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24 08:37:3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动物的家。

  2、发展幼儿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及爱护动物的情感。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6、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音乐游戏磁带;

  2、各种动物卡片;

  3、动物的家背景图。

  活动过程:

  1、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2、了解动物的家

  师: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给动物找家

  4、引导幼儿根据已往的知识、经验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并激发幼儿爱护动物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①师:除了这些动物,小朋友还认识哪些动物,它们的家在哪里?

  ②师: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该如何对待动物?

  5、游戏:动物找家

  玩法:设置游戏场景。一名幼儿扮演猎人,其他幼儿贴胸饰扮演各种动物,音乐响起,幼儿随着音乐做相应动物的模仿动作,猎人来时(音乐停),“动物”赶紧跑回自己的家。

  6、结束活动:教师小结,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动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小百科:动物是生物的一个种类。它们一般以有机物为食,能感觉,可运动,能够自主运动。活动或能够活动之物。包括人。根据化石研究,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源于海洋。早期的.海洋动物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逐渐演化出各种分支,丰富了早期的地球生命形态。在人类出现以前,史前动物便已出现,并在各自的活动期得到繁荣发展。后来,它们在不断变换的生存环境下相继灭绝。但是,地球上的动物仍以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的趋势不断进化并繁衍至今,并有了如今的多样性。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排图,大胆运用连贯、较完整的语言讲述故事。

  2、观察画面,感知黑熊的动作、表情、心理以及对话,理解画面内容。

  3、喜欢参加排图讲述活动,增强想象力、推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大幅图片四幅,幼儿人手一份小图片,一张小熊手拿锄头的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黑熊图片导入

  (1)提问:这只黑熊手里拿的是什么?猜猜它要去干什么?(幼儿大胆猜想)

  (2)黑熊去种玉米,为什么想到要去种玉米?(让幼儿自由讲述)

  2、幼儿自主排图,大胆讲述自己编的`故事。

  (1)出示四张小图片,告诉幼儿:黑熊种下玉米后又做了哪些事,它种的玉米是不是丰收了呢?这些答案都藏在这四张图片里。

  (2)讲述排图时的要求: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讲一讲。

  (3)幼儿自主排图,自由讲述。

  (4)请部分幼儿上来排大图并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

  3、集体讨论图片内容。

  (出示图一)这是什么季节?春天到了,黑熊在做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种玉米的动作。

  (出示图二)每天早上,黑熊到玉米地里做什么?累得怎样了?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在干活时累得满头大汗时的心情。

  (出示图三)这是什么季节?黑熊在干什么?它的心里觉得怎么样?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收获玉米时的心理活动。

  (出示图四)收获了这么多的玉米,黑熊示怎么做的?小动物们会说什么?重点引导幼儿想象黑熊和朋友之间的对话。

  4、教师讲述自己的排图讲述。请幼儿回忆老师说了哪些与幼儿不一样的话。

  请幼儿再次自己讲述,可以按照老师的排法或其他小朋友的不同排法。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书写感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再次认识数字3、4,知道3、4所表示的数量;

  3,学习3、4的书写笔顺,能按正确的格式在数学本上正确书写3、4.

  活动准备有笔画的数字3、4;操作材料:数量实物卡4--5张,铅笔、数学本。

  活动过程

  1、幼儿操作材料--找3、4.

  (1) 幼儿在自己的实物卡中找到数量是3、4的卡片。

  (2) 幼儿将所有数量是3的卡片贴到黑板上,教师提问: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用哪个数字表示?数字3像什么?

  (3) 幼儿将所有数量是4的卡片贴到黑板上,教师提问: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用哪个数字表示?数字4像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数字3、4的笔画。

  (1) 教师出示数字卡,引导幼儿看数字3、4的笔画。

  (2) 幼儿用右手手指在空中和教师一起练习书写3、4.

  (3) 教师在数学本的格式示范数字3、4的写法。

  3、幼儿做书面练习。

  按照格式要求独立书写数字。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数字3、4,知道3、4所表示的数量,学习3、4的书写笔顺,能按正确的'格式在数学本上正确书写3、4.,这节课课堂纪律较上一节课有很大的改善,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正确的书写3,4,也能清楚的认识3,4所表示的数量,在这节课中幼儿的收获很大。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了解常见的危险动作,懂得其危害。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玩游戏要注意安全。

  体验看图说话,编创儿歌歌词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哪里有危险”图片;“危险动作不能要”组图;《安全歌》儿歌视频。

  活动过程

  出示图片“哪里有危险”,引导幼儿找出危险的行为。

  ——找一找这里面有哪些危险的行为?请你把它圈出来。

  ——你为什么觉得它不安全?

