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科学教案

科学教案

时间:2023-09-03 12:09:36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教案【优秀9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优秀9篇】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各种工具固定图书的方法。

  2、进行简单统计,提高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记录能力。

  3、能积极参与装订图书活动,体验观察和探索的乐趣。

  活动重点

  知道一些常用小工具的名称以及用途。

  活动难点

  学习常用小工具的一些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认识身边常用的工具。

  教师准备:小鸭玩具手偶,图片、回形针、订书机、夹子、铅笔、毛线、眉毛夹、固体胶若干,统计表、四个画架和适合活动情境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老师出示小鸭手偶说:嘿,大家好!我是小鸭乐乐,我刚开了一家印刷厂,厂里印了好多画纸,我想把它们装订成图书,但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工具装订,你们能帮我想到好办法吗?(请幼儿说出自己的办法)

  二、探索发现哪些小帮手能够帮助固定图书

  1、操作前的猜想。

  教师:我这里有很多工具图片(出示六张图片),请你们把认为能装订图书的工具放在上面,不能装订的放下面,谁来试试。有人有不同的意见吗?

  2、幼儿操作。

  教师:每个人的篓子里也都有这几样工具,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看哪些工具是我们的小帮手,能帮助我们装订图书,请把每一样工具都试一试。

  (教师除了鼓励幼儿各种工具都试一试之外,可以尽量减少直接指导、语言提示,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

  3、交流经验。

  教师:请做好的孩子拿着图书和笔,把你用了哪几种工具记录在统计表上。(一张大的统计表)谁能拿着图书告诉大家,你用到哪些小帮手装订图书的?是怎么做的?哪些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装订图书?

  三、探索发现固定图书本领最好的小帮手

  1.幼儿的讨论。

  教师: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有办法,能用这么多的`小帮手装订图书。但是我的图书应该装订得不容易散,你们觉得是哪一种小帮手呢?谁来说说?有不同的想法吗?

  2.幼儿再次操作。

  教师:请孩子们选一种你认为能装订得最结实的小帮手来试一试。(幼儿自由选择一种工具装订另外一套图书,装订好后按顺序摆放在画架上。)

  3.得出结论。

  幼儿一一演示。演示完以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得出结论:订书机装订的图书又结实、又牢固。

  四、给装订好的图书编页码

  1、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小鸭乐乐说,你们真棒!帮他找到了装订图书最好的办法,如果给他的图书编上页码,图书就可以卖出去了。请用订书机订图书的小朋友帮图书编上页码,不是用订书机装订图书的孩子可以试试用订书机装订一本图书,再编上页码。谢谢你们!

  2、幼儿根据自己的装订情况自行选择编页码、改进装订方法。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用到的回形针、订书机、夹子、固体胶等都是工具,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做事就会很方便。这些工具能帮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以后我们慢慢去发现,它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王红)

科学教案 篇2

  《不同形状的拼图形》

  教学目的:

  1、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能分辨出三种不同的图形。

  2、学习句型“这是由**和**拼成的”。

  3、体会操作图形组合的乐趣,锻炼幼儿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1、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铺成小路。

  2、每人一份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3、猫头鹰头饰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老师扮演猫头鹰爷爷: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猫头鹰爷爷,今天我要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邀请小朋友们去看画展!

  2、去画展的'路上

  1)老师:这条路真有趣,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幼儿回答: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2)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圆形。

  我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圆形。

  3)接下来我们看到什么形状?三角形。

  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几个三角形。

  4)再接着我们看到什么形状呢?正方形。

  我们数一数正方形共有几个。

  3、看画展

  教师出示一幅画,上面画有太阳、送书、小房子,请幼儿说一说这些画是由什么图形拼贴成的。

  4、幼儿用图形拼贴

  在操作过程中,老师从旁指导。

  5、欣赏拼贴作品。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用剪、折、粘、贴多种技能,探究平面纸制品立体化的方法。

  2、根据自己的创想,培养大胆创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幼儿画好的各种动物多个,各种材质的纸(皱纹纸、瓦楞纸、电光纸、彩色复印纸、软泡沫纸、宣纸、纸盒纸、牛奶袋纸),大森林的立体背景,胶棒,剪刀,胶条等。

  2、经验准备:在教室环境中摆放几种立体物,相框等。

  活动重难点:

  启发幼儿探究“动物”立起来的几种方法。

  找到使纸卡片平衡的支撑点。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让小动物“站”起来。

  教师:看黄老师带了什么?(出示做好的大森林。)

  幼儿:我们做的建筑区的大森林。

  教师:在这个大森林里,小动物很想站起来看一看外面的景色,如果用托盘里的这些纸材料,你能有什么办法让动物站起来?

