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时间:2023-12-05 07:33:11 教案 我要投稿

(通用)中班教案4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通用)中班教案4篇

中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瓶子在我们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物品。我们幼儿园的美工区里也摆放着各种各样高、低、大、小不一的瓶子,孩子们利用这些瓶子在上面做了不少的创意,有的给瓶子彩绘,有的给瓶子黏贴,让这些不起眼的瓶子变成了有色彩的装饰物,孩子们非常喜欢玩这些瓶子,我灵机一动,既然孩子这么喜欢,何不让孩子也尝试用其他的作画方式画画美丽的瓶子呢!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借着孩子对瓶子的兴趣,我以吹塑纸版画这种特殊、新奇有趣的印刷式绘画为表现载体,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吹塑纸版画制作过程,感受吹塑纸版画独特的装饰效果。

  2、幼儿尝试设计瓶子,用水粉平涂进行装饰,体验吹塑纸版画印染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在吹塑纸上设计瓶子,并能按纸张的大小合理布局。

  活动难点:

  学习用水粉颜料涂、印的版画印染技能。

  活动准备:

  搜集实物瓶子及课件图片若干,铅笔、毛笔、水粉颜料、吹塑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阿里巴巴开了一家瓶子商店,里边经营的`全部都是美丽的瓶子,小朋友想不想来看一看美丽的瓶子?

  二、欣赏图片

  出示图片,幼儿欣赏。

  1、提问:

  ①瓶子有什么特点?瓶口是什么样子?瓶颈是什么样子?瓶身是什么样子?

  ②装饰特点是什么?

  2、小结:这些瓶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瓶口很小,瓶肚子很大,有的形状像葫芦……形状丰富多变,这些瓶子都很漂亮。

  三、欣赏范画——《美丽的瓶子》

  提问:你觉得这幅画美丽吗?哪最美丽?你最喜欢什么地方?为什么?

  这幅画和我们平时画的画一样吗?这就是吹塑纸版画。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怎样画成的呢?

  四、教师讲解制作方法

  1、介绍材料:铅笔、水粉笔、水粉颜料、吹塑纸、黑色卡纸。

  2、构思:准备设计什么样的瓶子。

  3、起稿:用铅笔将瓶子画到吹塑纸上。注意用力一些,顺着铅笔的方向走。

  4、涂色:吹塑纸上的瓶子涂上美丽的颜色印到黑色卡纸上。

  五、启发幼儿设计瓶子

  小朋友想画一个什么样的瓶子,先构思一下。如:跳舞的瓶子,长腿的瓶子……

  六、幼儿作画

  教师巡回指导,强调作画要领。

  七、评画——《幼儿画展》

  1、让幼儿评出每组最优秀作品,给予鼓励。

  2、老师小结:我们今天用水粉颜色在吹塑纸、卡纸上边画的画是纸版画。

  八、收拾画具,活动结束

  课后反思:

  一个活动能顺利开展下来,最关键的是每个环节的接轨处需要层层递进,设立的问题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建立,我想这样才能达到自己所预设的效果,本次活动我分成了五个环节来进行活动,先是出示一个瓶子的课件通过观察瓶子让幼儿了解瓶子的基本部分知道,瓶子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瓶口、瓶颈、瓶身、瓶底、再次出示各种不同大小色彩的瓶子通过观察让幼儿了解瓶子的不同形状及色彩,最后让幼儿了解这些漂亮的瓶子都是瓶子设计师设计出来的,让幼儿知道瓶子设计师是个非常能干的人物,通过让幼儿来当一位能干的设计师,激发幼儿产生对设计瓶子的兴趣,在次环节我觉得恰到好处,孩子们在后面的几个环节中都能顺心如意的设计着自己想象中美丽的瓶子,操作成果中虽然没有达到我预设的效果,但我觉得此次活动让我和孩子们收获很多,反思更多,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中,讲评作品时孩子们通过我的追问,能够找到问题的存在,如:拓印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刻的不够深、还有涂色时不够均匀、知道颜料涂的太厚也不好、太薄也不行等等。我想通过这次吹塑版画活动,我相信在第二次活动时,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更好的成果。

中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有序地观察画面,理解卖帽人与猴子之间发生的故事。

  2、通过观察画面,学习大胆地表述出事情的发生、发展的有趣过程。

  3、乐意与同伴一起表演故事。

  二、活动准备:

  1、猴子头饰四个,帽子五顶,担子一副,大树杈。

  2、《猴子学样》课件下载。

  三、活动过程:

  1、回忆已有经验,导入活动。

  出示猴子图片: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猴子)小朋友都很喜欢猴子,对猴子也很熟悉,你能说说猴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并请幼儿模仿一下。“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个关于猴子的故事。”

  2、幼儿观察图片,讲述图片的主要内容。

  提出看动画片的要求:以前的动画片听听声音就知道讲了什么事,今天的动画片是没有声音的,只有仔细看图才能知道讲的什么事哦。所以请你们睁大小眼睛,仔细看——

  (1)出示图片一:图画上有谁?老爷爷要去干什么?后来,老爷爷怎么了?他睡觉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请幼儿完整讲述第一幅图。

  (2)出示图片二:老爷爷醒来发现什么?猴子在树上干什么?(出示字卡:又叫又跳)老爷爷的心情怎么样?请你们表演一下小猴和老爷爷的样子。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助老爷爷把帽子拿回来吗?

