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9136范文网>教育范文>教学设计>《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5 18:47: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学习《绝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发展目标:通过领会诗句的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说说《绝句》所描绘的意境。

  媒体准备

  时间

  课时安排

  第一教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1、齐背《游园不值》

  2、游园未遇主人,本是扫兴之事,但却有意外之喜――“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所以诗人的心情还是很高兴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古诗,今天学习的诗中诗人在毛毛细中去观赏春景,心情又如何呢?

  复习旧知,并与前一首古诗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出示《绝句》,听录音读。

  2、指名读,齐读,读通全诗,读出韵味。

  3、知诗人:简介诗人志南

  4、了解《绝句》的来历:“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自己的感爱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5、明诗意

  (1)小组自学诗句,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2)组织交流,理解诗意: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已经弄懂了什么?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改诗句:我拄藜杖过桥东。)

  古木:大树。杖藜:拄着拐杖;藜:藜杖。短篷:有篷的小船(看图)。杨柳风:柔和的'风。杏花雨:清明时节杏花开时下的细雨。

  (3)指名连起来说说诗意,然后齐读诗句。

  在理解诗意时,先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再组织讨论,有利于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另外绝句的题解,为下一环节给全诗另立题目相照应。

  三、悟诗情

  1、外面一片春光,勾起了诗人的游兴,虽然细雨绵绵却游兴不减,你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是怎样的心情吗?(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观赏春光的喜悦之情。)然后组织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创设情景,听音乐,看画面,想象。

  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指名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4、你能根据这首诗的内容给它重新起个题目吗?(游春、踏春)

  通过疑问的解答来感悟诗人的感情,再通过创设情景想象诗所描绘的景象,时而熟读成诵。

  四、拓展阅读

  1、学完了诗人志南描写春光的《绝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杜甫描写春光的《绝句》,比较一下,他们对春光的描写有什么不同?

  2、出示诗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学生自读,指名读,再初步理解诗意。

  3、这首诗是不是描写春光的呢?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句。

  5、你还能给这首诗确定一个题目吗?(怎样跟第一首诗区别。)

  同样是描写春光的古诗,但角度不同,春光也不同,但诗人的心情是一样,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比较、欣赏。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学会〈春日〉、〈游园不值〉中的4个生字;能借助注释说说〈春日〉、〈游园不值〉的意思,并熟读这两首诗;感受这两首诗所描绘的自然美第一课时

  一、揭题。

  二、出示第一首古诗的题目,齐读题目。

  1、看注解

  (1)了解作者。

  2、自渎课文,要求:

  (1)自学生字。

  (2)读通诗句。

  3理解诗意。

  (1)读诗。

  (2)读注解2-6。

  (3)指名逐条讲注解。

  (4)指名连起来说说第

  1、2句诗的意思,集体评议,补充或矫正。

  (5)教师针对学生试讲中的问题进行指点。〈这两举诗写的是诗人春游时看到的景色: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沿着泗水河边去寻找美丽的景色,看那无边无际的风光景物,一下子都换上了新装。〉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这两句诗。

  (7)指名连起来说说第

  3、4句的意思,评议,矫正。

  (8)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点。〈这两句诗写的是诗人抒发的感受:在春游中那么容易的就看到了春风的面容,百花吐艳,万紫千红,原来就是春天美丽的化身!

