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时间:2024-02-28 08:05:5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教材特点:

  这是一篇状物抒情的散文,充满儿童生活情趣。深文细致地指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并且饮水思源,赞美了的自己的劳动给常来甜美欢乐的人们。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 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 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下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一、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砖上藻砖石。)

  二、 自由读深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深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 8 )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 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2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中什么?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绝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 默读第二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 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 自由读第3自然段,思考标划: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井水的清?哪些词语表现出儿童情趣?

  (趴在井图上,一颗一颗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痴痴地,一面数,一面心里想、、、、、、)

  处理课后阅读思考(3)投影:

  理解句子中带点的.词语,想想句子的意思,读体会。

  “我一面数,一面心里想: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

  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

  (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是很大的星星离我们是很遥远的,这一点“我”是清楚的,所以用叹号。井水的深度我们是不知道的。所有用问号。遥远的星星,能很清楚地映在深深的井水中,说明井水很清楚。)

  4、 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

  5、 默读第四、五自然段,思考、标划。

  井水为什么甜?通过什么事写井水的甜?

  (把含盐量很少的深水,叫做甜水,课文是通过洗菜,洗大萝卜这两件事写出井水的甜。)

  6、 指名读边听边想:井水的甜美,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快乐是从哪些语句中体现了来的?

  (嬉笑声,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樱子。真是可爱极了。)

  7、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4、5自然段。

  8、 默读第6、7自然段,思考;作者通过什么事情表现井水的“凉”?

  (通过井水浸过后的红李子的味道,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冰凉来渲染井水的凉。)

  9、有感情地朗读6、7自然段。

  10、齐读第二大段,想想作者是通过什么来出井水三个特的?

  (采用了有概括,有具体事例来源照井水的清甜凉。)

  11、思考回答:

  这么了的井水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好处?

  (饮用,浇灌、洗涤、浸凉水果,以及供孩子们观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

  12、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大自然段,总结归纳段意。

  投影:

  第二自然段意:井水很清,很甜、很凉。

  13、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课文。

  1、 齐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

  (1)看到这田井,使作者想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体会的?

  (饮井不忘挖井人,赞美了给后代带来甜美和欢乐的劳动,赞美了辛勤创业给后人带来幸福的劳动人民)

  (2)为什么到现在,作者还在思念这口古井?

  (饮水思源,饮水不忘挖井人,劳动者永远受到后代人的怀念和敬爱。)

  2、 归纳本段段意,投影:

  我常想掘本井人的自己的劳动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打出幻灯,出示投影(三段的段意)把段意串连起来归纳深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先通读一遍各段的段意,抓住体现观要点的词语,删去重复的词语,然后用恰当的通顺连贯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连在一起,最的再读一读,看要点是否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老的水井,井水很清,很甜,很凉,给后代带来了甜美和欢乐。

  七、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

  八、板书设计

  外形、历史 地点、大小、形状(中台井图)

  历史:古老

  清:数映在水里的星星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写其中表示数的6个生字。认识6种笔画,通过诵读,体会童年的`快乐。

  2、体会游戏的有趣和童年生活的快乐。

  重点难点:

  认识6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教师领读儿歌。

  师:这些儿歌里有些什么?生:儿歌里有很多数字。

  师:想跟老师一起读吗?注意读准这些数字的字音。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yi、si、wu、zhi、shi、zhi是整体认读音节,līǎng是三拼音节。

  2、把数字汉字用“0”圈出来,多读几次。

  3、同桌互读互学。

  三、学习生字“一、三、五”。

  1、借助插图,引出生字,读准字音。板书:wu、yi、pai、san。

  认识笔画:一(横)I(竖)﹁(横折)

  3、认识田字格。

  出示田字格。

  认识田字格。

  1、指导书写。

  三学习生字“二、四、六”。

  1、读谁字音。

  2、认识笔画。点()、竖弯()、撇()。

  3、指导书写。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

  2.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增强对祖国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张家界迷人的自然风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你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去旅游呢?那你听说过张家界,知道它在哪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跟随着作者一起来领略这迷人的自然风光。

  板书:

  迷人的张家界

  提问:从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

  ①检查生字词的预习

  读生字组词:絮、劈、纤、杉、皆、锦、怡。

  学生互相提示易错的地方

  絮:注意读音

  区分"锦、棉、绵"

  提出不懂的词语,互相讲解。

  ②快速阅读全文,找出文中与课题相照应的句子。

  (这次来张家界,我才真正领略了这仙境般迷人的景色,迷人的.张家界,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板书:

  仙境般迷人人间仙境

  这种写法称作什么?(首尾呼应)

  ③文章是什么结构?(总分总)怎样分述?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景色。

  板书:

  山奇、水秀、物丰

  3.引导学生理解首句的作用

  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山峰?说说你快的方法。

  小结:中心句的作用:提示全段的主要内容,承上启下,提示了张家界的奇山秀水和其间生存的珍贵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4.品读交流,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①品读"奇山部分"自由读2-4自然段,把你喜欢的部分找出来,与同学交流

  A."重重叠叠的山峰……一首优美的诗。写出山多、山高、山之千姿百态,美妙神奇。(总写)(反复读,读出赞叹的语气,相同句式的句子,要注意声调高低或语速成的快慢区别)

  B."金鞭岩高出峰林之上……神鹰护金鞭。"(边读边想象)

  C."我们来到……在等待着出征的号令。"既写出了山峰像将军一样威武,又给人一种动感。(个别读)要读出气势。

  小结。

  ②品读"秀水"部分

  "……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的碧水中……安谧静美的享受。"

  写出了金鞭溪的清澈、静美。(指导朗读)

  ③品读"物丰"部分

  总结文章的表达方法:

  A.总分总的结构

  B.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5.情境再现

  ①播放介绍张家界的VCD,感受张家界的迷人。

  ②有感情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

  6.课外延伸作业:

  (1)查阅有关张家界的资料

  (2)学习本课的方法,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学校。

  附: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 篇4

  教材简析

  《狐假虎威》写的是一只狐狸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但使自己逃脱了危险,而且还借着老虎的威风让其他动物纷纷逃窜的故事。《狐假虎威》是一个传统的寓言,成语“狐假虎威”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吓唬欺压他人。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演结合,把文本的内容演绎成情感丰富的角色对话和情境表演,让语文课堂洋溢快乐,充满情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这个故事。

  3.认、写生字表中的生字。

  教学准备

  1.《狐假虎威》课件。

  2.生字卡、词语卡。

  3.狐狸、老虎和其他动物的头饰。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故事激趣,引入情境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一饱眼福吗?师播放《狐假虎威》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已经编入我们的课本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多读几遍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想象一下,此时老虎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紧张。(生练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它甘愿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餐吗?

  (1)指名读第2~4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在危急时刻狐狸做了些什么?体会“眼珠子一转”和“扯着嗓子说”所表达的意思后朗读狐狸的话。(“眼珠子一转”写出了狐狸的诡计多端,“扯着嗓子说”写出了狐狸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

  (3)听了狐狸的话,老虎有什么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犹豫不决”和“冷笑一声说”后朗读狐狸的话。(“犹豫不决”写了老虎似信非信,拿不定主意;“冷笑一声说”写出了狐狸装作胸有成竹、毫不在乎的样子。)

  3.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表情动作的词,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各自在想些什么?

  (2)指名读,引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

  (3)此时森林中的动物有什么反应?是狐狸吓跑了森林中的动物吗?它们怕的.到底是谁呢?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老虎?

  四、拓展延伸,说写训练

  1.自主选题,自由说话,师生评议。

  (1)狐狸,我想对你说……

  (2)老虎,我想对你说……

  2.课外练笔。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一年以后,受骗的老虎又遇到了狐狸……

  第2课时

  一、感情朗读,培养语感

  1.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体验角色,自主演练

  1.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想扮演它吗?

  2.读一读。画出描写你最感兴趣的角色的句子,反复朗读。

  3.说一说。说说你对“狐狸”或“老虎”的认识。

  4.演一演。你认为该怎样表演好这个角色呢?自己演练演练吧。

  5.学生自主选择角色,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排练。

  6.指名戴动物头饰表演,评选最佳演员。(自我推荐,同学评选,说明推荐评选理由,在推荐评选中引导学生加深对狐狸和老虎的认识)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检查、巩固认读生字(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可再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词语卡。)

  2.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特点。“狐”右边的“瓜”不能写成“爪”。“冷”的部首是两点水,第2笔是提,起笔重,收笔轻;右边偏旁是“令”而不是“今”。“信”字注意“言”字三横的长短变化。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在《写字》中练写。

  3.将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自选词语货车上。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区别四组同音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

  2、读句子,感受比喻句的特点,积累比喻句。

  3、积累名言警句,并能用这些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学习。

  4、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故事与成就。

  过程与方式

  1、引导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

  2、展示科普读物,通过上网、看书等多种途径完成“展示台”和“宽带网”部分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兴趣和方法,激发爱科学、钻研科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识别问号、句号、感叹号的不同表达效果。

  2、学新字、新词、好句。

  3、进行口语交际。

  4、练习写话。

  教法与学法

  点拨法、情境创设法、谈话法、读记法、发现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发现,

  1、激趣导入。

  2、课件演示:夜空群星闪烁。

  看,夜空多美丽呀,无数的小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

  3、读句子赏句子。

  (1)有三位小朋友在月夜下,脑海中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2)分别点击人物。(出示文中的三个句子)

  那么多星星,你怎么能数得清呢?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的。

  那么多星星,你是数不清呀!