  (3)出示图片三:图画上老爷爷在干什么?小猴在干什么?(学习词语:抓耳挠腮)。在这幅图上你能不能发现什么秘密?(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请一幼儿扮演老爷爷,其余幼儿扮演小猴,进行表演。那么,你能想出好办法来帮助老爷爷把帽子要回来吗?幼儿想办法。

  (4)出示图四:老爷爷也想出了好办法,看看和你们的`一样吗?老爷爷有没有成功?看看老爷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给故事取名字,并完整讲述。

  教师:这么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请小朋友给故事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出示字卡:猴子学样)我们一起来把这个故事完整的欣赏一遍,好吗?

  4、表演故事二遍

  (1)“这么好听的故事还可以表演呢,想不想来表演故事?”幼儿表演两遍。

  (2)教师:你们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教育幼儿学习老爷爷,碰到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顶锅盖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活动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要独立进餐。

  2、懂得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都要自己用筷子,自己吃饭。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设备。

  3、筷子、各种小点心。

  设计意图:

  进餐对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幼儿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体成长的变化,他们的饮食习惯都有差别,在我们班级普遍存在的就是在幼儿园是独立进餐,但是到了家里却是家长喂。

  中班的孩子是练习使用筷子独立进餐的时期,虽然在自己学习独立进餐时速度会很慢,但是我们还是要尊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一岁到4岁成长过程”这个环节,是为了能让孩子更感性地感受到自己在长大,能做许多事情,要学会在家里和幼儿园都是自己使用筷子独立进餐,这才真正长大了,是一个中班小朋友。

  活动流程:

  一、童年的回忆

  1、以“大风车俱乐部”节目形式展开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导入活动:让我们看看你们小时候是用什么吃饭的.?

  3、播放多媒体,幼儿观看多媒体中的图象。

  4、教师有意识引导幼儿讲讲不同的年龄时期分别是怎样进餐的。

  二、自己吃饭真能干

  1、利用点心时间开个“大风车餐厅”,准备各种食物和餐具。

  2、餐前,请幼儿讲讲:文明用餐的常规和礼仪。

  3、在游戏中学会一首简单的儿歌《自己吃饭真能干》

  小朋友,来吃饭,坐端正,手扶碗,小筷子,本领大,吃饭夹菜全靠它。

  不剩饭,不挑菜,自己吃饭真能干。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的吃饭情况有明显的好转。像文文小朋友,刚开始他总是不愿自己动手的,后来,我让吃得快的小朋友去帮助她,喂他吃饭,这样一来,他会觉得让别人喂很难为情。第二天,在就餐前他对我说:"老师,今天我不要别人喂,我会自己吃。"听到他说这话,我真为他的懂事而高兴,我赶紧对他说:"路夏真乖,等你吃完了老师给你一个五角星。"果然,这一次他吃得很好。为了兑现我对他的承诺,把五角星贴在了他的额头上。从此,文文改变了吃饭的坏习惯,每次自己动手,再也不要老师和阿姨喂她了。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多种玩法,动作较灵活、协调。

  2、愿意参加玩球活动,增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3、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4、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幼儿人数相等的皮球若干,筐子四个。

  2、供幼儿记录玩球方法的记录纸四张、笔。

  活动过程

  1、球宝宝做早操——热身运动。

  ﹙1﹚教师提问:一星期有几天?出处我们一起来做星期球操。

  ﹙2﹚幼儿每人拿一个球,随教师口令做球操,包括头部、上肢、下蹲、踢腿、体转、腹背、跳跃等动作。

  2、设计球的玩法。

  ﹙1﹚幼儿分成四个小组,自由在场地进行玩球。

  ﹙2﹚教师提出任务:每个星期有五天上幼儿园,每个小组要创编出五种不同的玩球方法,定出每天怎么玩球,并在记录卡上记录。

  ﹙3﹚幼儿分组进行创编玩球的方法,大家共同想办法,并在记录卡上做记录。

  教师关注每个小组的创编情况,对于想不出来玩法的小组,进行启发,如想一想,身体的那个部位还可以玩球?还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鼓励幼儿用自己能看懂的符号记录玩球的方法。

  3、游戏:“天天玩球”。

  ﹙1﹚每个小组都将一周的玩球方法确定以后,教师组织幼儿观看每个小组的设计,四个小组轮流进行。

  ﹙2﹚各种展示完以后,教师发出星期口令,每个小组的幼儿就一起做自己组确定的玩球方法,忘了可以参考记录卡。

  4、游戏“送球宝宝回家”。

  每个小组排成一路纵队传球到筐中,看看哪队传的球多。

  5、放松游戏:。

  教师和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放松动作:“我是一个大皮球,拍一拍跳一跳,拍得高,跳得高,拍得低,跳得低,红的绿的`都会跑。”

  当说完“红的绿的都会跑”这句话时,幼儿四散跑,教师做追逐着,追到谁,谁就下场休息。

  游戏玩2—3遍自然结束﹙视天气情况决定幼儿跑动的时间和游戏的次数﹚。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精选]08-11

(精选)中班教案08-12

中班教案[经典]08-17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15

中班教案11-16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4

中班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