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长度单位》教案优秀

《长度单位》教案优秀

时间:2023-12-31 09:38:5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长度单位》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度单位》教案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长度单位》教案优秀

《长度单位》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通过推测、比较,学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巩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表象,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感受测量物体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在明确长度单位过程中学会思考,比较。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一)说一说

  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有多长?(学生用手比划出长度)

  (二)比一比

  学生依次用手比划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50厘米等长度。

  (三)揭示课题

  大家都认识了厘米和米,生活中你们会用这两位朋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用手比划实际长度,为后面估测物体的长度作铺垫。

  二、探究新课

  (一)引出问题。

  1、学生猜测

  课件出示旗杆。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高吗?

  2、提出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

  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二)解决问题。

  1、学生思考,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说说想法。

  想法一:学生可以通过用手比划1厘米、1拃长等,推断出旗杆的高度不是13厘米。

  想法二:利用学生自己的身高和旗杆的高度对比,学生身高1米多,估测旗杆的高度相当于10个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是13米。

  想法三:借助身边十几厘米高的物品来比较,旗杆的高度是不是和学生手上用的铅笔、铅笔盒的长度一样,比如,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3、得出结论: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米。(板书)

  4、教师小结: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来确定答案,以后大家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考多比较。

  设计意图:创设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合作活动中观察、分析、交流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教师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

  课件出示小美的新房间里有一张漂亮的床。

  1、学生思考:这张床的长度是200厘米还是200米呢?

  2、同桌交流想法。

  3、指名回答,说说选择的理由。

  学生可以利用自己或父母的.身高来推测,父母的身高一百多厘米,我们睡得床的长度比我们的身高多一些,是200厘米更合适。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及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选择合适单位时,不仅要注意单位的大小,还需考虑数量的多少。

  三、巩固新知

  (一)教材第7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解答,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二)教材练习一第8题

  1、课件逐步出示每一小题。学生独立判断,说明理由。

  2、师生给予合理评价。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深刻体会到建立长度观念的意义,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本课小结

  (一)学生回顾: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在判断选择什么长度单位合适时,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比划,借助身高、身边物品来估测物体的实际长度,最终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小结,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较为合理、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长度单位》教案优秀2

  教具准备:

  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拿出橡皮量量自己的书,拿硬币量自己的书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四、小结

《长度单位》教案优秀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的长度最好用相同的工具来量,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具:1角硬币、回形针、小方快、小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二年级的小朋友,比身高。

  一、激趣引入:

  师国庆节到了,聪聪和明明正在准备宣传板报,看多漂亮!(出示没有花边的板报)咦,好象还缺点什么。贴上美丽的花边吧。一会儿,他们就完成一大半了(出示贴了两种花边的板报),聪聪说:我的贴得快。明明说我的贴得快。同学们你们说谁的速度快?(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1:聪聪的速度最快。她贴的花边长些。

  生2:明明的速度最快。他贴的花边长些。

  生3:一样快。他们贴的花边一样长。

  师:到底谁贴的花边长?我也看不出来。你们有什么办法比出花边的长短呢?

  生:可以用铅笔来量一量

  师:你的办法真好!当我们用眼睛不容易看出物体的长短时,就可以找一个物品作标准来量一量。

  二、探究新知。

  1、用不同的物品量相同的长度。

  师:比如,我们要量着本数学书的宽,(出示数学书,老师带着学生摸一摸数学书的宽)也就是这条边有多长,我们可以找些什么物品来量呢?

  生1:我找三角片

  生2:尺子

  师:不用尺子,还可以用什么来量呢?

  生3:小刀

  生4:橡皮

  ……

  师:老师准备了一些物品,就放在你们桌子上的文具盒里。下面就两人一组,没个同学选取一种物品来量数学书的宽。开始吧。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数学书的宽)

  师:都量完了吗?请你上去量给大家看看。(点一生带回形针上展示台来量数学书的宽)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他量怎么样?

  师:你也是这样量的吗?谁来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来量的?数学书的宽有几个物品那么长?

  生1:数学书的宽有7个硬币那么长。

  生2:数学书的宽有5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3:数学书的宽有2把小刀那么长。

  生4:数学书的宽有15个小方块那么长。

  师:都是量的数学书的宽,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1:因为我们用的物品不一样有的是回形针、有的是硬币。

  师;对呀,用不同的物品量得到的结果都不一样。有的人量的结果又相同,这是为什么?