  (3)学生自己读句子,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汇报,教师总结。

  三个句子的意思相近,但第一句加上问号,表示你不可能数不清;第二句加上句号,表示你数不清;第三名句用了感叹号,表示你肯定数不清。

  4、扩展延伸。

  这是李明买的书吗( )

  这是李明买的书( )

  这就是李明买的书( )

  二、日积月累。

  1、选选认认。

  (1)读有音节的词语。

  ①自己先读几遍。

  ②找伙伴读,读给伙伴听,互相正音。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想想应该怎样连线。

  (3)分组讨论连线。

  (4)各组汇报学习情况,老师订正。

  (5)课件出示:俞、苗、止、长,提示“俞”读yú。指名读。

  (6)换偏旁变成生字。课件出示愉—榆、描——瞄、址——趾、帐——账

  (7)学生认读,讨论。

  (8)出示词语,认读。(愉快、榆树、描图、瞄准、地址、脚趾、帐篷、算账)

  (9)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

  2、我会读。

  (1)学生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

  (2)投影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像凉棚似的,遮住了阳光。

  茂密的枝叶遮住了阳光。

  问:上面两个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归纳总结: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可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

  (3)读其他句子,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4)从学过的课文中,找比喻句,也可自己说比喻句。

  3、学习“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名言,想想其中的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说说对自己的启发。

  (3)自由读背名言。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教师讲解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

  3、小组交流。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介绍身边的科学。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自己带的科普读物,简单介绍书的内容和特点。

  (2)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

  二、写话。

  1、启发学生回忆本学期做过的事。

  2、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3、谈谈自己在暑假里的打算。

  4、教师归纳要点。

  写收获:(1)写做了什么事。

  (2)写做的过程。

  (3)写做了以后,懂得了什么。

  写打算:(1)打算暑假中做什么。

  (2)打算怎么做。

  5、学生自由写话。

  三、宽带网。

  1、学生汇报自己了解的著名科学家、发明家。

  2、学生自主读科普读物,搜集科学家和他们取得的科学成就。

  3、学生上台展示自己搜集的资料,集体评议。

  四、总结拓展: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世界进入一个高度发展的时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以情动人,动情感悟,从生活中去发现闪光的亲情

  2、真实,写出真情,多一些美的语言,多一些思考的哲语

  教学要求:

  1、由粗到细,有侧重点 ,抽象具体化描写。

  2、真诚的回忆自己的人生路,谁陪伴你一路走来,感悟人生

  3、题目自拟,体裁随意,可以是散文,可以是记叙文

  教具:

  多媒体

  课时:

  1课时

  文题:

  自己的父母家人可以都可以写,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位,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要创新,要体现文意,要言简意赅。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一、世界上有一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的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多注意自己的安全。你总是觉得烦,却觉得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是说些赚钱不容易的话来教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是谁呢?就是自己的父母。

  我们都来自每一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很多同学每年父母都给你过生日,或者父母让你的朋友和同学一起过生日,可是你们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

  1、统计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清楚的知道父母的口头禅。

  2、导出结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我们的父母,没有用感激的心情去观察我们的父母。

  二、真情回顾、播放一段flsh 动画《牵手》,让学生闭眼,回忆自己与父母亲人相处的生活片段。

  把思绪带回到和父母在一起的经历。展示画面:(多媒体展示)

  1、 送我上学

  2、 母亲忙碌的身影

  3、 奶奶肩上的书包

  4、 父亲疲惫的脸

  5、 一起玩耍的快乐

  图片中这些事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平凡。它平凡到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示,打动人心的还是那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平日我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生活中没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而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那些人们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想一想你爱吃的饺子,是谁为你包;你了在家的书谁为你送;你委屈的泪花谁为你檫,你躺在那病床上呻吟时,又是谁来陪你。我们生活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首歌、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忧愁都能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写作对象。

  三、经典再现

  播放朱自清《背影》电影片段

  这篇课文是我们学过的。我们再次倾听,去感受朱自清笔下的亲情,从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朱自清父子很少生活在一起。成为大学生的儿子总觉得父亲“说话不太漂亮”,“暗笑他的迂”。但衰老的父亲倾尽全力,攀越月台,体现了坚韧、真诚、执拗的性格,反衬出了作者脆弱,面对生活琐事急躁无奈,对人对事缺少真诚与耐心的的缺点,面对这样一个浓缩历史沧桑、人生使命和自强不息精神的背影,作者理解了父亲的伟大、坚强,怎能不怦然心动,潸然泪下呢!