  (9)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全诗。

  三、出示第二首古诗的题目,读题目。

  1、看注释

  (1)了解作者。

  2、自渎课文,要求:

  (1)自学3个生字。

  (2)读通诗句。

  3、释题。借助注释

  (1)理解题目的意思。指名试讲题目的意思。(作者去游园,而主人不在,没有能进到园里去。)

  4、理解诗意。

  (1)读诗。

  (2)读注释2-4。

  (3)提出不懂的字词,讨论它的意思。

  (4)指名连起来说说第

  1、2句意思。评议,矫正。

  (5)教师有针对性的指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大概是园主人爱惜园内小径上的苍苔,怕人家进去时木鞋把它踩坏,尽管诗人轻轻地敲那柴门,敲了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6)在理解的基础上读这两句诗 。

  (7)指名连起来说说第

  3、4句的意思,评议、矫正。

  (8)教师有针对性地指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来。这两句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联想到满园的美好春色,形象的反映了春天万物勃勃的生机,并蕴涵着一个道理:一切富于生机的东西是关闭不住、禁止不了的,它能冲破束缚,茁壮成长。这一句因而成为千古名句。)

  (9)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全诗。

  4、作业

  (1)熟读古诗。

  (2)、做作业本上第

  3、4

  (1)题。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背诵这首古诗。

  2、 读懂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懂诗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查找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课外读过或学过描写春天的古诗吗?谁来背?(指名背一两首。)如《春晓》《村居》等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这首诗不仅描写了春天的景物,还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感情。

  3、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说说,然后投影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解字词,明诗意。

  (3)读诗句,悟诗情。

  二、指导学习《游园不值》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板书:南宋 叶绍翁)

  学生交流查找到的`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2.谁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不值”该怎么理解?

  (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诗中的“园”,是我们常说的公园吗?

  (诗中的“园”指私人花园。唐宋时期富人多有私人花园,供自家观赏。)

  3.听录音范读,学生大体了解内容。

  (l)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其他同学想句子的意思,画出不懂的词语。

  过渡:作者去老朋友那里游园赏春,他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你们想知道吗?

  4.抓字眼,明诗意。

  (1)分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汇报:

  着重抓住以下词语。

  应。原意“应该”这里是“大概”“可能’的意思。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的时间。

  (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5.读诗句,悟诗情。

  (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出示课件,学生边看边听。

  (3)指名读古诗。

  (4)总结写作特点。

  前两句是叙事,后两句是作者看到一枝红杏伸出墙外而想到满园春色。(板书:叙事 想象)

  (5)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a、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此诗的精妙之处就在于作者从一枝偶然长出墙外的红杏想到关不住的满园春色,一下子就把春色写活了。

  b、学生谈感受。(如果自己是这首诗的作者,你会对红杏说什么?或者你是红杏,你会对作者说些什么?)

  (6)填空:

  《游园不值》通过写作者游园观春景,可惜( ),但他从墙上伸出的( ),想到满园的( ),赞美了( )的美丽和新生事物旺盛的( )。

  三、总结:

  回顾学习的经过。

  四、作业。

  1、齐读最后两行诗句,展开想象,把它画下来。

  2、根据《游园不值》这首诗,编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叙事

  小扣/柴扉/久/不开。

  爱春天

  春色/满园/关/不住,名句 想象

  一枝/红杏/出/墙来。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

  (a)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

  (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

  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

  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

  (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寻春

  1.老师这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四、悟情

  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

  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

  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游园不值

  游赏(兴致勃勃)柴扉红杏

  春色久不开(扫兴)出墙(欣慰)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5

  一、 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来了,小鸟在空中飞舞,小草发芽了,小孩子在树下玩耍。

  生:春天非常美丽。

  师: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鸟在枝头在叽叽地歌唱。

  生:春天来了,鲜花盛开,绿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柳树发芽了,露出嫩绿的叶子,看着这碧绿的柳枝,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的诗《咏柳》。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他的诗,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齐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生读题。

  二、 自读诗文。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叶绍翁。有谁了解他?

  生:我知道叶绍翁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嗣中,号清逸。

  生:我来补充,叶绍翁最擅长七绝,著有《四朝闻见录》。

  师:自由朗读全诗,能不能做到通顺流畅。

  生朗读后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第一位读后,评价:

  生:老师,总体上他读得不错,但刚才他读错了一个字,“扉”读第一声,不读作第三声。

  第二位读后,再评:

  生:他读得字音正确,也比较流利。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读得太平淡了。我想把作者的感情给读出来,行吗?