  幼儿1:用纸在动物的后面做一根棍,就像相片似的做一个架子。

  幼儿2:做一个圆的筒,动物粘在后面。

  幼儿3:用奶袋纸卷一个棍。

  幼儿4:做许多的支架,粘在动物身上。

  幼儿5:把纸卷成一个桶,上面剪一个洞再把动物插上面。

  教师:小朋友方法真多,一会儿你们可以用不同的纸来试一试,想办法让小动物们站起来,然后把站起来的动物摆在大森林中。看看谁做的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用的方法最多。

  2、探究让小“动物”站起来的多种方法。

  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供多种材质的纸张,观察幼儿使用的方法,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

  场景一:

  幼儿1在一个已经做好的圆桶中间,剪了一个洞,然后把一朵小花插了进去,可是由于花的茎太细,总是立不直。

  教师:“想想能用什么把它固定住呢?” 幼儿1先用胶棒粘了粘发现效果不好,于是用胶条把花固定住了。“能站起来了,能站起来了”,她边说边笑着把作品放在了森林中。

  场景二:

  幼儿2把软的泡沫纸卷起来,反复几次,但都没成功。

  教师:“老师能帮你吗?”

  幼儿2:“我想让小蛇横着躺着。”可是软的泡沫纸多次卷过后,打开时两边往上翘。

  教师:“你试一试把蛇架在纸上会怎么样?”

  幼儿拿起了剪刀在两边上翘的地方一边剪了一个小口子,这样蛇正好能够架在泡沫纸上。

  场景三:

  幼儿3选择了牛奶袋纸做材料,把纸剪成一段一段的,然后卷成了一根一根的小棍。在小鸭子的两边分别用胶条粘上两小棍,可是由于小鸭子身体长,站立的时候不稳,她皱着眉头摆弄了半天。

  教师:“看看,小鸭子总是往哪边倒呢?”

  幼儿3:“往后倒。”

  教师:“那你想一想怎么办?” 于是她很快又做了两个小棍粘在了小鸭子的中间部分,这样小鸭子就站稳了。

  3、分享:让小动物“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1)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方法。

  每个幼儿都用自己的方法使小动物立起来了。

  教师:“大森林里站满了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幼儿快来介绍你是怎么让这些小动物立起来的'呀?”

  幼儿1:我做了一个纸棍粘在小老虎的后面,小老虎就立起来了。

  幼儿2:我和豆豆的方法一样,粘在后面两个棍,就像相框后面那样。

  幼儿3:我在纸筒上挖了一个洞,把小猴子插在里面了。我还做了一个支架,横着竖着(比画着)粘。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都用了什么方法?哪些方法是一样的?”

  教师:你们想的办法真多,而且也成功了,你们在做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幼儿1:我开始用的纸太软了立不起来,后来换了硬纸就成功了。

  幼儿2:我在后面粘了一个小纸棍但老是倒,后来又在旁边粘了一个就不倒了。

  教师拿起作品:赵吴,你告诉小朋友开始时你把小棍粘在哪里了?为什么会倒?

  赵昊指着小老鼠的一侧:我粘这边了,就往这边倒。我粘了另一边,就不倒了。

  教师:为什么在两边粘就不倒了呢?

  幼儿说:因为平衡了。

  4、延伸活动:将幼儿制作好的“大森林”摆放到建构区,鼓励幼儿继续制作可以立起来的动植物。

  活动反思:

  活动其本达到预设目标,使幼儿想象得以实现。在活动中孩子们从始至终都很有兴趣,尤其在操作中每一个孩子都兴致勃勃,想了一个有一办法当幼儿看到自己的作品成功的站在了森林里时,更有了制作的兴趣。在活动中老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幼儿共成功制作了三十多件作品,有七种方法,其中有三种方法是我没有想到的,比如直接将纸猴子的“腿”向两边撇,纸蛇直接插在向两边上翘的长条纸上,在一个纸筒上挖洞等方法,孩子的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操作特别充分,老师没有在技能方面帮助幼儿,而是在方法上提示幼儿,教师的支持作用体现很到位。

  不足之处:

  最后小结时,缺少对幼儿独特的制作方法给予展示与肯定。

  小百科: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态和地理分布等)进行分类,将动物依次分为6个主要等级,即门、纲、目、科、属、种。

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索让幼儿知道空气的特征和重要性。

  2、通过讨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醒幼儿绿化树木能净化空气。

  3、培养幼儿积极去探索、发现和观察的能力。

  4、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袋,冲气玩具,空玻璃瓶,两只蜡烛,火柴等。

  活动过程:

  1、幼儿探索发现空气的存在:

  (1)请幼儿想办法把桌上的塑料袋、冲气玩具都鼓起来。(不能装东西)

  (2)提问:它们是怎样鼓起来的?里面装的是什么?