  作者当年对“背影”成功描写来自对父子情谊的细心观察和深刻体验。如今亲情更是到处有,但人们的感受未必相同。从记忆深处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反映亲情的事例,再用恰当的话语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

  四、口头作文

  学生讲述。给大家5分钟时间口头作文,想一件发生在你身边让你感动的小事。

  学生课堂讲述。

  教师总结。

  “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请你与大家分享你身边的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身边的爱。

  五、片段练习《亲情一瞬间》

  5、再次播放《牵手》,让学生感悟,回忆自己的父母那些小的事情,小的动作,那些留在你记忆深处的让你至今感动的事情。

  片段练习《亲情一瞬间》

  要求100字以上,当堂完成。抽取学生作文2篇,大屏幕显示学生作文。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当堂点评。

  例如:我班学生写的作文片段:(做完手术后)当我从昏迷中醒来时,看到父母坐在床边,眼睛红红的,,像刚哭过;我非常非常的激动;我在心中默念“妈妈我爱你”“爸爸我爱你”,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们,一定,一定报答你们,啊,多么伟大的父爱母爱啊。

  大家看了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

  这段文字写手术后醒来的一瞬间,要体现父母对她的关爱,和自己对爱的理解。应该说是写的不是很好,读来让人发笑,语言干瘪,几乎没有真情可言。那么如何使语言丰满起来,真情显现出来呢?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点石成金的绝招。

  六、现场指导、进行一些个性化、特征化的技巧指导:

  (1)、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特征化的细节

  (2)特征化的细节要反复呈现,在不同情境下展现,以突出其鲜明的性格特征

  俗话说:三份长相,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装扮的手段有很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把“抽象具体化描写”就是应用听、看、感、想、做这5个方法,就是把抽象的意思,生动的描写出来。

  下面我们共同合作,把这段“石头”文字点成“金子”。

  当我从昏迷中醒来时,看到了什么?

  看到这些你有什么感受?

  你听到了什么?

  听到这些你做了什么?

  你看到这些、听到这些后,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我们用“看、听、感、想、做”的方法合作,具体充实这段文字,整理后展现在大屏幕上,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更好些。

  大屏幕展示例文。

  (做完手术后)当我从昏迷中醒来时,看到的是床边那一双双布满血丝充满关爱的眼睛(看)。原来他们一直守护在我的床边,直到我苏醒过来(想)。妈妈看到我满脸苍白不禁鼻子一酸,流下了眼泪(看)。我知道那是妈妈心痛我,她怕我承受不了这痛。她恨不得痛的是自己换来我的健康和快乐。(想)爸爸一直握着我的手,这时和蔼的对我说:“坚强点,再多的痛我们陪你们一起度过”(听)我心里热乎乎发,含着泪会意的点点头(做);顿时我又明白了亲情的伟大和崇高。在以后的日子里,是他们用辛劳换来了我的健康,我爱他们。我坚信这份爱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底,不论我身在何方。(想)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一遍。

  教师总结:把抽象具体化描写,就是要你回想当时的情景: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做了什么?你感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每一个抽象材料的描写,看、听、感、想、做这五种方法,全得应用上吗?那要有文章的需要和应用来决定。假如我们对某个抽象的材料要详细的写,则看、听、感、想、做等五种方法都用上了,内容也比较充实,如果打算简略的写,则应用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去描写即可。

  实战练习:播放歌曲《妈妈》,让学生始终在感动的氛围中抒写心曲。

  大屏幕展示:亲情哲理语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家起来的还要多。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美好的感情。

  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

  据说爱是下倾的,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子女对父母的爱。

  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造化把一切安排的那么美妙,婴儿一到了这个世界上来,就发现一位母亲随时爱顾他。

  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布置作业:

  自己的父母家人可以都可以写,也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位,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要创新,要体现文意,要言简意赅。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经典)语文教案09-21

语文教案【精选】07-27

语文教案(经典)09-11

语文教案[精选]07-24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7-22

(精选)语文教案08-01

【精选】语文教案08-03

语文教案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