  生:他们用的饿物品是一样的。

  师:看来我们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就要用相同的物品去量。

  2、用不同的物品量不同的长度

  师;好,我们再用手中的物品作标准来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度好吗?

  (学生动手量,师巡视指导)

  师:都量完了把谁来说一说你们组量的结果

  生1:文具盒有3把小刀那么长

  生2:文具盒有9个硬币那么长

  生3:文具盒有7个回形针那么长

  生4:文具盒有20个小方块那么长

  师:请观察并比较一下两次测量的结果,你发现了怎么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小组交流讨论)

  生1:课本的宽有7个硬币那么长,文具盒有7个回形针那么长,它们的长都是7,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师:为什么它们的长都是7,但它们并不一样长呢?

  生:因为两次用的物品不一样。

  生:文具盒比课本的宽要长,正好7个回形针比5个回形针长。

  师:你们听清楚他们说的吗?请你在说一遍。

  师:你们真会观察,用同样的物品做单位来测量就能很快比出物体的长短。(板书)

  师:刚才我们在量数学书的宽,文具盒的.长的时候,正是用了不同的物品,也就是用了不同的长度单位(出示课题:长度单位),才使得我们量出的结果各不相同,还与事实不符。所以,我们在去量物体长度的时候,选择做标准的物品就应该

  生1:相同

  生2:同一物品

  生3:一样的物品

  ……

  师:对,要用统一的物品,要有统一的标准,要把长度单位统一。(补充课题:统一)

  师:我们把课题一起来读一遍。(学生读)谁来说一说统一长度单位是什么意识?

  三、有趣的故事。

  师: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知道统一长度单位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回到古代看一看吧——(故事略)

  他们为什么要打架?

  你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不打架?

  四、标准的选择

  师:我们现在明白了,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该用统一的长度单位,同学们认为选择什么物品做统一的长度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1:小刀

  生2:硬币

  生3:小方块

  师:量较长的物体,我们就用较长的物品做单位,量较短的物体,我们就用较短的物品做单位。如果要量这张小贺卡的边,用什么做单位比较合适呢?

  生:小方块

  师:好,我们就用小方块做单位来量贺卡的长边和短边

  学生操作后汇报

  师:贺卡的长边有——14个方块长,贺卡的短边有——10个方块长,长边比短边多几个方块长?(4个)

  五、巩固练习

  (1)师:先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这几种蔬菜——(师演示课件:由凌乱到整齐。)

  这里的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长呢?这到题是我们课本第2页“做一做”的第一题,请同学门在书上完成

  (2)同学们在看,这里有一些文具——

  (师出示课件:)估一估,这些文具大约有多少个方块长?

  六、小结略

《长度单位》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4、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重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1米=100厘米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根据回答整理:

  1、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它们的英文分别是:m和cm。

  2、回忆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

  你还记得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1米呢?

  ①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

  ②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如: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

  ③具体估

  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

  ④反馈,两种估法

  学生投影展示:

  一个手指估

  两个手指交替估

  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第二种更准确。

  ⑤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到底有多宽。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

  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0不见了怎么办?

  谁估得最准?

  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

  生张开手臂。

  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朋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稍微收拢一些。

  练习: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

  (1)、一本书厚约1()

  (2)、电脑屏幕长25()

  (3)、讲台长约130()

  (4)、一棵大树高约5()

  (5)、一幢大楼高20()

  (6)、跑道长400()

  4、厘米与米的关系。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400厘米=?

  5米=?

  知道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进行计算了

  ①1米—1厘米=()厘米

  1减1不是等于0吗?

  为什么不能直接减?单位不一样

  那怎么办?统一单位再减。

  ②1米+1厘米=()厘米

  ③弟弟身高86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是1米。

  你是怎么想的?

  1米=100厘米

  100厘米—86厘米=14厘米

  三、复习线段

  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还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出示线段。

  1、线段有什么特点?

  两个端点,可以测量长度的,一条直直的线。

  2、画线段

  ①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②同桌检查是否画对了。要注意什么?端点、直、量一量。

  ③画一条比3厘米多2厘米的线段。检查。

  3、出现错例判断四、独立练习

  长度单位专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