  师:好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师:读得真好,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抑扬顿挫,很有韵味。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生比赛。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热烈,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情绪饱满。

  师:谢谢夸奖,不过,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有你们的声音好听。我相信,你们中一定有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的。有信心超过老师吗?

  生挑战。

  三、 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要棒多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

  师: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哪,它已经越过墙头。

  生:我读懂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说这满园子里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

  师:对,这句浅显易懂,表述方式和现在的一样。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它指的是轻轻地敲打柴门。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门。

  生:我懂了“久不开”的意思,是说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

  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也许是主人在园子里欣赏春色,被园的花草树木陶醉了,因而没有听到敲门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生读。

  生:老师,什么是屐齿?

  生:我知道,屐齿是指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纹路吧,(抬起脚,演示给同学看。)

  师:对,不过诗人穿得不是我们这样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种木头鞋。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图。

  生:我知道这句是“苍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可是我不知道这句中“应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里的“怜”不是指现在的可怜,而应该解释为“爱惜”。

  师:对,你能通过查阅资料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怜”是喜爱,舍不得的意思。因为是诗人自己的猜想,所以他用了“应”字,这里解释为大概、可能。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齿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齿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迹。

  生:他们说得还不完整。应该解释为: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情自己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生: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鞋子踩坏吧,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生:之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也许是因为主人怕我的木底鞋在他的青苔上

  四、 领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喜悦去朋友家观赏美景,结果却没有见到主人。现在你知道《游园不值》的意思了吗?

  生:游园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花园游玩,结果没有碰到主人,扑了个空。

  生:没有遇到主人,吃了个闭门羹。(学生大笑)

  师:对,说得很形象,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的扫兴。

  生:他的心里肯定在埋怨,这个朋友真不讲交情,不够义气。

  生:我觉得他朋友真够小气的,美景是让人欣赏的,何必自己一个人独占呢?

  师: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来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不由发出感叹。生齐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五、 品评诗文

  师:诗人叶绍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炼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欢之情。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原因。

  生:我喜欢“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红杏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人们报告喜讯呢。

  生:我喜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这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不会因为你的吝啬小气而推迟到来的脚步。

  生:我也喜欢这句,春天的美景是关不住的,季节的'轮换也是谁也挡不住的。

  六、 拓展学习

  师:刚才,我们一边学习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古诗读得有滋有味。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生齐:愿意。

  师出示朱熹的《春日》。

  生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它。

  生读诗,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需要老师帮助吗?

  生:我有个问题,我不知道“泗水”的意思。

  生:泗水是一条河。

  生:为什么识得东风面,不是西风面或者南风面?

  师:你很会动脑筋,学习贵在有疑。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觉得随便什么风都可以,诗人写了东风那么就东风了。

  生:我不同意,古人写诗很讲究的,不会随随便便写。

  师:你们知道一年四季都吹什么样的风吗?

  生:冬天一般刮西北风,夏天时东南风较多。

  生:我明白了,作者写东风是因为春天,现在的季节刚好是春天,你们看刮的是东风,红旗往西面飘。

  师:对,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非常好。作者能准确抓住春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所感。解决了诗中的难点,谁把诗意给大家描绘一下。

  生: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到泗水河畔观赏景物。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的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是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师:诗人所见,满目无限风光。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

  生有感情地诵读《春日》

  师: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生回答: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千里黄莺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贺知章的《咏柳》

  师: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

  生背诵。

  七、 语文实践。

  师: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歌——诗歌朗诵会。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和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由一枝红杏如何想象出满园的春色,感悟诗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情景导入。

  1.检查预习:背一背古诗。

  我从同学们的背诵古诗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古诗的韵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具有哲理性的古诗。

  2.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在春天的时候,出去踏春呢?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畅所欲言,尽情说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大诗人——叶绍翁写春天的古诗。(板书:游园不值)