  (3)请幼儿看看、摸摸、闻闻、尝尝空气,有什么感觉?

  小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气体。

  实验:将空瓶子瓶口朝下,垂直按到水底,然后慢慢将瓶子倾倒,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

  2、认识空气

  (1)让幼儿闭上嘴巴,捏住鼻子,说出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小结: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否则会因缺氧而死。

  实验:空气助燃把两只点燃的蜡烛粘在平板玻璃上,将大小不同的两个玻璃瓶同时到扣在两只蜡烛上,看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什么?

  小结:空气能帮助燃烧,大瓶里的空气多,蜡烛燃烧时间长,小瓶里的空气少,蜡烛燃烧时间短。

  实验:验操作,探索活动。

  1、身体里的空气以小组的形式,请幼儿把吸管插入水槽中,用力吹气,感知身体里空气的`存在。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2、土里的空气。

  以小组的形式,幼儿分别把少量土慢慢的放入水槽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并将自己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记录表上。

  (一)幼儿集体讨论。

  1、让幼儿自由交流讨论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2、请各组轮流讲述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二)教师小结:

  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我们就会死掉,小动物和小花、小草,还有土也需要空气,可是有的工厂排放出来黑黑的气体,污染了我们的空气,就会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所以我们要一起来保护环境,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健康。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呢?

  你还知道空气有那些用处?

  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

  结合幼儿的接受能力,老师简单讲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动植物带来的危害,教育幼儿要将卫生,保护环境,让空气保持清新。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的内容实际是很抽象的,如何能让幼儿理解是个难点。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以幼儿动手操作为核心的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学,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感知了空气的特点及作用。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幼儿既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科学教案 篇5

  课程内容:

  1、认识水中的沉浮现象;

  2、了解周围生活中水污染的现状,初步了解一些水净化方法;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

  4、了解并欣赏大禹治水的故事;

  5、创作水贴画;

  6、知道如何节约水,爱护水资源。

  课程的结构:

  第一层次:幼儿的微观世界、宏观世界。

  第二层次:我身体里的水、日常生活的水、水的资源、水的分布、水的

  特征。

  3、特色:水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水具有的非结构化的性质可以鼓励这个年龄的幼儿进行富有想象力和自信心的探究,可以促进幼儿思维活跃,也因为水常见,能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放松。该课程以幼儿为中心,提供给幼儿另一种体验世界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儿童与周围世界中水的关系。

  2、延伸范围:水是什么、水的作用、特点、历史文化中的'水、艺术中的水、节

  约保护水资源。

  课程理念:

  1、历史生态观:历史现象与文化、科学息息相关,相互依存,人们需要关注生存环境,强调环境,强调人类在消耗和保护地球资源中所扮演的角色。人类影响他们的环境,反过来环境也影响着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因此我们设计了关于保护水资源和防止水污染的活动,培养幼儿一定的历史责任感。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大班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与具体形象思想已有充分发展,数理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因此让幼儿主动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而不是教师塞给他们的,因此我们在课程中通过幼儿感官去认识水的特征。

  3、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活动中起着鹰架作用,主要是教师给幼创设一个有利于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的情境,提供给他们材料,并和幼儿以平等身份一同去探讨。如水中的沉浮现象,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和幼儿一起或让幼儿去探索,当幼儿有探索困难的时候,教师才指导一下。

  4、我们的理念:我们相信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相信幼儿有能力通过探索,自我表达和社会性互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生成课程和项目活动的主要内容有时是计划好的,有时是偶发的,但都源于幼儿的观点、活动和好奇心。

  课程目标:

  活动范例:沉浮小实验

  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可以沉入水中,哪些可以浮在水面上,哪些可以悬于水中;(知识的学习)

  2、通过观察去比较证实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学习方法的学习)

  3、乐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完成小实验。(社会性的培养)

科学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有一天我化妆用的唇刷掉在地上被孩子们捡到,他们十分好奇:“这是什么?”、“好象是刷子”、“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呢?”“我妈妈好象也有这样的刷子,不过比这个毛要多一些”……孩子们细致的观察、好奇的提问,让我为他们的探索精神感到高兴。《有用的刷子》以帮助儿童实现快乐成长和发展为宗旨,引导儿童积极探索周围环境的事物,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意义,建构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发展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探索最适合洗拖鞋的刷子,体验劳动的快乐。

  2、会模仿使用各种刷子并用语言描述。

  3、喜欢观察生活中使用刷子的现象。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用途的刷子、拖鞋若干双、脚盆、塑料筐、抹布。

  活动过程:

  一、提供各种刷子让幼儿自己动手洗拖鞋,寻找最适合洗拖鞋的刷子。

  一部分幼儿选择了长柄刷,一部分幼儿选择了洗衣服的刷子,还有一部分幼儿选择了旧牙刷。洗了一会后,有的幼儿开始更换刷子。

  师:你们为什么要换刷子呢?

