼儿回答)

  ③总结:我们现在一起来试一试,然后用记录卡把它记录下来。

  (出示大的示范调色卡教师边讲解边调色,并出示记录卡进行记录)

  4、探索操作

  师:咦!刚才有的小朋友还变出了什么颜色?(认识橙色)

  师:那又是怎么变出来的呢?先不要说出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调色卡,请小朋友试一试,怎样可以变出橙色?再把它记录下来。(幼儿调色并记录)

  教师总结:请幼儿说一说,教师出示大记录卡边讲解边示范。

  5、引导幼儿发现并记录

  ①蓝色宝宝和红色宝宝也想手拉手,那它们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请你们自由选择一种材料试一试,可以用瓶子,也可以用调色卡,还可以用透明的塑料纸重叠起来看看,然后把你们的发现用记录卡记录下来!(幼儿自由选材操作并记录)

  ②变出了什么?请你把你的记录卡讲给大家听听。

  ③教师总结:出示大记录卡进行记录。

  6、操作游戏:变色眼镜

  师:小动物们听说小朋友学会了一样本领,所以想考考你们,瞧!小猴戴上蓝色的眼镜看黄色的香蕉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狗戴上红色的眼镜看蓝色的蓝莓会变什么颜色了呢?小猫戴上黄色的眼镜看红色的苹果会变什么颜色了呢?(边说边出示大操作纸)请个别幼儿讲解。

  四、延伸活动:

  小动物们要回家了,我们赶快到教室去用会变的颜色做一条彩色的围巾送给它们吧!(陈皆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奇妙的玻璃片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不同的玻璃片,引起幼儿对周围物体现象的探索兴趣。

  2、初步培养幼儿自己尝试动手制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小花猫

  2、三块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长方形纸、玩具望远镜、双面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兴趣。

  (1)观察桌上放着的玻璃片(凸片、凹片、平面片)

  (2)小花猫图片

  请幼儿分别用这三块玻璃片去看小花猫图片。

  (3)提问:透过这三块玻璃片看到的图片是不是跟原来的一样大?

  (大了、小了、和原来一样)。

  2、启发、探索。

  (1)为什么透过三块玻璃片看同样的东西,大小不一样呢?

  (2)请小朋友用手摸摸,用眼看看,这三块玻璃片是不是一样?

  (3)教师示范并告诉幼儿:“先摸玻璃片两面的中间,再摸边缘是不是一样,

  然后把玻璃片竖起来用眼睛看。”

  3、师幼进一步探讨平、凸、凹玻璃片。

  (1)请幼儿取出中间和周围一样厚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平玻璃片”

  (2)请幼儿取出中间厚、周围薄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凸玻璃片”

  (3)请幼儿取出中间薄、周围厚的玻璃片

  告诉幼儿这是“凹玻璃片”

  4、幼儿动手操作、体验平、凹、凸三种玻璃片的作用。

  (1)请幼儿分别用平、凹、凸三种玻璃片去看周围的事物,讲讲有什么不同.

  (平:—样大;凸:放大;凹:缩小)。

  (2)教师小结:玻璃片真有趣,用不同的玻璃片看到的东西不一样。

  科学家真会动脑筋,他们利用不同的玻璃片,制造出各种各样的东西,玻璃片的作用可真大呀!

  5、尝试制作望远镜,教师巡回指导。

  (1)请幼儿用玩具望远镜看一看周围事物,引起幼儿制作兴趣。

  (2)请小朋友动手把长方形纸卷成筒,把凹玻璃片放在纸筒后面,凸玻璃片放在纸筒前面,

  望远镜就做成了。教师重点指导双面胶的用法。

  (3)请幼儿用自己制作的望远镜再一次看一看周围事物的变化,

  进一步了解望远镜的作用并享受自己动手制作的乐趣。

  (教师提示望远镜的作用。如看文艺演出、看体育比赛、看风景、解放军瞭望。)

  活动延伸

  幼儿自由玩耍自制望远镜,对周围事物进一步探索。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做小实验,初步体验量的守恒。

  2、懂得做实验后获得的结果才是正确的结果。

  3、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实验。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从杯中倒水的经验。

  2、物质准备:——教具:一粗一细两个杯子,里面分别装有不同水位的水。

  3、——学具:粗细不同的杯子若干(数量各为幼儿人数的一半,其中粗杯子里盛有兰色的水,细杯子里盛有红色的水),粗细不同空杯子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的一半)。

  活动过程:

  一、哪个多哪个少?