  二、自读自悟,乐于探索。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体会诗句该是如何朗读的。

  2.跟读,指名读古诗。

  3.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心底慢慢体会一下诗句的意思。

  三、知诗人,解诗题。

  1、知诗人:叶绍翁,北宋诗人。

  2、解诗题:(强调“值”是“遇”的意思)

  雨过天晴,作者去访友游园,碰巧主人不在,他不得进门,所以题目定为“游园不值”,也就是游园不遇。

  叶绍翁在游园的时候不遇,那么,他在不遇中又遇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再来聊一聊。谁愿意读给大家?要求要按照七言的节奏来读。

  四、抓字眼,晓诗意。

  1、结合生活,谈谈认识。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尽管我们才读了几遍,我们跟着叶翁在游园的时候,遇到的.有什么?(苍苔、柴扉、红杏)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了解。

  ①柴扉:柴扉是什么意思?(柴门,用柴草编织的门。)是不是这样的呢?(出示课件图片)这样的门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简陋)

  ②苍苔:青苔。——体现出春天到了,生命力的强盛,毛茸茸的、生机勃勃。

  ③红杏:红色的杏花。——美丽,灿烂,生命力强。

  2、抓字眼,晓诗意。

  ①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呢?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学生回答的问题略)

  ②解“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

  A师点拨:

  “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 “屐”是古代人们常常穿着用木的一种鞋子,要注意这个字的字形。

  “扣”柴门,为什么不是“敲”?

  (因为作者尊敬主人)“扣”的动作是怎样的呢?(让学生自己用手扣桌子)因为尊敬主人,所以作者轻轻的扣着门,因此在“扣”的前边用了一个“小”字,“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B小组讨论:为什么会久不开呢?(让学生掌握作者的逆向思维方法,也就是联系上下句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

  C “柴扉久不开”时诗人想些什么?心情怎样?(失望、扫兴、遗憾)

  D让学生在整体把握该诗句的意思。

  ③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A问:作者游园不得进门,但是他还看到了什么?(红杏)是的,他看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可是,他没有进入到园子里,为什么他会说“春色满园”?

  诗人根据什么想象园内春色满园,你能从一个“满”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述园内美丽景色。

  B想象诗境,视觉体验。

  现在让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张开我们想象的翅膀,想象“满园”是怎样的景色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生: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你们想看看我们所想象到的满园春色吗?(在优美的音乐中,出示春天的画面,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C看到这样美丽的春色,你们现在的心情是如何的?(高兴)那么诗人看见一枝红杏出墙来,也想到园内满园春色,他的感情有什么变化?(板书:快慰、高兴)

  D抓“关”和“出”。

  是谁关住春色,用什么“关”住春色?

  红杏是怎样“出”墙来?

  红杏为什么能“出”墙?

  高墙大门关不住出墙的红杏,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是不能禁锢的,它们会冲破牢笼,按照自己的成长规律,发展生长起来。)

  ④ 完整地说说诗意。

  五、回顾所学,思维拓展。

  1、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

  2、延伸探索

  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你会背哪些春天的诗。

  六、作业布置:

  1、春色是如此的美丽,如果被其他的诗人看到这样美的春色,一定也会吟出很多关于春天的诗章。回去搜集哪些描写春天美景的诗句或者叶绍翁的诗句,下节课,让我们大家共同来分享。

  2、结合自己这节课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7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游园不值》,能说出诗歌大意,归纳学习方法。

  2、感受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3、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感悟、积累、应用语言

  教学难点关键

  1、理解《游园不值》的第一句。

  2、领悟“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哲理意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春天的诗词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老师上初中的时候,曾学过到过一篇著名的作家朱自清的文章《春》。有几句话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给大家朗诵几句,好不好?