  幼儿:我拿的这把刷子没有把,洗的时候不好拿。

  这把刷子太宽了,洗拖鞋里面的时候伸不进去,卡住了。

  我的手太小了,这把刷子太宽,拿不住。(他们拿的是洗衣服的刷子)

  师:有的小朋友三种刷子都试过了,你觉得什么样的刷子最适合洗拖鞋呢?

  幼儿:这把有把的刷子和旧牙刷比较好洗,因为它们都有把,能伸到拖鞋里面去洗。

  我觉得旧牙刷没有这把刷子(长柄刷)好洗,旧牙刷的毛太软了,一使劲毛都倒下去了,刷不干净。

  牙刷的刷毛太少了,刷的地方太少,要洗半天才能把鞋刷干净。

  这把有把的刷子洗拖鞋最好(长柄刷),拿在手上很方便,刷子也能伸进鞋子里面去,而且刷毛比较硬,能很快把脏东西刷掉。

  二、观察比较各种刷子,了解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1、幼儿互相观察各自带来的刷子。

  师:“你们看我们都带来些什么?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和做什么用的吗?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幼儿:我带来的是擦皮鞋的刷子。

  我带来的是医生洗手的刷子,我爸爸是外科医生,他每次做手术之前都要用这把刷子把手指缝刷干净,不然的话就会把细菌带到病人的身体里去。

  我带来的是睫毛膏的刷子。

  我带来的是剃完头后用来刷头发的刷子,我爸爸每次给别人剃完头后脖子上总是有很多的短头发,用刷子刷了以后,脖子里就不痒了。

  我带来的是化妆的刷子,每天早上我妈妈都要用这些刷子化妆。

  我带来的是洗锅的刷子。

  我带来的是梳头发的刷子,我妈妈说叫发刷。

  我带来的'是画画用的刷子。

  我带来的是姑姑给妹妹洗奶瓶和奶嘴的刷子。

  我带来的滚筒刷是用来刷涂料的,我们家搬新房子的时候我看见装修的工人叔叔用这个往墙上刷涂料,还有刷油漆的刷子。……

  2、比较这些刷子有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为什么?

  幼儿:有的刷子有把,有的刷子没有把。

  有的把长,有的把短,有的把粗,有的把细,有的把是木头的,有的把是铁的,还有的是塑料的,竹子做的。

  有的刷毛长,有的刷毛短。

  有的毛摸起来很软很舒服,有的毛很硬很扎手。

  有的刷毛是竹子的,有的刷毛是塑料的,有的刷毛是铁的(指钢刷)

  师:为什么有的刷毛很硬,而有的刷毛很软呢?

  幼儿:化妆用的这些刷子(手拿胭脂刷、唇刷、美容刷)它们都是在脸上用的刷子,脸的皮肤很薄,很软,要是用硬的刷毛来做这些刷子的话就会把脸给刷破,用软毛做的话就不会把脸扎破,还很舒服呢!

  像马桶刷、洗衣服还有洗锅的这些刷子它们的毛都很硬,硬的毛才能把脏东西刷干净,要是用软毛做的话脏东西就洗不掉,就像刚才用牙刷洗鞋子一样。

  师:那它们有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呢?

  幼儿;大部分都有把,所有的刷子都有刷毛。

  有的刷子是用来刷脏东西的,有些刷子妈妈化妆用的。……

  三、根据不同的用途对刷子进行分类。

  孩子们根据刷子的不同用途对刷子进行了分类。

  1、化妆类(唇刷、睫毛刷、胭脂刷、眉刷、美容刷)

  2、清洁类(马桶刷、锅刷、洗衣刷、鞋刷、车刷、奶瓶奶嘴刷、浴缸刷)

  3、粉刷类(滚筒刷、油漆刷、画刷)

  四、讨论:如果你是发明家,你会发明什么样的刷子?