  ——教师(出示粗细不同的杯子):这两个杯子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引导幼儿发现杯子有粗有细。

  ——教师:杯子里面有什么?你觉得杯子里的水一样多吗?哪个多哪个少呢?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

  ——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二、思考实验方法

  ——教师:我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你猜得对不对呢?

  ——鼓励幼儿思考,并提出建议。师幼归纳多种方法,并引导幼儿分析这些方法中哪些可行,哪些方法有难度,现在没办法做。鼓励幼儿发现借助空的第三只杯子可以了解两杯水是否一样多。

  三、幼儿操作活动

  ——两位幼儿共同做实验,一人拿一杯水,然后再取一个空杯子。先猜猜两杯水是否一样多,谁多谁少,然后再实验。

  ——教师观察指导,了解幼儿的实验方法。

  如,方法一:一幼儿先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入空杯中,做一个标记后把水倒回去。另一个幼儿幼儿再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二:一幼儿在自己杯子的水位处作标记,然后把水倒入空杯中,另一个幼儿将自己杯中水倒入做标记的杯子中,比较水位与标记的高低。

  方法三:如果幼儿取的空杯与其中某幼儿的一个杯子一样大小,则可以让另一幼儿把自己杯中的'水倒入空杯中,两杯水放在一起直接比较水位的高低…

  ——提醒幼儿实验时注意慢慢倒入,不要将水泼出来。同时要将杯中水全部倒完。

  四、我们的实验结果。

  请幼儿介绍实验的结果,引导幼儿发现,光用眼睛看,结果不一定正确,要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正确的结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美丽的花》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做做了解花的用途。

  2.创造性地设计花的礼物,使幼儿进一步萌发爱花、护花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雨中红色玫瑰, 山茶花2, 菊花5

  2.彩色笔,画纸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花的美

  1.课件演示:漂亮的花

  幼儿观看。

  2.教师:你们看到了些什么花?漂亮吗?

  看见花你感到怎么样?

  二、感知花的用途

  1.观察:花的礼物

  (1)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礼物吗?它有什么用?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说说花的礼物可以用来做什么。

  2.教师小结花的用途

  (1)做药

  (2)可以吃

  (3)泡茶喝

  (4)用花做好看的装饰品。

  (5)清香空气

  (6)可以美容

  三、创造花的艺术品

  1.观察花朵头箍

  提问:这个头箍是用什么做的?好看吗?

  2.提出创造的要求:你想不想用花做礼物送给别人?

  请你们把自己想做的花的礼物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你想做什么花的礼物,准备送给谁。

  3.幼儿绘画:花的礼物

  4.幼儿描述自己的创造。

  四、环保教育

  讨论:你觉得花的用处多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花?

  中班科学:大蒜哥哥,葱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标:

  1.在捡菜的过程中进行分类比较,了解韭菜.大蒜.葱的不同特征。

  2.在种植过程中,发现根能吸收营养,帮助植物生长。

  准备:

  1韭菜 .大蒜 .葱。

  2筐若干个(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干。

  过程:

  一 .谈话

  你们在家吃过韭菜 .大蒜 .吗?那认识它们吗?

  二 .拣菜

  1 .出示一筐菜。

  菜场一早送来许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几种菜混在了一起,给厨房的厨师带来了许多麻烦。厨师请我们小朋友帮忙,把这些菜分开放在各自的筐里。

  2 .幼儿一边拣菜一边把菜分别放入不同的筐中。

  我们来帮厨师把菜分分开,把这些菜放在不同的筐中。

  3 .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开摆放?

  好,我们把菜分好了,那想想为什么要这样分开 摆放呢?这样摆放有什么好处?

  4 .引导幼儿说出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像妹妹。

  刚才我们说了为什么要把这三种蔬菜分开,那谁能来说说这三种蔬菜,它们有什么特征。如果它们是一家人的话,你说说谁像哥哥,谁像弟弟,谁又像妹妹呢?