  师朗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写得美吗?这几句话赞美了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春天。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一首小诗,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既是联系新知,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同时又暗示学生,老师学生时代学过的课文还记忆犹新,说明优美文章的段落是需要长期积累,记忆的。)

  二、学诗

  1.投影题目 能读懂题目的意思吗?自由说。

  2.投影诗文

  1)学生不同形式地读诗

  2)了解诗人(投影诗人简介)

  3)怎么理解诗句的意思,回忆一下,有哪些好的方法?

  补省略、换语序、看注释、看插图、查字典

  4)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学习这首诗。(投影古诗)

  经过自学,你学懂了什么,汇报一下。

  “应”“怜”分别解释成什么?

  辨析“怜”的字义,得出“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设计意图:回忆总结理解古诗的方法很有必要,“善教者授其法也”,五年级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理解古诗的方法,在回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方法,是照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种字字落实的方法,也为今后的古文学习打下基础。)

  5指导朗读。(投影出示古诗让学生按节奏读)

  (a)按节奏读。自由读。

  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是多么失望!该怎么读这句话?

  (b)引导学生将后句说成感叹句、反问句。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呀!

  呀,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啦!

  满园的春色怎么能关得住呢?

  一枝红杏不是伸出墙外来了吗?

  说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该怎么读这两句?男女分工读。

  (设计意图:因地制宜,既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又能让学生充分感悟诗人看到一枝红杏后那种由失望到惊喜的心情变化。)

  (c)诗人仅仅是为一枝红杏兴奋吗?

  你们想不想欣赏这满园的春色?(投影出示录像欣赏)

  (d)欣赏了满园的春色,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到了哪首古诗?

  (设计意图:诗文整合、新旧知识整合、课内外整合,通过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正如巴金所说,“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

  三、寻春

  1.老师这儿也有几首优美的诗文可以用来描绘这满园的春色请大家组成学习小组,一起研究一下。(投影两首诗)

  (设计意图:顺势研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形成了一种诗中有诗、景中有景的意境,课堂结构呈现出一中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态势,这是和古诗本身的意境幽远相和谐的。)

  (1)找到哪几句话可描绘满园的春色?

  (2)任选一句或几句,朗读或用自己的话来描绘。

  2.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

  (设计意图:朗读指导要从纯粹的技巧性的指导转向“启发语感、训练朗读”之路上来,注重边读边想象,真正读活语言,“读出声,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四、悟情

  1.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

  2.《游园不值》是叶绍翁的代表作,尤其是诗中后两句广为流传。

  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方得感悟

  热爱大自然,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设计意图:至此为止,整堂课的结构已实现“递归”,这两句诗的第二次朗读,升华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3.己学完了这首诗,老师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朱自清爷爷的话,让我们齐声朗读。(投影《春》中的几句话)

  (设计意图:最后再用《春》当中的排比句整合两首诗,找到诗、文中的契合点,进行概括、总结,使整堂课的结构回归一个“圆”。)

  4.配乐背诵古诗。(投影古诗)

  五、学生自己设计作业。

  画、说、写、背、演、默、收集两位诗人的诗或春天的诗。

  (设计意图:把代表老师至高权力的“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了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还有选择作业的权力和自由,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自己设计的作业五花八门,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和其他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课内向课外的延伸。)

  板书设计:

  游 园 不 值

  游赏(兴致勃勃)柴扉 红杏

  春色 久不开(扫兴) 出墙(欣慰)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8

  一、复习已知,谈话导入

  1.同学们,人说诗是推敲出来的,让我想起了一位诗人叫——贾岛。齐诵《题李凝幽居》和《寻隐者不遇》。(出示这两首诗)

  2.像这样“不遇”的诗很多,比如邱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李白的《访戴天道士不遇》。除了古诗,还有古文《雪夜访戴不遇》等。诗人为什么要把“不遇”记下来呢?看来这“不遇”中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揭题。