  幼儿:我要发明一种能刷掉胶水的刷子,开学的时候我看见老师在墙上抠上学期粘的画,手指头都抠红了,要是有一把刷子能把胶水刷下来,老师就不用这么费劲地去抠了。

  我要发明一种多功能的刷子,只要轻轻一按按纽,我想要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

  我要发明一种刷栏杆的刷子,我看见清洁工人总是站在马路中间用抹布擦洗护栏,马路上有那么多的车多危险啊!要是有一种很长手臂的刷子,一按按纽,它就能把马路中间的护栏都刷干净,清洁工人就再也不用跑到在马路中间了。……

  五、延伸活动:牙刷喷画、滚筒刷画。

  活动反思:

  兴趣与情感是思维最大的驱动力。在活动中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这么小的刷子是做什么用的?……等有趣的问题进行探索交流,从而使幼儿积极主动围绕“刷子”这一话题进行尝试探索,较好地贯彻了新《纲要》的指导思想。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科学活动应丛身边的事物开始的选材原则。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刷子,引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地引导幼儿发现,有利于他们真正理解科学、热爱科学,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交流互动中主动建构了新的知识经验。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通过观察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准备:

  1、在自然角的鱼缸里,养数条小蝌蚪。

  2、蛙类的成长过程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蝌蚪的特征

  请幼儿猜谜:河里抓青蛙,抓到黑娃娃,大大头来,细尾巴中的黑娃娃是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里的蝌蚪,并提问:蝌蚪长什么样子?(头大大的、圆圆的,有一条长尾巴,像个音符)

  2、请幼儿再看一看每只蝌蚪是否长的一样?幼儿自由发言。

  3、蝌蚪是怎样运动的?是用身体的哪个部分让它前进呢?(游动、尾巴)

  二、观察蝌蚪的生长过程

  1、观察蝌蚪变青蛙的过程后提问:

  ⑴从小蝌蚪到青蛙会经过哪些变化?

  ⑵蝌蚪变青蛙是先长出前脚还是后脚?

  ⑶身体的哪个部分会消失?

  ⑷变成青蛙后都停在哪里?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以幼儿用书中蝌蚪的生长过程图统整概念。

  三、比较青蛙和蝌蚪

  1、教师请观察比较蝌蚪和青蛙,然后提问:

  ⑴青蛙长什么样子?(有四只脚,嘴很大、眼睛凹凸的`)

  ⑵青蛙是怎样运动的?

  ⑶青蛙和蝌蚪外形有什么不同?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并统整概念。

  四、观察不同蛙类

  1、观察不同的蛙类后,提问:

  ⑴蟾蜍长得好像青蛙,有没有发现它们哪里不一样?(颜色较深、皮肤有疙瘩)

  ⑵树蛙和青蛙哪里不一样?(居住环境不同、脚趾没有蹼有吸盘)

  2、让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再总结说明幼儿的讨论。

  活动反思:

  能说出青蛙的生长变化,能排列出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根据观察幼儿用书上的内容,能说出两种不同蛙类的外形特征。

科学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操作活动,正确感知并分辨里,外。

  2、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

  3、愿意阅读画面上的方位词。

  二、活动准备

  1、PPT课件、图片:里外

  2、每桌上一个小筐,玩具若干。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出示图片:感知5以内的数量。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这儿有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有多少只羊

  2、进一步感知5以内的数量。

  (1)请小朋友看图说说:羊在哪里

  认一认汉字:里外。

  (2)观察牧场里面和外面的羊,里面有几只外面有几只

  (3)看图说说:羊在哪里请你给牧场里面的.羊用圈表示,牧场外面的羊用三角表示。

  3、操作活动,感知里外。

  (1)请小朋友拿5个积塑放在桌上的小筐里面。

  (2)请小朋友从小筐里面拿出2个积塑放在小筐外面(桌子上)。

  根据幼儿兴趣,反复练习。

科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初步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知道老虎是森林中食肉的动物。

  2、使幼儿知道老虎是珍贵的.野生动物,教育幼儿要保护它们。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老虎》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上的画面,认识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提问:“这是什么?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引导、教学挂图《老虎》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教学挂图上的画面,认识老虎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提问:“这是什么?看起来有什么感觉?”引导

  2、引导幼儿讨论老虎在森林里的作用。

  提问:“老虎是生活在森林里的野生动物,你知道它们在森林中是怎样生活的吗?”“你害怕老虎吗?”(向幼儿介绍老虎的作用。)

  我国有珍贵的东北虎,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现在由于森林的减少,东北虎越来越少,我们要保护老虎。

  3、小结:“大自然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组成一个大家庭。缺少谁都不行。”

  延伸活动

  在美工活动中画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