  5 .师小结。

  韭菜妹妹的叶子从上到下都是一样粗的,叶子是扁的 .窄的;大蒜哥哥的叶子上面小下面大,又宽又扁;葱弟弟的叶子中间是空的,圆柱形的。

  三 .种植韭菜 .大蒜(有根的) .葱(有根的)。

  1 .刚才我们了解了这三种蔬菜的不同特征,现在我们要来种植这三种蔬菜,那该怎么种呢

  2 .取部分韭菜 .大蒜 .葱,切下其下半段。

  每个小朋友先选其中一样蔬菜,然后把你选的这样蔬菜的上半段去掉,看看还剩下些什么。

  你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3 .把它们种植在同一花盆里,比一比谁长的高。

  我们把三种蔬菜的下半段种在花盆里,看看它们谁长的又快又高。

  4 .幼儿种植蔬菜

  5 .把它们放在自然角中,鼓励幼儿学着照顾,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食物合理搭配有益健康。

  2.乐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调查。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提前让幼儿记录妈妈一周菜篮子内容。

  2.环境创设:制作图表或用课件展示简单的食物营养搭配及其营养价值,如西红柿炒蛋、青菜豆腐汤、土豆煮牛肉等。

  3.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菜篮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记录表。

  师:上一周,妈妈买了什么菜呢?你们的记录表上记录了什么?谁来介绍?为什么要把不同的食物放在一起煮你鹅?不同的食物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不同的好处?

  小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我们身体每个地方需要的营养搭配都不同,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不生病,我们做的菜就要合理搭配,特别是蔬菜的搭配很关键。

  二、了解食物的营养搭配。

  利用图表或课件,让幼儿了解蔬菜和其他的食物的营养搭配。如荤少、素多有利健康,某些食物一起煮更有营养等。

  三、游戏"买菜"

  师:妈妈买菜,你觉得应该买那些食物?为什么?

  1.模拟游戏:请幼儿在"自选超市"里挑选食物卡片,设计蔬菜与其他食物的营养搭配。

  2.组织幼儿介绍自己设计的菜的搭配。

  3.引导幼儿相互评价,比一比谁配的菜更合理、更有营养。

  四、欣赏歌曲。

  组织幼儿欣赏歌曲《买菜》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学习歌曲《买菜》

  2.提供操作材料《菜篮子》,引导幼儿剪纸。

  活动反思:

  游戏的形式认识蔬菜并知道蔬菜搭配着吃对我们身体健康有好处,孩子们讲得不亦乐乎,利用这个环节让孩子们了解蔬菜有很多种不同吃法,让孩子知道蔬菜很有营养价值,并教育孩子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中班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

  中班幼儿的平衡、爬行正处于发展阶段,根据我班幼儿想象力丰富,喜欢玩游戏的特点,我设计用泡沫板让幼儿边玩边创造,发展幼儿平衡、及爬行能力。

  目标:

  1 通过玩泡沫板让幼儿试着创编玩法,练习平衡 及爬行能力。

  2 培养幼儿合作游戏的能力。

  准备: 录音机 泡沫板 天线宝宝图案、篮球架、大积木等大型器械。

  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1、我们是聪明的天线宝宝,一起去玩游戏好吗?先说个天线宝宝的`儿歌吧。

  2 、说儿歌:

  天线宝宝真能干,

  聪明无比智慧大。

  神奇的风车转一转,

  高高兴兴跳起来。

  (放音乐做准备活动让幼儿自由做)

  二、 创编演示玩泡沫板

  1、 我知道天线宝宝很聪明,今天看谁拿泡沫板玩得花样最多,让我们来试试。

  2、巡回指导及时鼓励勇于创编的幼儿。

  3、启发引导:宝宝们看活动室里还有很多东西,你都可以利用去。(让幼儿继续玩,鼓励幼儿勇于创编,老师也参与创编。)

  4、 快来神奇的风车转了,因为天线宝宝都开动了脑筋,创编了许多有趣的玩法,都有什么玩法呢?(总结刚才幼儿创编的玩法)。

  5、这么多玩法你喜欢那种玩法?