  二、小组讨论,确定目标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已学习了不少的古诗了,那依据往常的经验,你认为通过这堂课的古诗学习,我们应掌握些什么呢?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感情。

  (4)推敲字词的奇妙。

  三、指导朗读,读出韵味

  1.指导读正确。同桌读,指名读。

  2.指导读出韵味。

  我们可以按古人最基本的读法:四声读法,一声二声可以拉长声音读;三声四声读得短促一点。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集体交流,理解诗意

  1.现在让我们跟着作者——(叶绍翁)一起去“游园”,首先一起来推敲“不值”。 “值”是什么意思,(相遇)“不值”是什么意思?(没有相遇)

  “游园不值”的意思是——到朋友家的花园去游玩,却没有遇到主人。

  2.在游园的时候,诗人虽然没有遇到园主人,但看到了——苍苔、柴扉、红杏。

  请同学们结合你的生活谈谈你对他们的了解,想谈谁都成。

  (1)柴扉。

  柴扉是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看插图)这样的门显得——简陋,但是这样的门没有半点的人为雕琢,自然而然,多么贴近大自然的本色呀!现在谁再来读这句,让我们感受,你所见到的柴扉可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柴扉,那是特别的一扇门。

  指名读第一句,齐读第一句。

  (2)苍苔。

  苍苔是在空气潮湿的时候贴着地皮长出来的苔藓。

  苔藓是什么颜色的呢?从诗句哪个字上看出来的?(苍)

  这个贴着地皮的小植物沿着园门连接到台阶,瞧,那隐隐约约的一点绿,生命力是那么旺盛。所以那么普通的小植物一定会让你感觉到春天充满了——生机!

  那就把你的这份感受送到这里,让我们眼前看到的苍苔绒绒的,可爱极了!

  指名读。

  (3)红杏。

  你知道红杏是什么时候开花吗?

  叶绍翁的好朋友陆游也爱杏花,他在在诗中这样赞道:

  出示: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我们也跟着一起夸夸吧!生读。

  所以,叶绍翁也禁不住的赞叹他所见的这枝红杏。那我们把刚才感受到的送到这一枝红杏来吧!

  生齐读最后一句。

  (4)总结:同学们,诗人叶绍翁来游园,只遇到了——(苍苔、柴扉、红杏),而且,所见的都是普普通通的景物,如此而已的园,如此而已的景物,然而却给你怎样的感觉?

  (春意盎然、万紫千红、生机勃勃。)

  亲爱的'同学们,当我们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的时候,我们会深刻地感觉,这些自然的小生物啊就是春天的使者。你瞧这一地的苍苔已经将我们的眼睛染绿;这怒放的红杏已经将我们的心田湿润;这简陋的柴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自然的回归。让我们再一次把刚才所见的留在心中,体验春天中的景物所带给我们的那份新的愉悦。

  生齐读。

  五、推敲字词,体会感情

  1.那么这样的一座园,这样的一些普通的景物诗人又对它们赋予了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再一次默默地读这首古文,请你拿起笔,一边读一边品,诗中的哪个字包含了对我们所见景物特别的感情?

  生默默地品。

  2.推敲“怜”

  叶绍翁在最初写的时候用的是“嫌”,你能推敲一下“嫌”和“怜”吗?

  哪个字儿说明他惜苍苔?(印)。

  这印是谁留下来的呀?出示屐鞋的图片。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想象一下,这叶绍翁这么地爱苍苔,这么地惜苍苔,他该怎么走哇?你怎么走的就怎么读。

  生深情地读。

  3.推敲“扣”

  用“敲”置换“扣”,生读。

  生做小扣的动作。

  你扣了多少长时间?读第二句。

  4.推敲“关”

  推敲“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来。”和“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中的“遮”和“关”。

  怎么读这一句?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自学本文中的两个生字,理解重点字的意思。能有感情诵读古诗,提高理解与朗读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形式地读,结合书下注释,利用手中工具书理解“应”“屐齿”“小扣”“怜”“柴扉”这些词及这些词所在诗句的大意。