  小结:抛沙土会伤害眼睛;从滑梯滑道往上爬或站在秋千椅的后面容易被撞伤;坐椅子伸长腿,会绊倒别人,使别人摔伤;吃东西的时候说笑会呛到自己。这些都是危险的行为,我们自己不要做,也要提醒别人不能做。

  出示组图“危险动作不能要”,鼓励幼儿看图说话。

  ——图上的.小朋友在做危险的行为,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提醒他这样做很危险.

  ——想一想,你会怎么说?(比如:上下楼梯不打闹/不对耳朵大声叫。)

  播放儿歌视频《安全歌》,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1.播放儿歌视频《安全歌》第一遍,引导幼儿初步欣赏儿歌。

  ——刚才你们说的这些话很适合编成一首安全儿歌,来告诉小朋友们不做危险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听这首《安全歌》。

  2.播放儿歌视频《安全歌》2-3遍,带领幼儿学念儿歌。

  小结:做危险的行为很容易让我们自己受伤,同时也可能会伤害到别人。我们要做文明的好孩子,不在危险的地方游戏,不做危险的动作。

  组织幼儿讨论,鼓励幼儿结合自身经验,举例更多危险的、不能做的行为,并用一句话描述。

  ——你还知道哪些危险的不能做的事情?(站在摇摇椅上、拿着剪刀乱跑……)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提醒小朋友们不做这件事,你会怎么说?(坐摇椅,不站立;手拿剪刀不乱跑。)

  附【儿歌】

  安全歌

  小朋友,请牢记,

  危险动作不能要。

  墙头高,不要爬,

  上下楼梯不打闹。

  坐在椅上不伸腿,

  玩时不把沙土抛。

  嘴吃东西不说笑,

  不对耳朵大声叫。

  做个文明好孩子,

  人人夸我好宝宝。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掌握基本的交际技能,培养幼儿乐观豁达的性格。

  2、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同伴的优点,对待同伴宽容和友善。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准备材料:请幼儿准备自己好朋友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手指操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三条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二、发现好朋友的优点师: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刚刚做的这个游戏是在讲什么吗?

  师:讲的是一条小鱼的时候非常孤独,没有朋友!两条小鱼的时候就有了伙伴,不再像以前那样孤单啦!三条小鱼的时候就更热闹啦!在一起可以快快乐乐的做游戏!我们在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没有朋友特别孤单,有了朋友我们就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玩耍!而且朋友越多我们玩的越开心,对不对呀?

  师:那老师现在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我现在想把中间的桌子搬到后面去,哪个小朋友来帮老师呀?我看谁的小手举的最漂亮,我就叫他来帮我。好,请佳佳小朋友来帮忙吧。(其他幼儿观察)师:哎呦,还是搬不动,现在请这位小朋友找他的一个好朋友来帮忙,好,好朋友来帮忙了。(其他小朋友观察)师:哦,还是搬不动,怎麽办呢,好,那就让他把她的好朋友都请上来帮忙吧!

  师:好,他们搬动了,真棒!!

  师:刚才,一个人搬得动桌子吗?

  师:那两个人呢?

  师:那最后是怎么搬起桌子的?

  师:是呀,只有大家团结,力量才会更大。那佳佳小朋友有这麽多好朋友,那你们有没有自己的好朋友呢?

  师:那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师:哦,如果别的小朋友说喜欢你,你开心吗?

  师:你们是不是都希望有自己的好朋友呀?

  师:那咱们再玩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游戏玩法:大家一起唱《找朋友》这首歌,一边唱一边自己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两人或几个人一起做动作,完成歌曲。)

  三、引导幼儿完成区域活动师:小朋友们想一想你们有几多少个好朋友呀?

  师:哦,你们有这麽多好朋友呀!那你们想不想每天都看到你们好朋友呀?

  师:那小朋友们快看,咱们班这面墙是友谊墙,我们把照片贴上去作为纪念!好我们现在开始贴照片。

  师:那我们来看看我们这面墙漂亮吗?

  师:好,老师希望今后这面墙上会有很多照片作为我们是好朋友的见证,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呢?

  师:小朋友越来越懂事了,来夸夸我们自己。棒,棒,我最棒,耶!好,我们今天就玩到这,小朋友们下次再见!

  活动反思:

  每个人要在社会中生活,就需要与他人建立人际关系,有朋友的感觉真好。朋友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亲情也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一直都在寻找——“找啊找,找啊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只可惜,找朋友并不像儿歌中唱得那么简单,怎么样让幼儿知道幼儿园是个大家庭,感受共同生活的乐趣?“在交往中学会交往”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交往,让幼儿学会与人商量,合作,体验同伴之间的友情,分享快乐,做大家庭中快乐的一员。