  6、用幼儿喜欢的玩法进行竞赛游戏。

  7、我刚听说天线宝宝乐园的小路坏了,我们背着天线宝宝爬过去给它铺一条路吧,路铺好了我们从小路爬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吧。

  三 结束:

  宝宝们都累了,我们去休息一下吧!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本特征,会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们的异同点。

  2.能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向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物体。

  3.感受图形认知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图形百宝箱(正方形、长方形图形卡),幼儿人手一份画有不同颜色的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等。

  2.幼儿学习资源1第16-17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玩“摸一摸”的游戏,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提供百宝箱,里边放有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幼儿摸到图形后,说一说“你摸到的是什么图形”。

  2.通过触摸、观察等方式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1)摸一摸——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教师摸出正方形图片,让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及特点。如,正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四条边都一样长、四个角都一样大。让幼儿摸出长方形,说说长方形的特点:有四条边,四个角,对边一样长。

  (2)比一比——让幼儿找出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幼儿人手一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长方形的宽和正方形的变一样长),让幼儿将两个图形重叠比较,如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变、四个角、四个角都一样大;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对变一样长。让幼儿比较总结并获得直观的感性经验,

  3.看一看——巩固对长方形的和正方形的认知。

  引导幼儿阅读学习资源1第16-17页,完成相关教学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4.巩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正方形跑回来”。第二遍游戏时可以摸长方形跑回来。

  5.游戏“拼拼贴贴”:提供不同图形的图片,请幼儿说说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并按要求剪下来,拼贴成不同的图画。

  活动延伸:

  幼儿找找生活中的物品哪些是正方形的,哪些是长方形的,并画一画,在与同伴交流一下。

  反思:

  1、不死学,不硬背,实践才是硬道理,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让幼儿的兴趣跟着丰富有趣的活动环节走,游戏中学知识,学习中有快乐。活动结束后,幼儿精神愉悦,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

  2、整个活动密度适中,节奏稳定,形式多样,环节设计合理,层次分明,动静结合,很好的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整个教室的情景布置非常丰富,最大可能的利用了空间,让幼儿在其中穿梭、流连,新奇层出而不至乏味。既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对后面的活动环节充满期待。

  4、整个活动师生互动配合默契,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最大限度的给了幼儿时间和空间。让幼儿自由的说,开心的玩,尽情的想象,大胆的创作,再加上教师的鼓励与肯定,幼儿的自信油然而生。

中班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春游的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宣传礼仪的乐趣和意义。

  2、寻找和观察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中各种植物的'变化。

  3、知道要跟着老师和同伴,不能擅自离开集体,知道游园的礼仪,并能够遵守。

  活动准备:

  1、与家长联系,通知家长帮助幼儿自带一些零食、纸巾、垃圾袋

  2、家长配合讲述一些出游安全知识。

  活动过程:

  一、稳定幼儿情绪,做好准备工作(上厕所、所带物品)。

  早上8:45在幼儿园集合清点人数,9:00准时出发。工作人员和老师做好安全工作。

  二、带领幼儿排整齐队伍,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关注个别幼儿。鼓励幼儿独立行走,不跑跳、不推挤、不掉队!(在行走时,老师可引导幼儿认识多种标志,例如:斑马线等,增强幼儿的知识经验)。

  三、活动安排:

  1、让幼儿寻找、观察春天的景色春天的树、草、花等有关变化。

  2、组织幼儿进行礼仪宣传活动,今天你微笑了吗?让孩子们将笑脸送给过往的游客,让孩子们体验宣传的乐趣。

  2、各班级自由组织简单的游戏:击鼓传花、木头人、密码游戏等。游戏结束后,可组织幼儿安静的游戏。

  4、幼儿和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在幼儿分享时,老师引导幼儿保持卫生,将垃圾放进垃圾袋里)。

  5、教师与幼儿拍照留影。

  四、活动结束

  1、工作人员清理卫生。老师清点人数,带队回幼儿园。在返回的路上,老师要鼓励幼儿坚持的原则。

  2、组内通讯员及时发表新闻,年级组长完成春游小结。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经典)中班教案07-23

【精选】中班教案07-29

[经典]中班教案07-28

中班教案(经典)08-02

中班教案【精选】07-21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7-20

(精选)中班教案07-27

中班的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