  情感与态度:

  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善于发现春天,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生机勃勃。

  教学重点

  理解“应”“怜”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作者在游园不遇时由一枝红杏而联想到园内早已是春色满园,从中体会到春天向征着新生,有生命的地方是关不住的。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上一板块我们学习了对联,知道这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及其语言魅力。如果说对联在古代文学中一直薪火相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那么古诗便如一壶陈年的佳酿,意蕴悠长,耐人寻味。这节课上我们一同来品读南宋江湖派诗人叶绍翁的一首《游园不值》

  二、解题

  1、通过预习结合书下注释,谁能说说“值”是什么意思?“不值”呢?

  用自己话理解一下整个题目

  2、既然是不遇,由此我联想到带有“不遇”的古诗,你知道吗?试着背下来。

  诗人都把这些不遇记下来,一定用他们值得回忆的地方,今天我们一起品诗意,悟诗情

  三、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诗,结合书下生字,自学并理解。

  2,指名读诗:注意读诗的韵味(平长仄短)

  3,同桌欣赏读:思考,你从哪里知道诗人没有遇见。

  4,交流:从“小扣柴扉久不开”

  为何不开?引出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怜、应、屐齿

  那么诗人在不遇中又遇到什么呢?(苍苔,柴扉,红杏)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事物是怎样的?对于苍苔园主人是如何对待?

  交流:怜在字典中的意思有两种,在这里应选哪种解释?是“爱惜、怜爱”。由怕木头鞋在苍苔上留下脚印,我们感到园主人怎样?(怜爱苍苔)那么对于诗人呢?

  5、再读这一句:现在应该带着怎样情感去读?抓住诗眼“怜”。

  诗人带着满心的怜爱走到柴门前:引读第二句

  面对这自然而古朴的柴门,诗人怎样扣的?理解:小:轻轻地。

  为什么要轻轻地敲?鼓励学生想象,发表自己看法

  (怕惊扰园主人,怕惊吓园内小鸟,怕吵醒了园内一切生物......)

  6、再读这一句:读出“小扣”

  作者有多怜青苔?扣门有轻?那么就有多么的怜爱这一切。而当他久敲而无人应时,他发现了什么?

  7、引出:一枝红杏出墙来。

  而当柴门紧闭时,它却探出墙头,这是一枝怎样的`红杏?

  8、你都收集哪些有关红杏的诗句?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枝幽幽探出墙头的红杏预示着什么?(园内已是万物复苏、满园春色)

  9、齐读后两句

  三、整体把握大意

  苔自生,门自闭,红杏自出墙,他日遇园主人时,叶翁会向他讲述怎样的游园过程呢?发挥自己想象,创造的表述一下。

  1同学交流

  四、课堂拓展

  1陆游《马上作》

  五、写法指导

  学习古人善于推敲。及对景物的侧面描写。

  六、小结

  人生有许多不遇,但有时在不遇中有遇,诗人游园不值,在不值中有值。在不经意中你会看到希望,看到春天。只要心中有梦想,就像那枝出墙的红杏。

  七、板书设计

  游

  园 怜

  怜春

  不 扣 敬春

  值 赞春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10

  一、激情导入

  1.歌曲欣赏:(课件播放)

  现在正是春天,美丽的春天总是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在这个百花争艳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来欣赏一首歌《春天在哪里》,好不好?