  大班幼儿在经历小中班两年的集体生活后,大多数孩子有了自己固定的玩伴,具备了一定的交往意识,掌握了一些交往规则,能够和小伙伴之间进行初步的交流和沟通,但现在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习惯了众星捧月,遇事常常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做到关心别人、关注他人,还不能完全主动的与人交往,和同伴之间缺乏一定的合作精神,同时孩子们缺乏在伙伴面前大胆表述的勇气,再加上现在多为双职工家长又是单元住宅,在家中能为孩子创设的与人交往的环境相对较少,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孩子,主动给孩子创造一起游戏、一起活动的机会,开展社会《夸夸好朋友》这个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孩子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学会关注朋友、与朋友合作,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体验与朋友的交往、合作、分享的快乐。

  在孩子们明白理解什么是优点了后,大家积极举手发言,在几个小朋友发言过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大家赞美的语言仅限于如“她上课很认真”“她举手很积极”“她做作业很认真”“她画画很好”,这些话语太笼统,似乎适用于很多小朋友,这样的话,就没有到达我预期的效果。

  我调剂策略,要求他们从生活中往感受,如“她在和小朋友相处时怎样?她是怎样做的?有具体的事情,比如他上课很认真,他是怎样认真?坐得怎样?举手怎样?回答题目怎样?”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的语言不再笼统,他们的想法真的很多,那和他们平时的观察分不开。如豆豆说:“阿紫是我的好朋友,她和我是最好的朋友,每次她吃完饭,都会等我,和我一起往玩……”从她的话语中,我看到了她们的深厚友谊,也知道阿紫是一个热情、友善的孩子。

  语言是帮助孩子之间建立友谊的基础,任何交往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支持,通过设计开展这一活动,让好朋友之间互相交流高兴的、难过的、有趣的事情或者小秘密,使孩子懂得要想成为知心朋友,就需要互相交流,只有在倾听与讲述的过程中才能了解自己的朋友,知道好朋友的需要,从而产生关注朋友、关心朋友的想法,同时提高了孩子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朋友之间互相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平等的语言交往的环境,和孩子融为一体,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和同伴教师之间的交谈,体验朋友之间语言交往的乐趣。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学习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出序列,感知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

  活动准备:

  种子发芽、早晚的变化、洗手、脱衣服睡觉等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形式导入课题,讲一讲生活中的先后事件,引起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早上起床了先要做什么?后要做什么呢?

  幼:先要洗脸、刷牙,后吃早餐。

  2、师: 去上幼儿园,来到幼儿园里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向老师问好,去区角玩游戏、收玩具、最后跟老师去做早操。

  3、师:吃点心了我们要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幼:先洗手、后吃点心。

  小结:小朋友刚刚我们说了很多平时做事情的先后顺序,知道我们做事都有先后顺序。今天我们来学习认识先后。

  二、幼儿分组操作活动,巩固幼儿对时间与事件先后的理解。

  1、请个别幼儿示范操作。

  师:植物的生长过程也是有先后顺序。

  种子发芽长出两片叶子长出许多叶子。

  2、幼儿分组操作,根据图片内容的先后排序。

  师: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准备了一些生活及自然变化的图片,请小朋友给图片排序。

  3、分享交流,教师评价。

  师:小朋友为故事图片排好了序列,来看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给洗手的顺序排序的?

  幼:我们是根据老师教我们的洗手方法来排序的。

  师:这组的是从早到晚的变化排序,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看从太阳到月亮来排序。

  师:这组的小朋友你们是怎样排序的。

  幼:我们是先起床再穿衣服排序。

  4、教师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都学会了时间与事件顺序的关系,会按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序。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可见的先后顺序,请你说说还有那些?

  妈妈炒菜的时候是先洗菜、切菜最后拿去炒好的。

大班教案 篇7

  目标:培养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

  重点:儿童能够根据故事情景,发挥想象力进行绘画

  难点:想象合理、有创意

  活动过程:

  1、引入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在一场战争中,他的一只眼睛瞎了,可是却取得了胜利。一天,国王在全国召集画师为他画像,并许诺了许多金银财宝。

  第一个画师,原样将国王画了下来,国王看到自己瞎了的眼睛,非常丑,所以很生气,便把第一个画师赶了出去。

  第二个画师,听说后,便把国王的眼睛画成了正常的眼睛,国王看到,更是生气,因为第二个画师说谎,所以便把他关了起来。

  第三个画师听说了前两位画师的.遭遇,他非常有信心,当他为过往画完像后,国王高兴极了,赏给了他很多财宝。

  2、提问:第一个画师为什么被赶走?——国王看到自己很丑

  第二个画师为什么被关起来?——画师说谎

  3、现在小朋友就是这第三位画师,你来想一想你怎么画,才能使国王高兴呢?

  (1、给国王戴上墨镜

  2、国王闭着一只眼,在打枪

  3、国王在舞剑,正好遮住眼睛

  4、画国王的侧面像……)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幼儿大班教案02-23

大班教案12-16

大班教案12-17

大班教案12-17

大班教案12-17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4

大班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