  2.引入:

  同学们,听了这样动听的歌曲,欣赏着春天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景色,你们的心中是否有一种迫切的渴望,想要立即到春光中去走一走,看一看,去寻访春天的踪迹?当然,春天不仅是春游的好时节,也是走亲访友的好季节。看,同是南宋诗人的叶绍翁就禁不住春色的诱惑,合上了诗书,去拜访他的老朋友了,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为此写下的诗。(出示课件)

  师板书题目《游园不值》。

  二、初读感知

  1.解读诗题:

  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进到园子里。)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 生于1194年,卒,不明。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游园不值》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耐人寻味。

  3.初读,大体了解诗的内容。

  4.听配乐朗读。 (出示课件)

  5.生自读诗,质疑不理解的生字、词语,并学习生字词。

  屐齿 苍苔 小扣 柴扉 出墙来 不值

  6.指导朗读,读出诗的韵味来:

  师读,生仿读:自读,指读,齐读。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三、解读诗意

  1.自读全诗,思考:

  诗人这次未遇主人的游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好好地读一读。(生自由朗读)

  请生读,齐读(要求:字正腔圆)

  2.咬文嚼字’、品悟诗意

  (1)生自读诗,借助字典和插图,想句子的意思,并标出不懂的词语。

  (2)字词质、释疑。

  应:原意“应该”,这里当“大概”、“可能”讲。

  怜:爱惜。这个词在此不当“可怜”讲。

  屐齿:木底鞋下的横梁。

  小扣:轻轻地敲。

  柴扉:柴门。

  久:很长时间。

  (3)指名逐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大概主人爱惜园中的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

  四、感悟诗情

  1、探寻“不值”原因,找出印证“不值”的诗句。(小扣柴扉久不开)

  (1)重点理解“扣”什么意思?(敲)

  把“敲”代进去读,做动作演示,体会“敲”与“扣”的不同之处(“扣”的力量比较轻,显得礼貌)

  (2)训练朗读(读出“轻轻”的感觉)

  (3)诗人如此“小扣柴扉”多长时间?(久)

  2、诗人如此久扣柴扉,柴扉却久久不开,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交流)

  诗人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1)用诗句回答。(应怜屐齿印苍苔)

  (2)诗人的哪个动作证明了他的爱惜?(印)

  为什么不用“踩”?(进一步理解诗人对苍苔的爱惜)

  (3)训练朗读(读出爱惜)

  (4)大家想过吗?为什么主人和诗人都如此爱惜这苍苔?(爱苍苔其实是爱春色)再读“应怜屐齿印苍苔”

  (5)体会诗人此时心情:怀抱着无限的期待去友人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主人却没有在家,不能得偿心愿,诗人内心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呢?(失落)(板书:失落)

  (6)再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的失落,失望。

  3、欣赏红杏,感受春意

  专程来拜访好友,然而“小扣柴扉久不开”诗人心情难免失落,但接下去他所看到的,却让他眼前一亮。

  (1)(生读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啊,一枝鲜艳的红杏已经伸出墙外,与“出”相对的是哪个字?(关)

  想想诗人为什么用“关”?(讨论,交流)

  (“关”说明关得紧,红杏能出更显示其生命力之旺盛。)

  满园春色关在里面,但一枝红杏却偏偏出来了,这一“出”需要什么(力量,生命)

  (2)指导朗读“一枝红杏出墙来”(读出力量)

  如此富有生命力的红杏,肯定长得非常(美丽)

  你喜欢这枝红杏吗?(喜欢)训练朗读(读出喜欢)

  4、启发想象:

  ①诗人并没有进园,他怎么知道园中早已是满园春色呢?

  ②园中的景象是怎样的?(4人组讨论)

  (有柳树和各种美丽的花;有蝴蝶、蜜蜂;有浓郁的花香等。)同学们,这一枝出墙的红杏让诗人想到的其实是(春色满园)

【《游园不值》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游园不值教学设计05-04

《游园不值》教案优秀10-17

游园不值教学反思03-01

游园不值的教案02-25

《灯光》优秀教学设计12-13

《丰碑》教学设计优秀01-22

《莫高窟》教学设计优秀02-29

《穷人》教学设计优秀02-29

乡愁教学设计优秀11-20

《aieiui》优秀教学设计11-19